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薇知識創業心法:追流量者必死,做產品者永生

最近,兩個寫作朋友和我交流,一個從18年就在寫頭條號,主要創作歷史類文章,作爲寶媽,一邊帶娃,一邊寫作,之前流量還不錯,她也因此拿到了不錯的收益。

然而如今,圖文閱讀量不斷下滑,收益也在不斷銳減,自媒體收入的不穩定,讓她時常陷入焦慮.

朋友告訴我,爲了走出困局,今年打算把短視頻做起來,但苦惱於不知道如何開始.......

另一位朋友告訴我,自從頭條青雲時代一去不返之後,她再也找不到寫作的狀態,這幾年兜兜轉轉,時常迷茫.......

言談之中,對我能成功把讀書從興趣變成事業,似乎還有些羨慕。

其實說起來,這兩個朋友寫作的時間很早,大概在18年、19年的時候,我們就認識了。

那時候,我們還在給平臺寫稿、經營頭條號,當時寫作剛進入紅利期,很多人一個月都能拿到大幾千的收益,過萬的也不少,這兩個朋友當時在寫作上也拿到了一些結果。

能夠成爲大平臺的簽約作者,說明做內容的功底並不差,可爲什麼在不斷變化的自媒體環境下,她們卻時常陷入被動?

想了想,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錯誤地以流量思維爲寫作導向。

就自媒體創作來說,流量固然重要,但如果跟着平臺的流量風向走,平臺哪個賽道的內容流量好就寫哪類內容,那麼永遠都在追逐,而且很難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有段時間,頭條的微頭條創作很火,寫個幾百字的故事,越是家常裏短、越是娛樂八卦、越是新奇古怪,看的人越多,收益也越高,很多人於是都跑去寫這類內容。

然而過於迎合的內容雖然獲得了不錯的流量收益,卻沒有真正鍛鍊到作者的文筆和內容深度,只是賺到了一些小錢而已。

果然,頭條扶持了一段時間微頭條後,單價又開始降低,寫微頭條又不賺錢了,很多人開始茫然,不知道接下來該寫什麼。

對於內容人來說,如果沒有自己的創作方向,什麼火就寫什麼,即便能賺到錢,也只能賺到點小錢,不僅無法建立起專業壁壘,不斷地追逐,還會讓自己精疲力盡。

第二原因,錯把平臺扶持當成永久福利。

通常來說,平臺在起步期都會拿出一些資金來鼓扶持創作者。比如,19年的時候,頭條推出了青雲計劃獎勵優秀文章和作者,尤其書評類內容得到了比較大的扶持。

由於我在17年下半年開始,就逐漸成爲了多個平臺的書稿解讀作者,所以,青雲計劃可以說對我是個非常友好的政策。

果然,進入平臺不到一個月,我就成爲了優秀原創作者,後來拿到的青雲計劃和徵文獎勵也不在少數。

青雲計劃月度首獎是1000元,後面是300/篇,一個月拿個四五篇獎勵,也就2000多了,再加上徵文獎勵,從500到2000,也拿到了很多次,光是這些收益就差不多3000+,還沒有算流量收益。

19年是我懷孕的一年,我一邊在家待產,一邊寫作,那時候恰逢頭條號、百家號興起不久,只要稍微用點心,發出去的文章經常都是幾萬、十幾萬、甚至百萬閱讀,一篇文章賺到四五百、七八百、甚至千元的收益也是常有的事。

那時候,雖然沒有賺到大錢,但也能拿到一個上班族的正常收入,生活開銷自給自足,沒有太大壓力。

但我很清楚,這樣的模式並不長久。因爲沒有任何平臺會持續這樣的燒錢模式,去持續補助作者。

果不其然,到了2020年7月份,頭條的青雲政策就取消了,徵文獎勵的獎金金額也遠不如從前。那些對平臺強依附的作者們,再次陷入了迷茫。

而我做了一年的自媒體後,就在2020年年初開始試水知識付費,寫專欄、帶訓練營、做網課,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拿到了一些成績。

雖然離財富自由還比較遠,但這幾年的收入和自由狀態一直是持續的,而且一直都在逐年小幅增長,當然,也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我從來沒後悔過自己的選擇,也沒出去上過班。

回顧自己一路摸爬過來的經歷,我發現自己其實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做產品。

無論是當初和我一起爲平臺撰稿的作者,還是後來同期做自媒體的朋友,其中不乏有寫作水平特別高的人,比如給得到這些大平臺撰稿的,但很多人在紅利過去之後,都不得不選擇重新上班,或者在平臺的變化中不知所措,遲遲找不到突破的出口。

