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10年職業生涯,重新啓航

臨近2022年春節。因爲我們這邊項目上,已經封板了,沒有新的需求上線,自然基本上也沒什麼事兒了,我就提前請假了,現在已經在老家了,正好利用這段時間,來回顧一下自己職業生涯10年的時間發生了哪些變化。

與此同時正好把這10年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點,自己去回顧和分享一下,以及如何開啓下一個10年?

同時也非常感謝這一路幫助過我的人,也非常幸運能遇到你們。從第1份工作到現在第4份工作,遇到的領導、同事,除了個別,大部分都是非常好、非常nice的人。雖然我沒有公開去說過我自己的一個博客,就是這裏,但是我在這裏由衷的感謝你們一路上的幫助和支持。

開始接受社會的毒打

回到10年前,2012年剛剛畢業的時候。我們學校屬於地遠人稀,校企合作資源就沒有那麼豐富,自然就沒有好的校招單位來宣講。我個人注意到的,來的企業、公司大部分都是工廠性質。

當時在學校裏面,我屬於一種經常逃課,然後也有掛科,導致找工作的時候,本來就不多的企業,這下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作爲一個正常人面試官,肯定是選優秀的人,比如不會選經常掛科,逃課的人。從企業的角度來講的話,也會考慮到這個人可能會對自己不負責,也不會考慮這樣的人,所以導致我在學校裏面只簽了一個第三方,具體公司我都記不住了,大概是做水泥加工的,當時已經簽了協議,後來由於家庭的原因,也沒去,還是到成都這邊。

網速經常看到有人開玩笑說,高考選學校一定要選大都市,網速好的地方,這個是有一定道理,大城市的資源本來就比小城市的豐富,比如北上廣一定比二三線城市好。如果回到高考填寫志願,我一定會優先選擇好學校,再選好專業。

說回來,來到成都,要從零開始去找工作。身邊有優秀的人,甚至是親戚,但是臉皮薄,沒有向他們請教人生路如何選擇。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記得向他們請教,我想沒有任何人想走彎路。

試想你站在他們的角度,有這麼一個上進、努力的人,如果你有資源可以幫助他,難道你不願意麼?利他就是利己。站在上帝的角度,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路就越走越寬。相反……

記得當時畢業後,正好是暑假,成都的天氣特別熱,如果中午不睡,下午一定崩潰,我都不知道在公交車上睡過幾次了,好幾次都錯過了站。每天除了找工作,還是找工作,大概就2個人才市場,一個是南邊的會展中心,會遇到一些有頭有臉、好一點的上市公司,類似百度這種,不過是銷售,不是做技術,還有很多優秀的公司,我記不得了。另一個是北邊太升南路的人才招募中心,我都不知道去過幾十次了,每個崗位看上去自己都可以勝任,但是簡歷投出去之後,真的是石沉大海。

找了很多崗位,甚至還有房地產銷售,如果是能看到後面房地產市場的話,進入房地產現在也應該暴富了。除了銷售,還有一部分崗位,工資就是1000~2000左右,這部分工作都是門檻極低,我都懷疑都對不起這個人才市場名字。

有人會問,爲什麼不用拉勾、BOSS直聘這類app喃?不好意思,那會兒還真沒有這類app。

找了快一個月工作了,心力交瘁,自信被打擊,否極泰來。

第一份工作 - 工廠

記得在會展中心,剛好遇到一個高中同學,他也在找工作,就嘮嗑下他投遞了哪些公司,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資源共享。我們一起喫完午飯之後,順便再去逛一下,當時就看到富士康在招人,當時情況對富士康的印象不是特別好,後來才知道因爲當年正好 iPhone4 橫空出世的時候,有一個富士康同事因爲丟失了iPhone4樣機,來自x果等各方面的壓力,最後承受不了自己跳樓。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其實在之前也有員工跳樓,只是沒有被大範圍轉播報道,沒有引起關注而已。

所以說富士康跳樓很嚴重,口碑不好,所以說當時一直沒考慮的原因之一,每天總要喫飯,要生計。迫於生計,就去試一試,當時也特別想找一份工作去養家餬口,先拿到一個OFFER再說,這個經驗告訴我,千萬不要裸辭,家裏有礦的另當別論。

記得當時收我簡歷的人,叫陳明科,都江堰的有錢人,就簡單和聊了幾句。然後就語重心長的說了幾句,大意就是:好好幹,未來可期,希望至美。不知道他是不是對每個人都這麼說。

