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給到孩子榮譽感來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什麼是榮譽感。榮譽感可以理解爲是成就感的升級版。那麼何爲情懷。一個人沒有情懷,只爲自己而活的孩子是沒有格局的。一個孩子志向遠大,必須是爲他人而活,最起碼是爲家族而活,他有使命感,他的生命內在空間很豐滿。

當我們一個孩子,內心生命豐滿,有格局,有使命,最起碼他想要爲家人而活,爲父母而活,爲家族而活,那麼這時候他就有一個努力奮鬥的動力。我們要給到孩子情懷,我們就要做到以下四點,第一,讓孩子讀好書,書是穿越歷史。滋養孩子的一種非常豐富的精神營養閱讀,就是等於與許多高貴的、有趣的、睿智的靈魂去對話,可以升級我們孩子的個人認知和觀念。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

第二是要拜名師。我們每個人成長,我們旁邊結交的圈子、朋友、老師是什麼樣子的,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如果說我們經常跟一些正能量的人在一起,那麼我們的內心也會充滿陽光。如果說我們跟一些消極的,愛抱怨的,或者不求上進、碌碌無爲的人在一起,那麼我們也會受他們的影響,變成他們那個樣子。所以說我們要引導孩子要結交良師益友,要結交那種向上正能量、有格局的人,多靠近正能量優秀的人,那麼我們的孩子自然也會像這些人一樣的成爲這種人。我們要關注孩子的社交,那麼這些良師益友就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認知、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我們一定要引導孩子去結交正念、正行、正知的人,當然包括我們自己也要努力去做正念正行、正知的人,因爲我們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我們自己是不是以老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好的示範呢?

第三是行天下。老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我們要多帶孩子走出去,在我們帶孩子走出去的過程中,孩子由於要跟外部世界去有去接觸,那麼他就會學到很多在家裏學不到的東西。比方說我們帶他去旅遊,我們做旅遊攻略,我們怎麼樣教他去。通過網上買票,或者說坐火車呀,打的呀,坐公交啊,那麼這些都是鍛鍊他的社交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包括臨時處理一些突發事件的能力。走出去,世界就在我們的眼前,如果走不出出去,那麼我們的眼前只是世界,就是像井底之蛙一樣的那麼小。以前我們學語文的時候都知道很多文人墨客,他的佳作都是雲遊四海,促進深情才創作出來的。比方說李白呀,杜甫啊,徐霞客呀,包括孔子啊,都是遊學,遊學,現在也比較流行帶孩子出去遊學,所以說我們要有這個觀念,有這個理念,要帶孩子走出去行天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第四是做公益,帶孩子做公益,公益無處不在,我們自己也擁有一顆做公益的心,那麼我們也可以帶動孩子。公益不在大小,不一定就是說捐很多錢去做一個多麼多麼偉大的善事。其實我們走在街上,看到地上有個塑料瓶子,我們把它撿起來放到垃圾桶裏,或者我們自己喝了礦泉水,不亂呢,這就是在做公益。我們過馬路的時候,我們遵守交通規則,我們也帶動旁邊的人,這就是做公益,包括我們有時候在路上看到有人有一些困難,比方說看到一個人摔跤了,一個小孩子,那麼這時候我們可以帶孩子去。:

確實現在世風日下,在做好事的時候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但是我們還是要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去做。比方說有一次我帶我孩子出去,下雨天有一個早晨是鍛鍊,那時候孩子還是讀小學,我記得然後就碰到一個阿姨,她撐一把傘,他摔跤了,她的腳有一點不方便,那當時呢,我們去扶了他,但是我當時也怕她訛我,所以我又要我的一個孩子,同時拿手機拍了一下這個場景。

我們說要給孩子情懷,就要引導孩子讀好書,多讀書,拜名師,行天下,做公益,做公益。一個孩子如果他擁有了情懷,就一定會有榮譽感,有榮譽感,他的內心就會有更加強烈的向上努力的動力。

  [無戒學堂]第298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