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目标可能就是一个错误

以前或者说现在,人人都在鼓励设立目标的重要性,看着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目标,我们看似觉得人生过得很充实,其实内心真的因为这些目标被完成而达到一种幸福满足嘛?我看未必,也许有,也不过是一瞬间,尤其是在外人面前炫耀的那一刻,被人点赞后就消失了。为什么我们完成了那么多目标,得到的幸福感却没有那么高?是因为我们都上瘾了。

说到上瘾,我们传统的认知就是抽烟喝酒打游戏,还有一些违法的成瘾,远远忽略了另外一种瘾在悄悄养成,并且占据我们的全部,产生依赖,最后无法释怀,那就是行为上瘾。读过心理学方面书籍的人都知道心理学家们做的实验:将一只小白鼠放进笼子里,里面放一个开关,按一下出来一个食物;另外一个小白鼠则是按一下不一定出现食物,随机性的分发。最后发现,随机出现食物的小白鼠不停地按开关,反而一直出现食物的小白鼠则变得淡定许多。这就好比现在的我们拥有了手机,里面各种各样APP,新鲜的内容,我们不停地刷,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人又是好奇心很重的动物,我们就会不停地刷,不停地想看不同的内容,以此来满足我们的猎奇心理,然后我们就上瘾了,此刻还有几个人生活中能离开手机,谁出门不带手机能生存一小时,如果有,那我真的要顶礼膜拜了。

行为上瘾不仅仅是手机,还有就是我们按照成功学的习惯,每天给自己定一两个小目标,用目标来指导我们一天该怎么过,怎么更有意义。可是当我们完成目标之后呢,你用什么方式来看待这个目标,它又会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和意义?你可能没有想过,一般我们完成目标后总会有一些奖励机制,这个奖励相当于一个正向反馈,对我们下一个目标实现有一个促进激励作用,这种方法在一段时间内是有效的,可是长期下去,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要知道人的欲望是很难平衡的,一旦新的目标难易程度超过了上一个,奖励必然也要有所增加,不然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反馈,反正奖励都一样,继而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就打了一个对折,如果持续下去,那么这个目标可能就会被搁置,甚至被排除,这就是靠外物的刺激带来的瘾,像不像笼子里面的小白鼠,一旦奖励成了固定模式,就会像第一只小白鼠一样变得不再活跃,没有了期待,自然也就没有了行为。

那么我们该如何破局,如何将对待目标设定以及它的反馈机制呢?

首先要树立更大的理想和抱负。这里的理想不是小目标,而且这个理想是一辈子终生的事业,绝非简简单单就可以实现的,这样才能促使我们一直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也就不会那么短视,为了眼前的区区成就而沾沾自喜。有了大的理想可以指引小的目标设立,这也将会改善我们那些无意义的小目标,以此来迷惑我们每天的成就感,让我们陷入一种自满的状态,产生错觉,继而产生骄傲心态,迷失自我。

其次那就是把目标改成习惯。习惯可以陪伴人一生,目标只可以引领我们走一段,一段目标实现,绝大数人就会放下,另辟蹊径重新上路,这其实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浪费。目标不是重点,也绝非一个奖章,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的建立。习惯可以改变我们对目标过度期待的反应,也可以杜绝我们对完成目标后期待奖励的一种行为上瘾,升华成一种平常心,少了对外物的依赖,继而转变成内心的补给,这样反而更容易得到满足和幸福感。

接下来是心态的转变。不要相信自己不存在攀比心态,这是人之本性,人人都有,而且有时候我们的幸福感也是建立在对比过程中产生的,只不过是放大缩小而已。我们设立的目标值好多是量化的,这个没毛病,因为量化目标容易看到过程,但是凸显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目标和别人总会产生交集,一旦你完成的目标和周围的人一致或者相差太多时,你还觉得你实现的目标有多伟大,你产生的幸福感还会像当初设置时那么强烈吗?不,很少,这也就促使你会改变目标,之前会把奖励取消,因为你觉得这没什么,人人都能做到的事就不是事。所以我们要转化心态,把对外界带来的激励转化成内在的一种享受,这个过程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阅读来获取。

最后转变认知,从实践中获得改变。一种认知代替另外一种认知,这并不是一种心境不定的表现,而是一种蜕变,人处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风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颠覆我们认知的不一定是错的,而且我们要敢于尝试,反思,换个角度来思考。这其中也有一个弊端,好多人只想不做,也是无法了解新认知带来的好处,所以要实践,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然会一直处在怀疑的阶段,无法真正接纳它。

以上就是我从《欲罢不能》这本书得到的一些启示,希望对读者产生一点点的触动,摆脱行为上瘾。勿小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