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礦物的分離特性與分選效果分析

  • 礦物顆粒的幾何特性

    1. 顆粒粒度大小的表示

      演算直徑表示方法

      1. 三軸徑:長方體的長寬高(\(\mbox{Length}\)\(\mbox{Breadth}\)\(\mbox{Height}\));
        序號 計算式 名稱 意義
        1 \(\frac{l+b}{2}\) 二軸平均徑 顯微鏡下出現的顆
        粒基本大小的投影
        2 \(\frac{l+b+h}{3}\) 三軸平均徑 算術平均
        3 \(\frac{3}{\frac{1}{l}+\frac{1}{b}+\frac{1}{h}}\) 三軸調和平均徑 與顆粒比表面積相關
        4 \(\sqrt{l\times b}\) 二軸幾何平均徑 接近於顆粒投
        影面積的度量
        5 \(\sqrt[3]{l\times b\times h}\) 三軸幾何平均徑 假象等體積
        正方體邊長
        6 \(\sqrt{\frac{2(l\times b+l\times h+b\times h)}{6}}\) 假象等表面積
        正方體的邊長
      2. 球當量徑:把顆粒看做相當的球;
        1. 與顆粒同體積的球的直徑:等體積球當量徑;

          \[d_v=\sqrt[3]{\frac{6v}{\pi}} \]

        2. 與顆粒同表面積的球直徑:等表面積球當量徑;

          \[d_v=\sqrt{\frac{S}{\pi}} \]

      3. 圓當量徑:與顆粒投影面積相等的圓直徑;

        \[d_H=\sqrt{\frac{4A}{\pi}} \]

      4. 統計直徑(定向徑):平行於一定方向(用顯微鏡)測得的線度;
        1. 馬丁直徑(Martin):沿一定方向將投影面積等分的線段長度;

        2. 弗雷特直徑(Feret):沿一定方向測量顆粒投影輪廓平行線間距;

        3. 帕特森量板測定法:用一塊玻璃量板代替線性目鏡微標尺,把各個顆粒的投影面積與相應的圓圈比較,得出投影直徑;

          帕特森量板示意圖
      5. 顆粒當量直徑的定義
        符號 名稱 定義 公式
        \(d_V\) 體積直徑 與顆粒具有相同體積的圓球直徑 \(V=\frac{\pi}{6}d^{3}_{V}\)
        \(d_S\) 面積直徑 與顆粒具有相同的表面積的圓球直徑 \(S=\pi{d^2_S}\)
        \(d_{SV}\) 面積體積直徑 與顆粒具有相同外表面和體積比的圓球直徑 \(d_{SV}=\frac{d^{3}_{V}}{d^2_S}\)
        \(d_{st}\) \(\mbox{Stokes}\)直徑 與顆粒具有相同密度且在同樣介質中
        具有相同自由沉降速度(層流區)的直徑
        \(d_a\) 投影面直徑 與置於穩定顆粒投影面積相同的圓直徑 \(A=\frac{\pi}{4}d^2_a\)
        \(d_L\) 周長直徑 與顆粒的投影外形周長相等的圓的直徑 \(L=\pi{d_L}\)
        \(d_A\) 篩分直徑 顆粒可以通過的最小方篩孔的寬度
    2. 顆粒羣的平均粒度及粒級

      1. 粒級的表示方法

        1. \(\Longrightarrow\)窄;
        2. 上篩孔直徑\(d_1\)和下篩孔直徑\(d_2\),用\([d_1, d_2]\)或者\(-d_1+d_2\)
      2. 粒羣的平均粒度

        1. \(d_i\)爲各個級別的平均直徑,\(\gamma_i\)爲各個級別的質量百分率,\(D\)爲混合物料的平均直徑;

        2. 計算混合物料平均粒度的方法:

          1. 算術平均法:\(\frac{\sum_{i=1}^{n}{d_i{\gamma_i}}}{\sum_{i=1}^{n}{\gamma_i}}\)
          2. 幾何平均法:\({(\prod_{i=1}^{n}{d_i^{r_i})}}^{\frac{1}{\sum_{i=1}^{n}{\gamma_i}}}\)
          3. 調和平均法:\(\frac{\sum_{i=1}^{n}{\gamma_i}}{\sum_{i=1}^{n}{\frac{\gamma_i}{d_i}}}\)
          4. 算術平均徑 \(\gt\) 幾何平均徑 \(\gt\) 調和平均徑;
    3. 粒度分佈及粒度特性方程

      1. 粒度分佈:顆粒羣各粒度區間的顆粒含量佔總含量的百分比;

      2. 粒度組成:將不同粒度由粗到細排列、並指明各個粒級佔物料總量的質量百分率;

      3. 表徵粒度分佈常用的方法:

        1. 列表法:計算試驗後得到原始數據,用表格的形式表達出來;

          image-20220710141605664
        2. 作圖法:主要有矩形圖、粒度分佈圖、分佈函數圖;

