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33:山中看山(《蘭州晚報》)

常聽人們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其實風景也不盡在遠方,熟悉的故鄉也有無限的風景。

作爲一個在大山的包圍中長大的人,與山有過太多的親密接觸。就算離別多年,對大山的記憶依然刻骨銘心,不用走進,就瞭然於胸。花、草、樹、木,石、澗、峯、谷,皆能歷歷可數;春、夏、秋、冬,榮、盛、枯、敗,皆似歷歷在目。

家鄉偏居安溪西南一隅,大部分自然村都建在壩山山脈上,如果把壩山比作一個巨人,流芳自然村恰好坐在壩山寬厚的膝蓋上,像是一個被壩山抱着的孩子,能充分感受到壩山給予的舒適、溫暖、安全、愜意。在這個平穩舒適的位置看四周的青山,別有一番滋味。

在晴天麗日下,門前連綿不斷的湖美峯與奇侖峯秀美絕倫,微微凸起的雙峯就像微微露出粉色的荷苞,又像是少女的乳峯,線條柔美,形態圓潤,姿態聖潔,不能褻瀆;而家鄉背靠的壩山山脈,雄偉峻峭,連綿不絕,就像是男人堅實寬厚的胸膛,沉穩可靠,令人安心;左邊的山峯離得比較遠,薄霧繚繞,朦朦朧朧看不清,似乎遠離家門的孩子,回首望鄉,淚眼迷糊了眼簾;至於右邊遠處的一個小山頭,就是一個頭戴綠盔,堅守崗位的兄弟,守家衛土,保護親人。青山無語卻可親可敬,就像自己的父母、兄弟和兒女,日夜陪伴與守護,不忍遠離。父母之恩,兄弟之義,兒女之愛,也只有一世的情緣;而青山不老,世世代代哺育着村裏無窮匱的子子孫孫,守護着鬱鬱蔥蔥,祥和寧靜的家園。仰視青山,青山有大愛!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詩人告訴我們不同的位置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於是,沿着村後路,來到壩山巨人的腰部——竈坪自然村。在此俯瞰家鄉,只見連綿不斷的青山與層層疊疊的茶園包圍着一片白白的屋舍,就像一隻青翠欲滴的玉碗裏盛放着一塊精美純淨的玉佩。此時突然萌發一種幻覺,似乎一伸手就能把這隻玉碗捧在掌心,還能把盛放着的玉佩拿出來貼近胸口,那種白玉與肌膚相親相容的冰潔與舒爽,令我想起王昌齡的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俯瞰青山,山中之村清翠純雅的景色令人陶醉。

繼續沿着蜿蜒盤旋的山路向上爬,來到壩山的胸部——龍田侖,此處山勢高峻,古木參天,奇石林立,清風吹拂,松濤陣陣,碧綠的松針隨風飄拂,迴歸大地的懷抱,難道又要爲家鄉編織出片片綠錦不需要了。擡頭遠望,山外青山,重巒疊嶂,曠綠盈眼。近看綠意浮動,似乎四周的虛空中流動的不是空氣,而是絲絲縷縷的綠意。俯瞰流芳,翡翠色的玉碗已經變成一個翡翠瓶了,而流芳也由一塊放在玉碗中的玉佩縮小成鑲嵌翡翠瓶身上的一粒玉扣了,小巧玲瓏,煞是可愛。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繼續攀登在崎嶇險峻的山路上,來到了千年古剎——安溪縣文物保護單位內竈庵。經過重修後的內竈庵——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就像是佩戴在壩山巨人脖子上的一枚金印。金印內別有洞天,供奉着南海真宗、觀音菩薩等神明,菩薩出巡坐的是清代的能工巧匠製作的巧奪天工的輦轎。每一頂輦轎仿若一座小城,中間城門四開,周圍環繞着的數百個人物,講述着一個個歷史典故,工藝精湛,栩栩如生,連文保人員都驚呼:“國寶、無價之寶。”

“鳳眼瞧四方,恩沾萬物;山花香九品,惠及羣生。”壩山也叫鳳山,因有了內竈庵而有了靈魂。生活在壩山山脈的人們幾經滄桑,因有了信仰而繁衍不絕。內竈庵成爲深藏在閩南羣山中的又一處宗教信仰聖地。菩薩庇佑四方,遠近聞名,信徒衆多。就連漳州的衆多信徒也無視山高路遠,定時朝拜。若是朝拜結束,來到巖前天台觀景,“一覽衆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

低頭一看,散落在山脊、山腰、山腳的各個自然村,白色的屋舍在陽光的照耀下就像是一枚枚閃閃發光的鑽石,雖小卻精美,似乎是點綴在綠毯上的星星,又像是一顆顆會說話的眼睛。站在此處,想找找流芳在哪裏,已經泯然於千丘萬壑中,無處可尋了。但我知道發光的鑽石,有一顆是屬於她的。

心無掛礙,望向遠方,視線無遮無攔,視野無邊無垠,只見千峯萬壑,蒼蒼莽莽,綿綿不盡。一道道墨綠的山脈就似一層層古樸斑駁的古城牆,令人遙想南宋末年的歷史,回味南宋太子南逃至內竈護國巖的苦難。清風吹來,把人帶回現實,衣襟飄拂,林海瀟瀟,羣山活過來了,蒼茫如海,一層層的青山似乎是一道道的海浪 ,熱烈翻滾着,激情燃燒着,墨浪追着白雲,白雲牽着墨浪,一時間,墨浪與白雲齊飛,青山同雲海共舞,多麼遼闊壯美的景象。此時此景怎能不“蕩胸生層雲”呢胸襟洋洋浩浩如碧海藍天了。

如果在傍晚時分,邀二三好友,攜一壺清酒,在庵後岡巒起伏的茶園邊僻靜處,擇一高地,披草而坐,引觴滿酌,和青山共飲,同白雲行杯,趁着二三分醉意,俯仰天地,遊目騁懷,“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任暮色蒼茫,樂不思歸。

雖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但由於山勢陡峭,荊棘蔽地,古木遮天,想要登頂壩山尖是很難的,所以要實現“會當凌絕頂”的夢想,必須有披荊斬棘的時間、工具和毅力。一小部分登頂的人,大概能與詩仙產生共鳴——“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大部分人不具備登頂的條件,未能實現登頂的夢想,但也不會有遺憾,因爲沿着內竈庵的左邊石砌臺階往上行走,依然能俯瞰羣山衆壑,還能攀爬穿行在古木森森的林蔭道上,翻山越嶺,來到烏石山,遊覽內竈的另一處遊覽聖地——護國巖。

等到秋末冬初,經霜的楓葉燃燒了巖頂,那一團“飛焰”正是鄉鄰們的生活熱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