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感恩≈心生怨念

從施與者和接受者的角度來看,感恩這個詞語更多被施與者提起,覺得那些接受過自己幫助的人應該感恩。從接受者的角度來看,貌似提及感恩的次數要少很多,因爲接受別人的幫助猶如欠了一筆人情債,對於債務的感受大部分人是迴避的。

如果一個人總是期待別人對他的感恩,那麼時間久了,必定心生怨念,因爲能夠直面自己的債務並做出回報行動的人真的不多,而且,還有一個認知上的偏差,很多接受者感覺對方並不是幫忙,而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就沒必要專門再去“感恩”。

當我們決定給一些人提供幫助的時候,爲了避免麻煩,需要做到兩件事情:

第一,明確這是幫忙,而非責任或者義務,這是確定這件事情的性質,讓接受者明確知道這是一種人情借債的關係,要麼一直欠債,要麼有一天還掉。

第二,很高興的去幫忙,幫完之後趕緊離開,最好讓接受者再也找不到你最好,因爲沒有人願意天天面對債主。

哪怕是作爲父母也要正確面對讓孩子“感恩”這件事情,因爲我見過太多的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心生怨念,覺得對孩子付出那麼多,而孩子卻沒啥回報。

其實爲別人做事幫助別人是一件很讓人高興的事情,包括家長給孩子的付出,我們在做的過程中已經收穫了高興,那麼就不要再期待對方以後會有什麼樣的行動,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情緒寄託在他人身上,這本就是不成熟的表現。

一個人接受過別人的幫助,被別人的恩惠潤澤過,這樣的人即使沒有轉身去回報當年給予自己幫助的人,他很有可能選擇去幫助自己身邊的人,因爲他知道這種幫助對於別人而言是多麼的重要,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感恩這種行動其實有發生,只不過轉移到了別人身上而已。

我自己就是特別典型的例子,我對於時尚美衣的啓蒙人是我的一個表姐,我記得小時候去她家,只要是我喜歡的衣服她都送給我,雖然我長大後也沒有給這個表姐買過衣服去感恩,然而只要是在我身邊的人我都送過衣服,包括我經常買菜的大姐賣饅頭的阿姨。

願我們都能力所能及地去幫忙,然後轉身離開徹底把這件事情忘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