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二)

讀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並非像之前讀國內作品那麼容易,而且過門很長,讀了61面(30.5頁)也未讀到“愛情”之類的東西,且有“雜亂無章”或者“魔幻夢靨”之感,讓人找不着北,如果不耐着性子細細的讀,根本找不到讀下去的意義,什麼鬼名著哦,還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者寫的:純粹是個瘋子的“胡言亂語”!但讀到61面之後,習慣了作者的風格,且慢慢有了潤物細無聲式的愛情滲透與誘惑,感受到南美大陸火一樣燃燒的愛情,彷彿其熾熱的烈焰灼熱到你的面龐時,你不得不喜歡,不得不進入小說主人公的世界裏去陶醉般的遨遊。

其實也不是完全寫霍亂時期的愛情,只不過是主人公從霍亂時期的歐洲大陸逃離到南美大陸的哥倫比亞,一個曾經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地方,因爲歐洲大陸的大霍亂死了幾千萬人,誰家不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呢?主人公逃離時,只帶着小妹與年幼的女兒,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其他子女呢?小說沒有交待,肯定是因爲霍亂而失去生命,陰陽兩隔了。而且哥倫比亞當時十分混亂,兩黨互不相讓,又誰都打不贏誰,混戰了半個世紀,烽火連天,國家也是千瘡百孔,盜匪四起,民不聊生。但相對於大霍亂,人們還是“飛蛾撲火”般的撲向這戰亂之地,可見瘟疫有多麼可怕!這不由得讓人想起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雖然如此毒,但捕蛇者卻十分樂意,因爲捕蛇比其它任何行業都好,都利於生存。兩害相權取其輕啊!

所以這“愛情”其實還是歐洲大陸的,並非是南美大陸的,只不過有點南美火熱奔放的風格,主要還是歐洲貴族紳士風度。小說起個這樣的標題,是因爲這“霍亂”是這場曠世之戀的引信,“總導演”;若不是霍亂,誰會認識誰,從西班牙背井離鄉跑到遙遠的陌生的哥倫比亞呢?

中國人一向講究含蓄、內斂、靦腆之美,尤其是愛情故事,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西廂記》、《桃花扇》、《牡丹亭》等戲劇,但其實有長處也有短處,也害人。相對而言,愛情其實需要勇敢、明瞭、單刀直入的打開窗子說亮話,有時候一含蓄,一害羞,那美好的愛情便無情地溜走了,後悔不迭!馬爾克斯筆下的男孩卻大膽,勇敢得沒卵譜,因爲他一向接受的教育是“弱者永遠無法進入愛情的王國,因爲那是一個嚴酷、吝嗇的國度,女人只會對意志堅強的男人俯首稱臣,因爲只有這樣的男人才能帶給她們安全感,她們渴望那種安全感,以面對生活的挑戰。”即便遭受拒絕或者冷漠,或者嘲笑,癩蛤蟆想喫天鵝肉,但他卻不怕挫折,甚至越挫越勇,不達目的不罷休,不撞南牆不回頭。

韌性十足,鍥而不捨是贏得愛情的不二法寶(當然還包括智慧、勇敢與機遇之類)。山三就缺乏這些“法寶”利器,年輕時讓許多愛情像蝴蝶一樣扇着美麗的翅膀飛走了,快到三十歲才勉強脫單哦[呲牙][呲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