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北漂四年,從月薪2300到年入百萬,憑啥?

關注“笑薇讀書”,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

有一期的樊登讀書談到,靠體力勞動在賺錢的,只能夠拿到這個市場的平均價格,不會太高。

靠認知水平賺錢的人,可以拿到十倍、百倍高於別人收入,這就是現在這個社會的特點——知識經濟。

認知水平,就是你看待事物的思考水平。

如果北漂青年粥左羅只束縛於賣衣服的思維,安穩領他的2300月薪,不去改變,就沒有了如今能賺幾個一百萬的逆襲人生。

可見改變認知能力,其實就是在改變人生。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改變,不妨試試寫作,寫作對所有人都公平,而且是陪伴你一生的技能。

粥左羅通過自身的經歷,總結感悟,寫出《學會寫作》這本書,並且賦予寫作新的定義——寫作,是對輸入進行思考後的輸出。

提升寫作能力的三個核心要素便是:輸入、思考、輸出。輸入是前提,思考是本質,輸出是結果,要想學好寫作,三者缺一不可。

只有提升寫作能力,從而提升認知水平,才能一步步逆襲你的人生。

01 提升輸入效果

輸入指的是獲得的信息,當你獲得的信息越多,越優質,吸收後轉化爲你的知識量,就可以成爲你寫作的素材。

所以要想獲得的知識爲你所用,你需要去提升你的輸入效果。

步驟一、泛讀,提高輸入強度。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沒有閱讀量的支撐,就會導致你寫作素材的匱乏。要想下筆如有神,只能提高輸入的強度。

要知道一年讀500萬字和一年讀50萬字的人,他們的寫作能力註定是不同的。

一年讀500萬字很難嗎?

500萬字等於每天認真讀5篇3000字的文章,按照閱讀速度,一般15分鐘可以讀完3000字,5篇只需要1小時15分鐘,這樣算,其實500萬字也並非遙不可及。

只要你每天堅持1小時,一年你就可以收穫500萬的知識。

網上有個段子,有知識儲備的人稱讚美女“豔若桃李”,否則只能來一句,哇,美女!

看,談吐就不一樣了。

生僻的詞藻也好,獨到的觀點也罷,沒有沉澱,都是不會存在的。而沉澱來源於你日常閱讀量,提高你的輸入強度,讓你破萬卷書。

步驟二,精讀,提高輸入標準。

現今網絡數據年代,無時無刻,滲透着各種的信息。

大量的閱讀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除了泛讀,我們更加需要精讀。

多讀書,讀好書。

餘秋雨說,找書的過程,就是就在尋找你的心裏結構。

爲什麼會喜歡這本書,不喜歡那本書呢?爲什麼他和我喜歡的不一樣,理由是你們的心理結構不一樣。

你們在尋找同構關係。當年餘秋雨喜歡雨果的時候,就找遍了雨果的書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兩個人的心裏結構是相近的,那麼可以順着這個心裏結構的繩索慢慢往上,慢慢地靠近他,這樣自己就被提升了。

找書其實是在找自己,找一個比今天的你更出色的自己。

所以精讀對於尋找自我很重要,普通的雞湯不要喝,你是你自己,每個人要走的路和成爲的人都和別人不一樣。

懂得篩選,選出適合自己的書,精細地去吸收裏面的知識,讓自己的寫作能力成長。

不要浪費時間去閱讀垃圾文章。

你可以按照好作者來找書,就如餘秋雨那樣,或者是看讀者評價,豆瓣評分,業界評價。

清理自己賬號的低質量公衆號,只保留優質的,以便於吸收有價值的知識。

提高輸入的強度和標準,就提升了你的輸入效果,提高你的寫作價值,提升你的寫作能力。

02 訓練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決定你的認知水平,認知水平決定你的判斷力,判斷力決定你的選擇力,千千萬萬個選擇,構成了你的一生,決定了你一生的命運。

爲什麼同樣是寫作,粥左羅卻可以改變人生呢?因爲他的文章有思考,有靈魂,有深度。

思想質量高的人,註定擁有更好的人生。

那麼如何去訓練你的思考能力呢?