          1. 矩形圖:把各個直方圖迴歸成一條光滑的曲線,形成顆粒頻率分佈曲線;

            image-20220710140658854
          2. 粒度分佈圖:粒羣粒度分佈函數圖也稱爲累積粒度特性曲線。曲線橫座標代表粒度,縱座標代表級別累計產率(包括正負累計:篩上累積爲正,篩下累積爲負);

            image-20220710145025040

            正負累積粒度特性曲線的特點:對稱性。

            image-20220710144952979
            1. 可確定任何指定粒度的相應累積產率,或由指定累積產率查得相應粒度;
            2. 可求出任一粒級(\(d_1\sim d_2\))的產率,它的值等於粒度\(d_1\)\(d_2\)的縱座標差值;
            3. 可由曲線的凹凸形狀判斷物料的粒度組成情況,凸粗凹細;

            構造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

            1. 半對數座標

              image-20220711145049634

              把橫座標取對數後,相鄰粒度級之間在橫軸上的間距:細粒級增長,粗粒級縮短。

            2. 全對數座標

              image-20220711145242612

              把產率(縱座標)也取對數,這樣原來的曲線就變成的“直線”,故可建立簡單的線性模型,藉此確定顆粒粒度在物料中的分佈規律。

          3. 分佈函數圖

            image-20220711150529515

            雖然平均粒徑\(D_{nL(A)}=D_{nL(B)}=D_{nL(C)}\),但是分散程度不同\(\sigma_{A}\lt\sigma_B\lt\sigma_C\)

        3. 函數法:函數法就是用數學方法將物料粒度分析數據歸納、整理,並建立能反映物料粒度分佈規律的數學模型—粒度特性方程;

          1. 高登\(\mbox{Gaudin}\)–安德列耶夫–舒曼\(\mbox{SHuzman}\)公式

            \[Y=100\times{(\frac{D}{D_{\max}})}^k \]

            對一定的物料來說,\(k\)是常數,且一般磨碎產物的\(k\)值常介於0.7$\sim$1.0之間。該公式常用於表達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的破碎產物的粒度特性。

          2. 羅遜\(\mbox{Rosion}\)—拉姆勒\(\mbox{Rammler}\)公式

            \[R=100\times{e^{-bD^n}} \]

            \(b\)是與產物細度有關的參數,\(n\)是與物料性質相關的參數。適用於破碎的煤、細碎的礦石和磨細的礦料及水泥等。

    4. 顆粒的幾何特性

      1. 形狀係數

        1. 表面形狀係數:\(\Phi_S=\frac{S}{d^2}\)
        2. 體積形狀係數:\(\Phi_V=\frac{V}{d^3}\)
        3. 比表面積形狀係數:\(\Phi_{SV}=\frac{\Phi_S}{\Phi_V}\)
        4. 比表面積:\(S_V=\frac{S}{V}=\frac{\Phi_S\times{d^2}}{\Phi_V\times{d^3}}=\frac{\Phi_{SV}}{d}\),所以又有\(\Phi_{SV}=S_Vd\)
        5. 球形度:\(\Psi_S=\frac{S_{球}}{S_{粒}}\),一般來說$\lt\(1,當顆粒爲球形時\)=$1;
        6. 伸長度:\(n=\frac{長徑}{短徑}=\frac{l}{b}\)
        7. 扁平度:\(m=\frac{短徑}{厚度}=\frac{b}{h}\)
    5. 粒度的測量分析方法及選擇

      1. 篩分分析法

        網目。

      2. 水力降塵法

      3. 顯微分析法

      4. 光散射法

      5. 電感法

      方法 粒度範圍
      (單位:\(\mathbf{\mu m}\)
      測量依據的性質或效應 表達的粒度 直接得到的分佈
      篩分析
      微目篩
      \(\gt\) 40
      5 \(\sim\) 40
      篩孔 \(d\) 質量
      體積
      光學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
      全息照相
      0.25 \(\sim\) 250
      0.01 \(\sim\) 5
      2 \(\sim\) 500
      通常是顆粒投影像的某種尺寸或者某種相當尺寸 \(d_a,d_F,d_{ST}\) 個數
      光散射
      消光\(X\)光小角散射
      0.02 \(\sim\) 2000
      0.005 \(\sim\) 0.1
      顆粒對光的散射或消光、顆粒對\(X\)光的散射 同效應的球直徑 質量(體積)、個數
      重力沉降
      離心沉降
      2 \(\sim\) 100
      0.01 \(\sim\) 10
      懸浮液的濃度、密度或消光等隨時間或位置的變化 同沉降速度的球直徑,在層流區,即\(d_{st}\)
  • 礦物鉗布特性及其解離

    1. 礦石中元素賦存狀態

      1. 富集態獨立礦物
      2. 分散態礦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