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歷代皇帝中保三爭一的存在,回到三國引起的蝴蝶效應很大

劉禪不是能力弱,16歲繼位,未成年,沒有能力統領國家,同年拜諸葛亮爲相父,也就是對待父親一樣對待諸葛亮,諸葛亮成爲蜀漢實際上的決策者,同年又娶張飛的閨女爲皇后,鞏固張飛家族的權力,讓其成爲自己的助力,劉禪因爲太年幼繼位,所以權力不穩,政權交給大臣去打理,自己只主管祭祀,後來年紀大了,也嘗試掌握權力,奈何被掌握實權的大臣壓制,所以纔有了太監黃皓亂政。太監是什麼人?是皇帝的白手套,當無法控制大臣的時候纔會啓用的,黃皓掌權說明了蜀漢君權虛弱,大臣階層勾搭成黨,不願意還政皇帝,活了66歲,這算是長的了,曹操兒孫有這個壽命也不會被司馬懿推翻,蜀漢滅亡時劉禪已經快60,對他來說確實投降是最佳選擇,逃亡繼續再戰,體力和精力都不允許了,而且常年沒有實權,所以當皇帝也沒意思。

李世民是另一種情況,一直在打仗,跟在父親和哥哥身邊接受歷練,受充分信任,充分掌權,比關在深宮裏的劉禪強百倍,其次,有難度,但李二打天下的難度比這還高,而且李二不僅會打仗還會治國,再加上穿越者的見識,明白三國時期的人物優劣,簡直比掛逼還掛逼,在當時生產力低下的情況,國力這東西可以通過戰爭來改變,就像初唐,通過不斷征服,來一統九州。李世民這種歷代皇帝中保三爭一的存在,回到三國引起的蝴蝶效應很大,首先,蜀漢人才雖然不如魏國多,但還是有不少的,如後來的蔣宛董允等人,而且可以培養人才,李二一個特色就是特別能吸引對方人才,從秦叔寶到尉遲恭,魏徵甚至突厥人,都是這樣。

在北伐時吸收人才,增加國力,而且加上先知掛,簡直不要太爽,還有丞相處理內政,自己練練兵,搞不出玄甲軍也能搞出一個不比虎豹騎弱的,只是缺馬不好搞,但太宗肯定知道如何剋制騎兵,陌刀啥的叫魏國做人,雖然可能搞不出先進農具啥的,但有丞相這個文理精通的全才在啊在啊,改進改進還是有可能的,加上唐代的田地制度和政事框架,完全可以讓國力迅速提升。畢竟治國在於人治,有了人一切好說,李世民如果在隋末重來一次,也不能保證其後面能成爲天可汗,運氣的因素太大,從來是歷史選擇人,而不是人選擇歷史,只是少數人成爲歷史的幸運兒。

將其置於漢末,處於劉禪的位置,那麼,李世民會成爲蜀漢的李世民,而不是蜀漢成爲李世民的蜀漢,一定要意識到相對於大自然,相對於時代大勢,相對於權力與資本,相對於團體和組織之個體能力的渺小和侷限性,意識到生存資源與機會的稀缺性和平臺環境的重要性。倉鼠,廁鼠,唯位置耳,在此基礎上,再談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非相反,人們常將朝代滅亡歸於皇帝,朝代興盛歸於皇帝,爲人性使然,實非客觀現實。蜀漢最大的問題不是打仗的問題,蜀漢經濟比較發達,成都在劉備入川前就是大都市,憑的是高質量的錦緞,所以不缺錢,但是缺糧,打仗打起來,糧食問題會被放大,孫吳看到這邊這麼猛,也會發難。沒有糧食,軍隊的戰鬥力是必定不會高的。經濟越難過,內部矛盾越突出,譙周就會越多。

你要是讓李世民啥也不需要考慮就直接開幹,他打到鮮卑我都信,但是蜀漢基礎太薄弱了,能不能撐起來他放手幹就是最大的問題,不過如果打得夠快,搶下大量地盤,那也是可以的,如果運氣好一點翻盤概率八成以上,唐朝府兵制比漢朝徵兵制能更好的動員力量,魏國雖然大,但是有太多豪強勢力在,能動員的力量是受限的,李世民是穿越的,熟悉大部分主要將領的優缺點,性格,另外兵器上面也會有大規模的提升,李世民在位的時候組織編寫了一本書叫做初學記,裏面有一章武,講解了各種兵器的用法,包括陌刀,高橋馬鞍,隋唐歷史裏面,看李世民的事蹟,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不管任何情況下,都有一種很強的自信,一種一往無前的感覺。

要知道,面對王世充,竇建德等一羣猛人,人家只用了不到八年的時間就全部搞定所有對手,除了江南不是他打的,包括外族在內,哪個沒被收拾?曹真、司馬懿是厲害,但是幹得過太宗?如果後期加上姜維,那簡直了,哪個敢說無敵,哪個敢言不敗?但這樣司馬懿會很慘,因爲太宗很看不上他,不過,可能,唐國強老師不會同意的,其實蜀漢最可惜的地方在於諸葛亮這樣的全才就一個人,要是能把諸葛亮的能力劃分成三個人,分別偏重軍事,政事,外交,那蜀漢就不得了了,如果李世民穿越了,那至少諸葛亮可以很專注的去整理內政和對東吳外交,至少多活十年。

