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卡(1211)

唐朝那些性格各異的詩人之間的關係很有趣。比如天王巨星李白和王維,爲何老死不相往來?邊塞詩人高適和岑參,到底哪個更鐵血?“郊寒島瘦”的孟郊和賈島,又是怎樣比慘的?


今天要說的這對“CP”,是同齡的白居易和劉禹錫。曾看過一個排行榜——“歷史上十對友誼最深的文人”,白居易和劉禹錫出人意料地排在第一。這就耐人尋味了,因爲他們初次見面時,都已經54歲了,是典型的夕陽之交。


此前,他們互相仰慕,算是神交已久的筆友,經常@彼此。


他們有太多理由早些認識:同爲河南人,他們的老家相距不過100多裏;都反對空洞浮誇的文風,主張文學革新;都看不慣中唐時期官場的種種萎靡、不思進取。


公元826年,他們終於在揚州見面了,兩位鬍子花白的老人,久久地擁抱在一起,雖然都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卻一個比一個孤獨。


此前他們各有知己,元稹是白居易不可磨滅的回憶,柳宗元是劉禹錫終日懷念的至交。白居易爲了紀念元稹,寫下讓無數人落淚的“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劉禹錫用20多年時間給柳宗元出了一本詩集,名爲《河東先生集》,以報答柳兄“以播易柳”的深情。


失去知己的他們,就像折翅的天使,在人間苟活。他們原本以爲,大半生的酸甜苦辣過後,這輩子再無機會相見,可是老天的安排總是出人意料。


就是那次初見,再次激發了劉禹錫的小宇宙,寫出了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更是千古名句。好像一切在冥冥中早已註定,相似的人,遲早會相見。


在揚州的餘暉中,兩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以文字和酒互相安慰着彼此。很顯然,當世不會再有任何一個人,能像他們那樣懂得對方。在生命最後的10年,白居易、劉禹錫,還有酒,成了打不垮、驅不散的“鐵三角”。


年紀越大,白居易越喜歡來兩杯,他把自己的號改成了“醉吟先生”。酒後,他們愛在洛陽城內外閒逛,寺廟、山丘、泉石,處處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當然,他們還會用他們最擅長的方式——寫詩,來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白居易很有心,將自己和老劉的130多首唱和詩編成了《劉白唱和集》,此集一出,天下手抄本橫行。


公元842年夏天,比白居易晚出生幾天的劉禹錫走了,白居易非常傷心,爲這位晚年知音寫了一首詩——《哭劉尚書夢得》。

四海齊名白與劉,

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閒日,

一死一生臨老頭。

杯酒英雄君與操,

文章微婉我知丘。

賢豪雖歿精靈在,

應共微之地下游。


其實在寫這首詩的時候,白居易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4年後他也因病去世。從此,詩豪和詩魔的時代結束了。


生命的最後階段,他們共同在孤獨中尋找溫暖,如果要在他們的詩作中找到佐證,估計是下面這兩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一生已過,原諒,是世間最高境界的詞彙;懂得,是人生最難抵達的狀態。


——《相似的人,終會相遇》

華偉55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