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味”與“有味”

前天與一好友在一起,他由衷地感嘆道,人生真沒味!山三“噗嗤”一笑,不到六十歲就真沒味,七老八十豈不是更沒味,只有等死了?其實,“無味”與“有味”,看你怎麼看,怎麼想。有不有味,也不完全是由金錢、地位、權勢決定的。按說,當皇帝有權有勢,“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萬萬人之上,應該很叫人嚮往,羨慕妒忌恨,很有味吧?明朝有幾個皇帝比較奇葩。明熹宗朱由校即是一個。 他老爸明光宗死後,由他即位。但他不愛這位子,偏愛做木匠活。他覺得做皇帝索然無味,遠不如干木匠活有趣。他把所有的精力與時間都花在精雕細刻上,凡經他之手設計出來的木工產品無不精巧絕倫,令人歎爲觀止。即便是皇宮裏的御用木匠也自嘆不如。有“三板斧”之稱的程咬金,部下們擁戴他當皇帝,但他堅決不幹,理由是難趕早臨朝。別人削尖腦袋想幹,權勢滔天,三宮六院,錦衣玉食,誰不朝思暮想呢?但他棄之如敝履。可見,有味無味,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理解。

當然,這個“味”是疑起的“味”倒是真的。當皇帝沒味,做木匠有味;當皇帝沒味,睡懶覺纔有味。

愚以爲,一個人若是摯愛某一行,幹起來纔有味。若是沒有摯愛的人,摯愛的事,摯愛的理想,無所事事,空虛,無聊,則“無味”一天到晚纏身,是真的無味了。老家有個近八十歲的女鄰居,幾個兒女都搞得很好,不愁衣食,完全可以不幹任何事。但她一天也不閒着,風雨無阻,摘黃花,扯魚草,種玉米,種紅薯,種辣椒……無所不種。某天,看到她鬥戴斗笠,挑一擔六七十斤的魚草健步如飛,臉上堆滿笑容。便感慨:勞動使她快樂,鬥頂烈日,腳踩熱土,生活才充實。所以她有使不完的勁,說不出來的樂,對生活滿滿的希望和熱情。或許也有煩惱,但她沒有時間與精力去想。老父親在八十五歲之前還摘黃花,種玉米,放魚塘,一天到晚在田野裏忙碌。只是近幾年身體實在太差,沒法幹了才停下來。在他看來:閒着無味,有事幹,即便很累很辛苦,日曬雨淋纔有味。別人勸他休息,他笑眯眯的說當農民,不摸鋤頭把喫什麼呢?鄰居與父親都是摯愛土地的人,幹農活的人,因爲有“摯愛”纔有味。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院士對田野和水稻情有獨鍾,九十歲高齡還下試驗田。他的理想是禾下乘涼,畝產幾千斤,徹底解決全球的溫飽問題。這個算是很高雅,很難得,值得稱道的有味,尤其相對普通人來說。山三一天到晚喜歡亂塗亂畫亂想,或黃或灰或黑的東西發在朋友圈,或許惹微信朋友們討厭,卻是他的精神支柱之一,是支撐他卑微地活着,或許還有點“有味”的地方。別人眼裏是垃圾,在他眼裏是寶。從2020年四月份開始,兩年多時間不間斷,幾乎每天寫一篇,即便像小學生完成作業任務一樣,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也不容易。“舞文弄墨”是他的摯愛,跟他父親和鄰居摯愛土地一樣。即便是針上刨鐵,貧瘠的土壤裏刨食,卻樂此不疲。上班、讀書、寫作、圍桌而坐、陪老父親閒聊……時間倏忽而過,哪裏有精力與時間去咀嚼這生活是有味還是無味呢?沒有工夫細細體會這“酸甜苦辣鹹”,囫圇吞棗,其實對寫作無益。但確實沒多少時間去煩惱(當然也有,無所事事的時候)。

相對身體健全的人而言,那些身體嚴重殘疾的人卻在苦澀的生活裏活出超出常人難以想象的精彩纔有更值得稱道的美麗和“有味”,他們(她們)像雨後彩虹一樣。如張海迪、史鐵生、餘秀華、曾令超等等,他們都是身殘志堅的代表。曾令超是新寧人,國家一級作家,尤其值得佩服。因見義勇爲而失去雙眼的光明,但他沒有因此而沉淪、頹廢下去,而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創作,發表了400多萬字的優秀作品,獲獎無數。若是常人看來,他們的生活哪裏會有味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莫將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蘇軾說,人間有味是清歡。只有無味的人,沒有無味的生活。如果培養一些高雅一點的愛好,如閱讀、寫作、繪畫、書法、攝影、釣魚、抖音、唱歌之類,你的生活會有味些。再不濟,即便是“圍桌而坐”,小賭怡情也是雅趣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