年紀輕輕的李世民+成熟穩重的諸葛亮,就算是曹操復生又如何?如果附在劉備時期的劉禪身上,我覺得問題不大,如果是後期,難度很大,那時候蜀的勢力太弱了,不過只要按照歷史,來個樂不思蜀,先苟住性命,我覺得以李二的能力是有機會翻盤的,就像勾踐,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李二比勾踐強多了吧,雖然敵人實力也不一樣,但李世民在中國四五百皇帝中才能也算佼佼者,別的不說比當時晉帝司馬炎強的太多,只要不被一刀砍了,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李世民被薛舉擊敗,那麼李淵根本不可能在李世民病好後立即派李世民作爲主帥再次出征。

看李元吉,也是李淵的嫡子,李元吉被劉武周擊敗之後,李淵可沒有很快在派李元吉作爲主帥出征,正是因爲李世民沒有被薛舉擊敗,薛舉擊敗的是劉文靜殷開山,不是李世民,所以李淵在李世民病好了之後立即派李世民出征,攻滅薛秦,薛秦從來沒有擊敗李世民,李世民病的無法指揮,然後是劉文靜殷開山指揮軍隊,薛舉擊敗的是劉文靜殷開山,沒擊敗李世民。 如果你說李世民病是假的,那麼同樣就該說薛舉病死也是假的,薛舉是被李世民攻滅、殺死的了,面對軍隊更多、以及“萬人敵”薛仁杲指揮的薛秦,李世民仍然打垮、攻滅了薛秦。曹魏東吳的人才儲備也比蜀漢強太多,李世民要翻盤估計和諸葛亮的選擇一樣,從速。

不過有李世民御駕親征蜀漢不可能重蹈劉備夷陵之戰的覆轍,不過即使李世民不選擇從速,諸葛也一樣有能力帶出幾十萬大軍再出岐山,那時候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吳國再次背盟?李世民的軍事實力,可以說是歷代帝王中最優者,洛陽虎牢之戰,一戰擒兩王,這戰績,回頭到三國,蜀漢第一次北伐,劉禪親自帶兵,然諸葛亮守着街亭,自己帶兵攻打隴右,回頭一不小心活捉了曹真,然後回軍支援的時候,發現諸葛亮已經做了張郃。於是和諸葛亮合兵一處,攻擊長安,並且讓魏延奇襲潼關,長安潼關一戰而下,活捉曹睿,曹魏緊急召曹植入京承繼帝位,曹植在位時與東吳聯合,共抗季漢,又過了兩三年,季漢休養生息,自長江順流而下,直撲荊州。

魏吳聯軍以司馬懿陸遜爲統帥在襄樊抵抗,然後劉禪同學一戰活捉了陸遜,砍死了司馬懿(別問爲什麼砍死司馬懿,李二鳳可是知道三國歸晉的)。魏國與吳國惶惶而不可終日,此時諸葛亮自潼關出兵,兵鋒直指洛陽,曹魏退守河北;劉禪同學順流而下,直撲金陵,孫吳投降(一片降幡出石頭,這千古名句不能丟)。然後劉禪同學親率大軍,直逼河北,曹休曹洪戰死,曹植自盡,魏國滅亡。至此季漢再次一統天下,李世民的軍事實力,可以說是歷代帝王中最優者。洛陽虎牢之戰,一戰擒兩王,這戰績。回頭到三國,蜀漢第一次北伐,劉禪親自帶兵,讓諸葛亮守着街亭,自己帶兵攻打隴右,回頭一不小心活捉了曹真,然後回軍支援的時候,發現諸葛亮已經做了張郃。

所以他統一天下最快,貞觀常年打仗卻對民生無所耗,真是李世民,荊州之戰打贏了,國家其實財力已經夠了,準備一兩年,就可以北伐了,21歲估計就能定天下了,真正被擊潰的勢力,是沒有重整穩住防線的信心的,曹魏已經輸了個赤壁,所以再敗一次就玩完了,不過我感覺最佳時刻是劉備剛掛掉的時候,李世民有機會一展抱負,如果是更早的時候,李世民作爲一個孩子,哪怕是少主能起的作用不大,你不能指望劉備諸葛亮去聽一個孩子的話,哪怕李世民從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得很出色,也不會讓他指揮大隊兵馬,在關羽張飛劉備都面臨生命中各自的大劫的時候,他哪怕提出建議也未必會有人聽,要知道諸葛亮都沒勸住劉備,一個小孩能勸住?

歷史上蜀漢並不缺少人才,即使是站在一千多年後來看,蜀漢本身也沒犯太多太致命的錯誤,蜀漢的失敗主要是國力上的失敗,李世民只有兩項優勢:知道歷史,知道隨後三百年的軍事進步,歷史上開掛這後,歷史本身也會改變,這個隨時間流逝優勢會變沒有。至於軍事方面,其實那三百年間主要是騎兵上的革新,但蜀漢方面恰恰沒有太多的騎兵,搞軍事改革,會不會導致技術擴散最終反而讓魏國變得更強?當然,李世民也不是沒有機會,如果能一波流地拿下關中地區,那確實有統一天下的可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