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目標可能就是一個錯誤

以前或者說現在,人人都在鼓勵設立目標的重要性,看着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目標,我們看似覺得人生過得很充實,其實內心真的因爲這些目標被完成而達到一種幸福滿足嘛?我看未必,也許有,也不過是一瞬間,尤其是在外人面前炫耀的那一刻,被人點贊後就消失了。爲什麼我們完成了那麼多目標,得到的幸福感卻沒有那麼高?是因爲我們都上癮了。

說到上癮,我們傳統的認知就是抽菸喝酒打遊戲,還有一些違法的成癮,遠遠忽略了另外一種癮在悄悄養成,並且佔據我們的全部,產生依賴,最後無法釋懷,那就是行爲上癮。讀過心理學方面書籍的人都知道心理學家們做的實驗:將一隻小白鼠放進籠子裏,裏面放一個開關,按一下出來一個食物;另外一個小白鼠則是按一下不一定出現食物,隨機性的分發。最後發現,隨機出現食物的小白鼠不停地按開關,反而一直出現食物的小白鼠則變得淡定許多。這就好比現在的我們擁有了手機,裏面各種各樣APP,新鮮的內容,我們不停地刷,就會出現不同的內容,人又是好奇心很重的動物,我們就會不停地刷,不停地想看不同的內容,以此來滿足我們的獵奇心理,然後我們就上癮了,此刻還有幾個人生活中能離開手機,誰出門不帶手機能生存一小時,如果有,那我真的要頂禮膜拜了。

行爲上癮不僅僅是手機,還有就是我們按照成功學的習慣,每天給自己定一兩個小目標,用目標來指導我們一天該怎麼過,怎麼更有意義。可是當我們完成目標之後呢,你用什麼方式來看待這個目標,它又會對你今後的生活有什麼幫助和意義?你可能沒有想過,一般我們完成目標後總會有一些獎勵機制,這個獎勵相當於一個正向反饋,對我們下一個目標實現有一個促進激勵作用,這種方法在一段時間內是有效的,可是長期下去,必然會出現新的矛盾,要知道人的慾望是很難平衡的,一旦新的目標難易程度超過了上一個,獎勵必然也要有所增加,不然就會產生一種消極的反饋,反正獎勵都一樣,繼而完成目標的成就感就打了一個對摺,如果持續下去,那麼這個目標可能就會被擱置,甚至被排除,這就是靠外物的刺激帶來的癮,像不像籠子裏面的小白鼠,一旦獎勵成了固定模式,就會像第一隻小白鼠一樣變得不再活躍,沒有了期待,自然也就沒有了行爲。

那麼我們該如何破局,如何將對待目標設定以及它的反饋機制呢?

首先要樹立更大的理想和抱負。這裏的理想不是小目標,而且這個理想是一輩子終生的事業,絕非簡簡單單就可以實現的,這樣才能促使我們一直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也就不會那麼短視,爲了眼前的區區成就而沾沾自喜。有了大的理想可以指引小的目標設立,這也將會改善我們那些無意義的小目標,以此來迷惑我們每天的成就感,讓我們陷入一種自滿的狀態,產生錯覺,繼而產生驕傲心態,迷失自我。

其次那就是把目標改成習慣。習慣可以陪伴人一生,目標只可以引領我們走一段,一段目標實現,絕大數人就會放下,另闢蹊徑重新上路,這其實是一種浪費,時間和精力投入的浪費。目標不是重點,也絕非一個獎章,更重要的是一種習慣的建立。習慣可以改變我們對目標過度期待的反應,也可以杜絕我們對完成目標後期待獎勵的一種行爲上癮,昇華成一種平常心,少了對外物的依賴,繼而轉變成內心的補給,這樣反而更容易得到滿足和幸福感。

接下來是心態的轉變。不要相信自己不存在攀比心態,這是人之本性,人人都有,而且有時候我們的幸福感也是建立在對比過程中產生的,只不過是放大縮小而已。我們設立的目標值好多是量化的,這個沒毛病,因爲量化目標容易看到過程,但是凸顯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目標和別人總會產生交集,一旦你完成的目標和周圍的人一致或者相差太多時,你還覺得你實現的目標有多偉大,你產生的幸福感還會像當初設置時那麼強烈嗎?不,很少,這也就促使你會改變目標,之前會把獎勵取消,因爲你覺得這沒什麼,人人都能做到的事就不是事。所以我們要轉化心態,把對外界帶來的激勵轉化成內在的一種享受,這個過程絕非一日之功,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和閱讀來獲取。

最後轉變認知,從實踐中獲得改變。一種認知代替另外一種認知,這並不是一種心境不定的表現,而是一種蛻變,人處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風景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顛覆我們認知的不一定是錯的,而且我們要敢於嘗試,反思,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其中也有一個弊端,好多人只想不做,也是無法瞭解新認知帶來的好處,所以要實踐,實踐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然會一直處在懷疑的階段,無法真正接納它。

以上就是我從《欲罷不能》這本書得到的一些啓示,希望對讀者產生一點點的觸動,擺脫行爲上癮。勿小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