一个人聪明是否,取决于什么?


自从结婚之后,我经常被先生嘲笑为家里最笨的一个。鉴于当时我的认知水平,我的内心也默认自己的智商是有问题的。

罢了,生活如此安逸,我也没啥追求了,反正我只要将女儿培养好,我的未来就有希望了。这样的想法,让我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女儿身上。

可是,你要知道,如果你的认知水平不高,那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会让你更加痛苦。我饱受痛苦多年,结果还是不如先生的意。

这几年,女儿上了大学,我终于有机会将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了。我开始读书,学着用书中的解决方法去指导生活,在无数次实战中,我的能力在磨练中有所提升了。

有人说,我们的智商是天生的,但情商可以后天习得的。我在想,我的能力提升了,也不代表智商就提高了。

有一天,读到李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他说,我们的大脑好比电脑的操作系统,是可以升级的。他还说,一个人聪明是否,取决于他的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看他脑子里那些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天啊!以前我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大脑就好比电脑的操作系统,更不知道这个操作系统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真是让我惊喜万分!寻寻觅觅半辈子,我终于找到了通往愚笨到聪明的路了。

笑来老师说,升级操作系统由概念与关联、价值观与方法论、实验与践行这三个层面构成。这样看上去,好像有些抽象。

举个例子吧,前几天,我听了两本书,其中都谈到“通识教育”这个话题。那“通识”这个概念近几年很火,但它和“教育”关联起来,就知道它为什么火了。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

核心问题出来了,那接下来就从价值观与方法论、实验与践行这两个层面来延伸下,这样我们的大脑就可以升级一回了。

一、价值观:为什么要进行通识教育?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作者周成刚说,所谓通识教育,就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三个学科的基本框架性的知识。

通俗来讲,就是那些不一定能让人直接用来谋生的技能,包括数学、哲学、历史、艺术、音乐等其他人文学科。通识教育是你要去从事任何未来的专业,或者任何职业的时候,都应该理解的,人类的一些基本的知识精华。

我们有切身的感受,现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可以说很扎实,很有效,也体现公平了,但是对于人类的终极目标追求幸福来说,它好像缺乏一种诗和远方,也就是灵魂性的东西,比如造福人类的思想。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说,你只有好好的学习,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很多发达国家孩子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解决人类和世界的问题。

可见,思想境界不同,成长路径也就不同了。而通识教育的补充,能够让孩子想得更大,想得更深,因而最终成为有灵魂的人,而不空心人。


二、方法论:如何进行通识教育?

《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的作者郝景芳认为,通识教育与碎片化的技能教育不一样,它能为孩子建立顶层知识框架,而顶层知识框架对孩子一生意义深远。

通识教育还可以培养一个的跨学科的底层逻辑。通识教育要强调学习经典,这有利于建立整全的视角和贯通的思维。

那如何应用呢?

一是要做好孩子的文学启蒙。在孩子读故事时,帮助他们找到文学故事中的核心点, 让孩子围绕核心点来思考,如果自己遇到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二是培养孩子的理科思维。要让孩子知道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就比如将这些不同的知识当成一把把钥匙,引导他们去开不同的锁,最终培养出孩子“开锁”的能力。

通识教育就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三、实验与践行:作出更优质的选择,通过持续的“理论指导行动”获得更好的结果。

通识教育不仅要从娃娃抓起,大学生更要突破学科藩篱,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发展。当今尤其是在美国,通识教育是在几乎所有的最著名的大学里边,大学本科生的最重要的两年的学习环节。甚至于在美国的一些独立的文理学院,可能它四年大学教育,就贯穿了通识教育。

但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的机会,那怎么办呢?好在,我们处于信息时代,我们在各大学习平台上就可以接受通识教育。我们还可以通过读书自学成才,然后将学到的知识直接和具体的事情捆绑起来,提升我们的思维方法和做事的水平。

这也让我想起查理.芒格先生说的多元化思维,他提倡我们要学习不同学科,我们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的成功可以说是通识教育最好的应用结果了。

例子举完了,你又知道一个概念了,是不是感觉又聪明一点了呢!概念与关联构成了操作系统的底层核心,其他部分都依赖于它们究竟有多清晰、多准确、多必要。

拿我来说,以前通识教育比较少,现在当我接受越来越多的通识教育,并掌握了它们的方法论,再应用到生活中,我相信我的认知水平将会越来越高,我的操作系统将会越来越完善。

那多年以后,即使我还是家里最愚笨的那个,但我也比以前的我聪明多了。这就足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