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与文化史

思想文化经常放在一起来说,那么研究这两者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到底有些啥区别呢?

首先来看思想。如果我们把人类头脑中的知识和观念都看作思想,那这确实是个很广的范畴。哲学、宗教、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人的思想。这其中的每个领域有对应的历史研究,思想史并不是它们的简单加总,而是挖掘每个时代的思想前提,找到它们的共性,撰写一般意识的历史。具体来说包括每个时代的观念、情感和知识结构等。例如研究 19 世纪的思想,我们可以聚焦到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思潮,研究它们与社会政治背景的联系、如何渗透到各个领域以及如何演变分支。

当然,说到思想史,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是思想家。思想史的主要材料是文本,而在大部分时期,文本的生产都有赖于思想家。因此无论是思想家的创见还是总结,他们的学说与著作都算是整个社会思想的反映。

那文化史又研究什么呢?「文化」一词在我们的时代已经深度泛化了,似乎什么都可以用文化来表示。区域文化、青年文化、企业文化、嘻哈文化、二次元文化、精酿文化……既有思想观念的成分、也有社会习俗的成分。当然也可以延展到物质的领域,例如我们所说的文化遗产中物质文化遗产就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许多文化史作品也会研究诸如食物、服饰之类的东西。到了今天,很难对文化进行明确的定义,可以说,凡是和人类生活相关的事物都可以归入文化的范畴。

不过我们可以在对比中厘清文化史的范围。比如和思想史对照的话,可以看到文化史研究对象的范围要更广一些,此外思想史的重心在于思想家,而文化史则更偏重大众层面,和社会史的关系更紧密。还可以从知识结构上来看,文化史关注的是符号(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以及人们对符号内涵的解释,例如研究婚姻文化的话,除了研究婚姻制度的演变,更要关注不同时期人们对婚姻的看法。而思想史并没有这么明显的两部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