1.多問爲什麼,尋找事物本質。

牛頓看見蘋果落地,思考並研究出萬有引力。而我們看見蘋果落地,估計只有一個想法,蘋果熟了。不同的思考力,體現認知水平的差異性。

粥左羅說過,寫作是對這個世界有話說,如果你自己的認知水平低,根本就沒辦法意識到自己有什麼想說的。

失去對世界的好奇心,是很可怕的,只能麻木地活着。

爲了避免做一個麻木的人,你要學會去思考,學會習慣性追問事物的本質,從而產生對世界的好奇,才能寫出引起讀者共鳴的文章。

面對萬事萬物,多問爲什麼。去探索,去尋找本質,從而提高你的思考力,提升你的認知能力。

2.學會融會貫通,建立知識鏈接。

《朱子全書學三》提及,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知識要爲你所用,你要學會融會貫通,而不能靠死記硬背。

粥左羅形容融會貫通就是把散落的知識點織成一張知識網,每個知識點都跟其他知識點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你要習慣性建立知識間的各種鏈接。

當你學到一個新知識點的時候,你要考慮這個知識點和其他知識點有什麼關係,有沒有相似可以用的。

例如書中有個詞是“漏洞營銷”,肯德基利用一次漏洞,用戶只需要更改信息就可以獲得半價全家桶。

一時間,肯德基的APP進入了熱門下載前50,而粥左羅就聯想到用“漏洞營銷”去解釋“爲什麼營銷就是隔着屏幕看透人性”,用這種方法有效地訓練你的思考力,從而提高你的判斷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立知識鏈接,判斷知識類型,以便於能更加準確地使用。

3.應用所學知識,內化知識爲你所用。

應用知識的過程,便是提高思考力的過程。

一切不被你運用的知識,都不屬於你。

那麼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呢?

粥左羅建議,當你學到了取標題的技巧後,你可以選擇性地找出10個標題,用這個技巧去拆解、優化。

或者當你學到一個爆款的海報設計,逛街的時候,可以想想其他門店能不能參考借鑑。

模仿是創新的基礎,選擇性去模仿,用熟了,將知識內化爲你的儲備,你就可以開始創新了。

習慣性追問事物的本質、建立知識的鏈接,應用所學的知識,從而慢慢地提高你的思考力,給你的文章注入靈魂。

03 強化你的輸出能力

就算你知識淵博,才華橫溢,但是你不展示出來,誰會知道?

寫作也是如此,就算你的腦海多麼的天馬行空,不寫出來,誰能欣賞你的童話世界。

如何強化你的輸出能力?

1.高頻寫,持續寫。

香港作家倪匡自稱是“自有人類以來,漢字寫得最多的人”,他一個星期寫足七天,每天寫數萬字,寫了三十年。

作品範圍極廣,包括武俠,科幻,偵探,神怪,推理等,並以寫稿而致“富”。

果戈裏說,寫作的人像畫家不應該停止畫筆一樣,也是不應該停止筆頭的。

隨便他寫什麼,必須每天寫,要緊的是叫手學會完全服從思想。

可見,不管是作家,還是愛好寫作的我們,都應該要持續寫,練好我們的手感。例如每天寫500字,讓身體習慣寫作。

2.寫故事,寫觀點,雙管齊下。

其實寫作,也是講故事,怎麼使得一篇文章好看,就是需要磨鍊寫故事的能力。

但是單憑故事好看是不夠的,一篇好看而又有價值的文章,需要你的觀點,講述你對事情的看法,從而讓讀者贊同你。

故事,觀點都有的文章,才精彩。

3.建立寫作流程及反饋系統。

工廠爲什麼能生產出那麼多產品呢?就因爲他擁有一套流水線作業,完整的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理,要想提高我們的輸出能力,我們也需要建立寫作的流程。

建立屬於自己的寫作流程可以提高效率和保證質量。

不過單單地寫是不知道好不好的,我們需要建立反饋系統,獲取別人的意見,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

例如,將你的文章公開發朋友圈,或者簡書,知乎等公共平臺,要讓更加多的人去評價你,從而讓你根據反饋,提升自己。

要想提升你的寫作能力,謹記寫作鐵三角“輸入”“思考”“輸出”,只有掌握了這個核心,才能讓你在寫作的道理越走越遠,提升你的認知水平,從而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人生。

《學會寫作》這本書乾貨滿滿,除了教你如何去寫作,如何提高寫作能力,還有更多關於爆文的分析研究,想在寫作路上成長的你,想必非常需要。

學員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