後來大家也猜到了,結果漫長的等待,我去富士康入職了,入職的第一件事就是分部門。也很隨意,富士康這邊沒有一個很固定的匹配,不是說這個崗位招進來就做這個工作的,就是看自己的意願,還有就是哪裏缺人,就去哪裏,後者偏多。

我依稀記得我們大概有十來個人同時入職,就是那邊缺人就派遣到那邊去,比較人性的就是,是女生的話,可能就是留在辦公室做一些文職類的工作,然後男生的話可能就會去現場維護一些設備,比如說自動化機器臂,射頻設備硬件維護,還有就是其他設備的維護。

我是自動化專業的,所以就選了一個自動化維護組,我個人覺得還有一個相對技術匹配更高的地方,後來證明自動化相對是事最少的,感謝自己的明智選擇,工作內容就是可以去做機器人上位機的一個編程,控制其運動軌跡等。

那後來因爲什麼原因,去做新產品導入(NPI)喃?

我從來沒有在公開跟任何人提起過這個事情,因爲也是職業生涯的一個黑點,不過經歷過這次事情後,我就沒有再犯過了。

富士康大家都願意加班,只有加班才能提高工資,因爲領導給員工、下面的兄弟的福利,就是讓我們多加班,平時加班,應該沒有人和錢過意不去吧。週末加班的話是2倍,工作日加班是1.5倍。大家都願意週末去加班,說實話週末也沒什麼事,就是來打個卡就完了。

隨着時間的積累,自己也比較放蕩。我當時做的特別過分,我把我的工卡然後給另外一個同事給我打卡,其實我沒有去公司,這個應該是公司底線,也是企業的高壓線。

剛好那天週六下午有事情,新到的機器手臂到貨了,需要我找人運到樓上去。由於去的比較早,屬於組內的元老,組長也比較看重我。到貨之後,組長給我打電話,我當時看他的電話我就懵了,因爲我不在公司。肯定是有事纔給我打電話,是不是穿幫了,被代打卡發現了。

組長應該是給我打了十幾個電話,我沒接。頭嗡嗡的響,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我不知道怎麼去處理這個事情,只有逃避,假裝沒有看到電話。那個情況很難受,後來實在是瞞不下去,接了電話就直接跟他說我,我把卡交給誰給我打卡,我今天不在現場。

我能明顯感覺到組長當時很氣憤的,當時的情況我也沒什麼辦法,你只能去跟他說事實。結果就是後來的影響就是沒有重用,在工作方面,領導知道我在這方面有一些消極的情緒,也找我談話。

不得不佩服領導,在工廠工作了10餘年,從一個初中生能幹到組長,真的是人中龍鳳了。後來當面找我談話,也沒有罵過我,語氣超好那種,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他給我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領導喜歡什麼樣的員工,聽話而且還有能力的人。就是說能力和聽話兩個方面,這兩個詞去構建一個座標系的化,橫座標代表聽話,縱座標代表能力。

理想情況下,老闆肯定是願意去用第一個象限的員工。實際上我們在工作中不可能每個人都是第一象限的,比如我可能就是屬於第二象限的。他就跟我講的很簡單的,就是一個員工聽不聽話,基本上這個是很難去改變他的,但是這個能力方面,可以通過後天去培養的,我覺得這句話非常觸動。

因禍得福。有一個軟件部門叫做NPI(新產品導入),還在招新,當時領導看我這邊也對這個非常感興趣,估計老闆也不希望一個不聽話的在他下面做事吧,說不定那天就把他給出賣了,把我安排到那邊去,在那邊接觸一些軟件測試的相關知識,當時那個部門也不用上夜班,相對原來的部門是一個小優勢。

換到新部門後,我有可能是因爲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有就是一些知識的積累,然後慢慢地成爲了小組的一個核心員工,不管是能力、還是效率,以及溝通都做得很好,順帶提一下,爲什麼會有溝通,做驗證需要暫停整條產線,來做驗證,一般情況下,沒有那個一線的人會願意來支援你。做好了這些,然後順理成章的也受到領導的重用,績效也非常的不錯。

業務大概流程,A發佈一個工廠版本,會更新主板的一系列固件,比如WIFI、BT、CELL、GRAPE等,然後通過探針測試板子的固件響應值是否達到預期,涉及Lua腳本、Objective-C開發的測試工具、Shell腳本、以及macOS系統。

我個人感覺就是如果在一個部門,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受到重用,身邊的同事和領導都很欣賞你,那有可能會被麻痹。從而沉浸在這個氛圍中,很享受這個過程,但是自己的績效(付出)和工資(回報)沒有成一個正比,實際收入並沒有提高,可能會陷入一個自嗨的境界。

