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的生命力


无意间打开大学时期用的旧电脑,里面有个文件夹,记录了2017-2018两年间的日常。它们更像是日记,但是没有每天坚持。看着那些文字,莫名有种心安,原来自己一直都有内观的习惯。那些文字就像一面镜子,去看见自己,好的、不好的,格外真实,格外坦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搁置了这个习惯。只是想起来,有空了就写写,但不是内观,不是日常,只是一时的想法,好像也没有那么坦诚了。慢慢地,有些东西越来越模糊;内心,也伴随着焦虑,开始迷茫……

直到某一天,被某句话击中:“持续做一件事情不中断,它就会变成规律,写入生物钟,然后形成本能,写入表观基因中。”才开始觉察,初心是否还在。

有人说,这个自媒体的时代,很多传播已经把人生所有的道理都说完了,以前要用一生去悟的道理,现在自媒体都会交给你,所以我们慢慢活得特别精明。这种精明使我们正在失去那种特别感性、特别朴素、特别本质的生命力。

我们已经看不见日出和日落,只知道不断向前奔跑,然后在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睡去……第二天,继续特别精明地活着,失去鲜活。

2017年,直播网红刷屏网络,继而,快手、抖音、视频号开始进军我们的视野,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被这些快餐文化控制,碎片时间基本贡献给了它们。这是一个极其考验人类的时代,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被动控制和主动驾驭,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无形的阶级化遍地开花。

再问初心,已不知是哪一个了。

那天整理书柜,发现了一本关于教育感悟的书,是朱永新教授写的。他用了七年时间,沉淀了一本小巧的教育宝典。每一页都很精简,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精美的修辞,就是由几句大白话组成的一段感悟。看似鸡汤,胜似鸡汤。

朱教授用了七年时间,持续做着一件事情不中断,把这些感悟写入了他的表观基因,所以,没有特意去雕刻,就是真实地告诉你,他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写下了什么……那是一个个跳动的生命,在唤醒无数个沉睡的生命。

以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网络极快,人心渐远,一生只愿爱一个人。如果实在没有,好好爱自己。把它们变成规律吧,写入生物钟,然后形成本能,写入表观基因中。这样被爱包围的自己,应该会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的所有,人、事、物。

如果你喜欢文字,那就给自己多点时间去记录;如果你喜欢独处,那就给足自己空间去发呆;如果你喜欢创造,那就尽情去释放。去爱自己,去唤醒鲜活的生命力,去拥抱这个世界。

就比如此刻,文字里隐藏的生命力,正在被唤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