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1942年的一个深夜,弘一法师预感自己大限将至,便把自己的亲传弟子叫到身前,一字一句的叮嘱道:“给我装龛时,一定要在四个角落都放一只盛满清水的碗。”弟子虽不解但还是点头答应下来,没过多久法师便安然辞世了,只留下“悲欣交集”几个字。

据说弘一法师去世后,在火化完成时,众人发现了他留下的1800多颗色彩各异的舍利。弟子在他龛周的四个碗里发现了许多小虫,它们因为有了这一碗清水避难,才不至于落得飞蛾扑火的下场。


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李叔同出生于天津巨富之家,前半生享尽世间繁华,是著名的教育家、书画家、音乐家和戏剧家,人到中年抛却半生繁华出家为僧,后半生青灯古佛,成为一代大师。


李叔同出生时,母亲17岁,父亲71岁,据说当时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于是众人相传这是佛赐祥瑞,此子必有不凡。李叔同将这根松枝一直带在身边,相伴他走过曲折又神奇的一生,终生不离。


15岁他写出名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初看词句,这是李叔同成才的名片,也确实使得“麒麟才子”扬名一方。


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洋公学,成为蔡元培的得意学生。


李叔同在杭州师范学校,最有权威的却是教绘画的李叔同,因为他凡事认真、严肃,学生们都很敬重他。


学生丰子恺曾这样评价李叔同:“凡做人,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其中九分像人、八分像人的,在这世间已很伟大,像老师那样十分像人的人,古往今来,十分少有。”


不仅漫画家丰子恺是李叔同大师的学生,国画大师潘天寿、音乐教育家吴梦非、书画家钱君陶、著名音乐家刘质平、画家李鸿粱等都是他的学生,难怪后来有人说,李叔同的学生撑起了民国文艺界的半壁江山。


朴树那首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词就是他写的,他还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老师,也是教育家丰子恺的老师。


看似普通的一个高僧,没想到深藏不露。


只是,他出家苦了2个妻子。

大房俞氏和他有2个儿子,二房雪子是日本人,是当初他留学时遇到的,俩人生活了很多年。


这两个女人,曾在寺庙前长跪不起,要和他见面,可他一句话:施主回吧。就把人打发走。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他很无情,很冷酷,很无理取闹。

他说过一句话: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该走的时候就走,不要无谓压抑自己。


所以,他放下了!


抛妻弃子皈依佛门,是薄情寡义还是自私自利?关于这样的非议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很多人看到他写给妻子的信才豁然开朗: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意,是为了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时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途,我们再相逢吧!”


原来,他并不是自我逃避,而是他将对妻儿的爱升华到了普度众生、大爱天下。


佛曰:众生皆苦,为什么会苦?因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我们的欲望与得到永远有距离。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远离痛苦、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弘一法师给了我们答案:他在《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一书中给了我们启示。


里面,弘一法师说过三句让人大彻大悟话:“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这三句话道尽人生真谛。


识不足则多虑:见识不足,就会胡思乱想,没有安全感,要多充实自己,才不会焦虑。


威不足则多怒:威德不足,难以服众,发脾气会暴露自己德行不足,真正有学问的人,是谦卑和平易近人。


信不足则多言:信用不足的人,会费尽口舌去讨好人,其实是没用的,先守信,才会有信任。


他告诫人: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真诚善良的品质,让人快乐,读书让人幸福


前半生是李叔同,后半生是弘一法师,横跨半个艺术圈,绘画,写作,诗歌,音乐,篆刻,历史,教育等,干啥啥行。


读他的文字,就像和他聊天一样。

林语堂说:叔同是我们这几个人,当中最有才华,也是最奇特的。


高傲的张爱玲,在李叔同面前,竟然谦卑的像个孩子。


俞敏洪以弘一法师为榜样,有大境界和大格局。

他曾经坦然地回答过鲁豫的问题,表示新东方迟早有一天会没的。

新东方一直留有一笔钱,谁都不能动,预防有一天新东方如果倒下,要退还学费和支付员工薪酬。


如今,弘一法师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言行论述却被记载保留了下来,现在看来,那些文字,就像山涧清泉,冬日暖阳,让人读后不仅会心一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以自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