離職無非就2個原因,一個是做的不開心,一個就是待遇沒有給到位。我也只因爲第2點,後來我選擇了離開富士康。去了華爲的外包公司-中軟-做存儲業務。

第二份工作 - 外包

由於在富士康的工資本來就很低,那個時候還沒有跳槽漲幅只能在xx%之內,估計HR也是爲了績效吧,硬生生的把我的工資壓的特別低,這個是後來才知道的。

因爲工資實在是太低了,做了一年多,後來就找華爲業務方合作領導,談了一下這個工資,問了我自己的一個預期是多少,我期望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加4000,沒想到華爲那邊想都沒想,直接同意了。估計我還是太年輕了,直到我離職的時候,中軟這邊一分也沒有給我漲過,不過中間出過一次網上問題。

外包就是這樣的,不是個人,是看整體,你不做還有其他人來做。

到中軟外包公司,做存儲協議相關的一些測試工作,除了自動化就是手動執行。因爲核心工作肯定不會拿給我們去做,比如研發基本上99%都是華爲自己的員工,只有像這些重複類的工作,纔會給外包團隊去做。

我個人建議,沒有其他的選擇,去了外包公司之後不要待太久的時間,因爲你在這裏做重複的事情,得不到太大的提升。而且外包是一個賺差價的公司,甲方給的是固定的,怎麼才能利潤最大化,這個算術很簡單。

也是在這裏熟悉了自動化測試框架RF,也是我唯一看過的開源代碼庫。業務就是存儲的NAS和SAN,協議包括HTTP、SMB、NFS等,對於業務沒有太深入,比如Linux是如何通過NFS協議訪問到本地磁盤上的文件。當時的想法就是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技術,業務只是一部分,主要把技術掌握了,業務只是時間問題,也給後來埋下了伏筆。我理解的技術是服務於業務的,把存儲做好了,現在也有很多方向做一個存儲大牛。

在這家公司業務沒有太多分享的東西,想分享一下在那邊的小插曲。

大概是在2016~2017年,時間太久了,具體日期記不住了。我和親戚三個人準備做一個創業項目,從今天來看,屬於應用流量的一個範疇,比如地推、分銷等。我們前期做了很多準備,包括這個設備、服務器、場地的租賃,我們都做好了。

但是家裏面出現了一些事情,我考慮了很久,決定還是退出這次創業機會。很慶幸的是我跟合夥人提出要退出的時候,他們也沒說什麼,也非常的理解,然後也把我投的錢全部退給我了,我不善於表達,從來沒有當面說過對不起,今天就默默說聲對不起吧,好像也沒啥用,或許能挽回心裏的一點愧疚。

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我差點轉去做開發了。當時認識的一個老鄉(老鄉這個資源真的很不錯,我也願意幫曾經一起生活過在同一片土地的人),在華爲當領導,他們組做通訊的(後來的5G如日中天),外包正好缺一個Lua開發工程師,之前不是在富士康也搞過一點麼,我也過去面試了,面試也過了,薪資也談妥了。問題就是那邊的外包和這邊是同一家 - 中軟,當時還沒有平移的說法。

外包項目成立的時候,一般就會確定項目人員,如果有人員變動,會對項目的扣分,導致最終的項目款,不能全部拿到。所以由於種種原因,還有就是我個人特別看中情分,熟人給我說好話,容易動心。有點類似對人不對事,這個是不好的,要改。最終我還是留下來了,對我來說最大的利益,就是帶領了協議小團隊。

在這個公司我收穫的是自動化技術、做事的態度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如何與上面的人Battle,雖然沒有贏過。

第三份工作 - 車載

由於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外包,做重複性的工作,沒有太大的一個提升,做的產品沒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第二個就是待遇方面,確實沒有達到一個預期,所以我考慮了換工作。可以看出我對錢一直是如何的渴望,從不避諱,但是也不要爲了自己慾望衝昏了頭腦。

當時車載,智能駕駛都是一個風口特別火熱的賽道。去了一家外企哈曼卡頓,這邊做智能駕駛座艙的業務。

這家公司我就差一點沒去成,由於前期我工資期望預期太高,超出了這個崗位的預算,比如這個崗位預算是100,那麼給到員工工資最後大概是50~60,可見能開公司的都是大佬。HR後來就沒有再聯繫我,我也考慮到離家那麼近,要不自己打電話試一試。後來又再重新談判一下,HR給了一個我能接受的一個薪資範圍。在這裏感謝Tracy和Judy,雖然現在沒有一起共事,但是還是要感謝你們對我的薪資申請作出的一些建議,非常感謝你們。