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沒有產品意識。

無論是爲平臺撰稿,還是做自媒體,本質上都是在爲平臺打工,因爲流量並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也沒有對內容的定價權。如果把寫作變現定位在靠內容的流量變現,那麼主動權永遠都不會掌握在自己手裏。

但有了產品就不一樣,產品是一個相對規範化的產品,是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相比單篇文章,人們更願意爲一套方法論而付費。


要有產品意識

公域平臺的流量掌握在平臺的手裏,哪怕你的內容再好,如果沒有後續能夠變現的產品,能夠賺到的也只是有限的流量錢,而且非常不穩定,完全沒有主動權。平臺扶持哪種內容形式,你就不得不跟着平臺的方向來調整自己的內容輸出。

但是,有了產品,就有了主動權,比如一份專欄、或者訓練營究竟是賣99還是999,以及願意賣出多少份,都掌握在作者自己的手裏,任何時候,只要有銷售就會有收益,至於做不做銷售,說到底,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所以,對於想要做知識博的小夥伴們來說,想要把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更高效地變現,就要真正理解寫作的本質:

文字本身並不值錢,真正值錢的是通過文字承載的解決方案。

自媒體興起催生了大批的自媒體人,但真正那些自始至終都做得風生水起的,無不是因爲他們找到了找到了一種可持續、穩定且高效的變現方式,那就是通過內容來做流量,通過流量來做成交,這就是知識博主的產品變現。

所以,對於渴望把知識和經驗變現的未來的知識博主們來說,一定要打造出自己的知識服務或者知識產品。

相比靠起流量賺錢的知識博主,他們不僅拿到了平臺的流量費用,而且也因爲有了後端可以承載的產品,實現了可持續高效的變現。

那麼,產品化還有哪些好處呢?

我認爲,對於創作者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當我們開始圍繞某個賽道做產品後,我們才能真正成爲專家。

做產品需要能夠圍繞某個細分賽草持續系統化地輸出乾貨,雖然這對博主來說有一定的門檻要求,但是最終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自己。

這是因爲做產品就必須要系統地梳理和總結,把方法論變成可複製,可向更多人傳授的乾貨,這非常鍛鍊我們的總結能力。

當一個人後續不斷地圍繞某個細分賽道傳授合和輸出時,那麼他在這個領域的專業性就會慢慢地建立起來,隨着專注輸出和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分享給其他人,那麼在這個領域裏就會變得越來越專業,以及越來越權威。

所以,當知識博主開始圍繞着做產品的方向,不斷紮根,你的專業性就慢慢建立起來了。

那些在各個賽道有專業度和有影響力的博主,其實都是因爲他們有了自己的產品。

那麼對於知識博主來說,應該如何做知識服務或者產品呢?

第一種方式,先從諮詢開始。

如果你已經在某個行業或者某個賽道有了一定的積累,那麼你可以通過諮詢的方式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賣出去,只要你能夠爲他人解決問題,那麼就一定會有人願意爲你付費,而諮詢就是最容易啓動的知識變現方式。

在這個過程當中,你需要重新梳理你的知識和經驗,並且檢驗你的知識和經驗是否真的對他人有幫助,與此同時,根據諮詢對象的反饋,不斷調整和優化你的方案。

第二,一對多做課程。

經過前段時間的通過前期的諮詢,相信你會發現有很多人,他們的問題都是有一些共性的,那麼把這些問題和答案梳理出來,就能通過一對多課程的方式賣給需要的人。

和一對一的諮詢相比,這種變現的方式會更加高效,而且也更加可持續。

你不僅可以在私域變現,也可以把你的課程掛到一些知識付費平臺,比如千聊,荔枝微課等平臺。

雖然有人會說,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在做知識變現了,但我想說,知識就是生產力,只要你的知識能夠真的幫助到別人,就一定有人願意向你付費。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成長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去努力幫助他們變得更好。

當然,如果你不想開發產品,那麼去代理一個口碑好、能變現的產品也是完全可以的,比如很多人通過分銷優質產品也能拿到不錯的變現。

總之,對於知識博主來說,如果只一味追逐流量,必然是短視的,追流量不是爲了拿流量收益,而是做流量成交。

這纔是更高level的知識變現。

—END—

作者|笑薇

編輯|小野

圖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