在哈曼卡頓做的車載的業務,主要是嵌入式,裏面涉及的知識點,對我來說很多是盲區,都需要我去學習。這家公司是我目前呆過工作環境,最讓人舒服的地方。就是沒有人任何人會去嘲諷你、會去Diss你。還有就是RD和QA的地位,是平等的,同級別,也不會受到什麼區別的對待。同時當你遇到什麼問題,身邊的人都會盡全力的幫助你,幫你找資源,這種感覺太爽了,感覺自己就是老闆。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Bruce給我講,什麼是MediaCoreService,太直白了。

哈曼擅長做的就是音響,那我值得一提的業務就講這個,畢竟是通用的。保障整個車載音頻子系統的音頻質量,對聲音好壞評估,不再是主觀的感受,可以用過客觀的值來衡量質量好壞,比如總諧波失真THD、迴音消除的coherence、頻響FR、畸變Distortion等,爲了學習更深入,我還學習一個實時視頻測試框架QoSTestFramework,還有一個是Netflix的vmaf,學這些對當前的短視頻、會議軟件有非常大的好處。不過後來字節沒有面試過,就沒用上,也忘了。做車載這個測試的時候,不太需要什麼高大上的技能,核心就是耐心

因爲剛開始做的時候,這個系統不一定穩定,到之後得到的數據不正確,需要做10+次的測試纔可以得到想要的數據。除了環境穩定之外,還有就是接線方式,每個vendor的都不太一樣,做之前做好筆記,非常有必要。

或許當時正好是我三年的合同就會到期了,我選擇去外面看一下機會,也走出自己的偏見。主要是去嘗試一下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相關的東西,當時自己在學深度學習、大數據這塊的知識,對這個非常感興趣。

託朋友內推了一個JD測試崗位,他當時是JD科技,他們組當時就是在做人工智能的客服,但是沒有坑位了,就去了JD零售。

我是10月份左右面試的,對方期望是雙11之前能入職,但是由於沒有拿年終獎,領導也希望我待到年底,把年終獎拿了再走,與此同時還能給組內爭取一個HC。

最終我是在1月份入職的,這個間隔時間大概就是三個月,我想很少有公司能做到三個月,還能給你保留這個職位,感謝JD同事的信任。

第四份工作 - 互聯網

在入職的過程中還是經歷了三個HR的交接,估計是年底了,在優化人力,所以導致在不停的更換HR。

上面提到了我爲什麼想去互聯網,是因爲自己對這個方向比較感興趣,做大數據的,以及自己學過2天機器學習的知識,想盡快找個地方獻醜。

順便給TFUG(TensorFlow User Group)打個廣告,不管你是哪個城市,都可以聯繫我。

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履歷鍍金,這是一個比較自私且現實的想法,曾經投遞了ZS銀行的崗位,對方回覆:學校較差。估計面試官是一個清北復交的吧。沒有名校和大廠的經驗,面試機會都不會給你的。

做的項目是JD調研,它是一個重前端的項目,從中臺那邊交接過來的,這個給後面上線埋下了伏筆。從基礎建設我理解來看,是沒什麼基礎建設的,包括一些接口測試、自動化迴歸等等,所以這個項目正好提高我的基礎建設的能力。

從中臺交接過來的,導致現有的研發、產品、測試都對這個產品不熟悉,開發、重構什麼新功能都需要擼代碼。唯一熟悉的這個產品的就是我們組內的一個測試leader,前期經常看到我們測試給研發講解這個功能的邏輯流程是什麼,以及修改建議。

我剛開是測試的時候,每次對比PRD文檔,十分小心,生怕漏掉一個功能點,發生線上漏測。對於歷史的問題,沒有文檔、沒有沉澱,全部要靠自己來踩坑總結,沒有誰指點,比如修改了A功能,可能會影響到其他B、C、D功能,難點是研發(可能)也不知道會影響到B/C/D功能。摸着石頭過河的結果就是,大部分上線都要跨夜,就這樣熬過了前面6個月。

有時候研發開玩笑說,沒有我寫這些BUG,你就失業了。有可能是開玩笑,同時也能感覺到研發同事對質量沒有太關心。我只要提交了代碼之後,我就不用管了,出了什麼質量問題都是測試的鍋。大部分技術人就是這樣的,比較單純,認爲只要做好技術,用高大上的技術,我就牛逼。我個人覺得質量,是團隊每個人都要參與的,並不是只有測試纔會關注質量

如何培養他們的質量意識,估計是項目組的人覺悟高。做法也非常簡單粗暴,提測需要保障質量和說明影響範圍。首先從如何保證提測質量,提測的時候需要驗證通過這部分測試用例;其次就是提測郵件裏面說明需要涉及影響的功能範圍,這樣做下來,下半年基本沒有跨頁上線。

這些事情做好了對我來說,是本職工作。當我沒有做好的時候,和做好之後的績效是一樣的,平庸的績效。我還了解下,下一個級別的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我以爲在往這方面靠攏,但是發現現實並不是這樣的,有可能真的是屁股決定腦袋,大意就是先有職位和待遇,纔有匹配的能力。

對於自己的績效的問題,有2個方面,第一個我自己的能力不行,沒有把這個問題做到極致,沒有提高自己的影響力,這個東西只是自己在用,沒有複用、推廣到其他項目中。除了上面能力不行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項目可能沒有受到老闆的重視,可有可無,沒有什麼價值吧。

對於互聯網來說,這個經歷是特別的,做WebUI對我來說是非常有挑戰的,因爲之前沒有做過這一塊的工作。所以說基本上就是從零開始去做,所有的入門都是簡單的,但是需要深入的話,還是需要了解這個行業的痛點和難點,然後找到合適的方案和方法,來繼續做,做的更好用,更便捷,更有效率。

比如我剛開始做的webUI的時候,就是用的Playwright來做的自動化,但是隨着業務的發展,首頁的元素定位也會發生改變,需要對首頁做一些適配和改動。瞭解相關的資料之後,發現還有可以更深入,比如通過深度學習對頁面的元素來分類,可以解決webUI定位元素的痛點,類似MABL工具。

好吧,第四份工作經歷都大概講完了,也非常榮幸,大家能看到這裏。

最近遇到JD數科老鄉(看吧,還是老鄉),我們一起閒聊了一下,他問我願不願意平移到他們那邊,他們哪裏正好也有坑位,主要還是做智能客服驗證方面的一些工作,後來還是拒絕了。

下一個10年 - 芯片

明顯感覺國內近幾年的零售行業,包括淘寶、拼多多、京東都處於一個飽和的狀態,個人覺得沒有太大的發展速度。況且現在我們做的是一個邊緣的項目,一年就幾千萬的收入。對於這樣一個大公司的來說,這個真的是太mini的項目了。

除了項目外,還有一個就是互聯網35+歲焦慮。世界在變,環境在變,我們不能和世界抗衡,適者生存。比如從219年開始的新冠,去年(2021)的教培行業整改,以及2021年下半年的共同富裕話題。同樣在互聯網,說不定那天政策,風口一變,基本就等着被優化,非常的被動。

當前有沒有一個行業,發展迅速,而且35+歲焦慮還比較小的喃?自從美國打壓華爲來看,國家從未像現在這樣開始重視基建。個人瞭解的情況來看,半導體和芯片行業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行業。

上面圖片是中科院的陳雲霽出版的一本書「智能計算系統」,也是目前正在學習的書籍,裏面提到的人工智能技術分層,目前國內的從應用層、算法層都做的不錯,但是系統層和芯片層還沒有一個好的建樹,導致美國直接可以封鎖,不讓使用,人工智能底層科技的缺失使得智能產業成爲空中樓閣

同時這個行業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有挑戰,我瞭解到的知識點來說,包括不限於智能計算系統、編譯、預編譯、彙編、圖形處理、多媒體應用、CUDA、kernel、AI算子,以及還有矩陣運算等等。

最後

下一個10年,姑且就這麼幹吧,爲什麼說姑且喃,對未來沒有確定性,未來的唯一確定性就是不確定。大方向沒有問題,就在一個方向上死磕,做到有深度,做一個有深度的人。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的廢話,就到結尾了。

似乎說了什麼,好像又沒有說什麼。還有什麼需要交流,可以加我微信:xiaorik,一起交流學習。

總的來說,這10年走過來,走了很多彎路,也踩過很多坑,值得慶幸的是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心靜者不浮躁,沉穩者不輕浮。

我非常喜歡用這句話。當我焦慮,浮躁的時候,我可能會去看一部電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贖」;當我輕浮的時候,我回去和外面的大佬交流下,比如參加面試,看看自己的短板是什麼。

如果站在上帝的視角,或者把時間線拉長。中國科技一定會有新的突破,不限於芯片,不再受限與別國,只是時間問題。那我個人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規劃,做好一顆螺絲釘,爲社會添磚加瓦,散發自己的一點餘熱,不要糾結職場困惑和社會內卷。對未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堵上自己的國運,天道酬勤,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機會一定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