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露——來自北方的涼茶

東方甄選去山東了,去了我好幾年沒有回到的家鄉,本着這一點思鄉之情,又趕上週末,我宅在屋裏刷抖音看他們的直播,煎餅大蔥蘿蔔梨,啤酒公雞高梁飴,都是家鄉的味道,在這些鄉味裏竟還有金銀花露,細看產地,正是來自我的家鄉平邑縣,要不是最近周圍的快遞不太安穩,我高低也要下一單。

老家平邑被稱作金銀花之鄉,對於金銀花,我可一點都不陌生,打小就認識,說起來,我們村並不產金銀花,只是野外偶爾會長出一簇來。金銀花不挑地方,再貧瘠的土地也可以枝繁葉茂地生長,在南嶺的荒山上,在東溝的樹林邊,在北嶺的草坡上,在誰家果園周圍的田壩上,金銀花可以生長在任何一個你想不到的位置,但它獨有的花香總能把人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吸引過來。

金銀花是一種常年生的藤本植物,藤莖細軟,對生橢圓的葉片翠綠喜人,靠近頂端的地方,花苞從葉腋處簇生出來,新冒出的花苞如細長的大米粒,隨着生長開來變成針狀花苞,長到二三釐米的時候頂端裂開,探出一簇細細的花蕊,金銀花的花蕊與桃金娘很相似,但花瓣遠不及桃金娘的豔麗,有細短的絨毛,在百花叢中,實在算不得驚豔,而是十分普通的角色。花朵初綻時多爲白色,到花期末尾變成金黃,所謂“金銀”,約莫由此而來。

鑑於它的外貌普通,金銀花依舊成爲家鄉的名片之一,還是源於它的藥用價值,在清熱解毒的效用上,金銀花的地位還在菊花之上,只是因爲它的生長區域不及菊花廣泛,名氣上也略遜一籌,“金銀花”一名始見於李時珍《本草綱目》,清熱解毒,消炎退腫,性寒,所以脾胃虛寒的人需要慎服。小時候出疹子,奶奶打聽了一個偏方,用薄荷根、山楂、金銀花加冰糖煮水喝,頗有效果。

我記得家裏在北嶺的地頭上長了幾叢金銀花,春天發芽長葉,四五月份開花,金銀花的花期很長,一直到深秋還有花苞,可以採摘幾輪。採摘金銀花是一個很解壓的事,捏住花朵輕輕往上一提,揪下來,最好不要帶上葉子,又以花苞將開未開的時候最好,若等花苞完全展開,則次了一等,也是講究技巧,白彥鎮盛產金銀花,家家戶戶都有種,且破具規模,每年盛花期都要到處僱人採摘,周邊鄉鎮但凡有空閒的人都會去,喫住在僱主家裏,採摘的金銀花按照重量計算酬金,這種忙碌的日子會維持一二十天,盛花期一過,人們都滿載而歸。

以前跟爸媽下地幹活,回家的時候,路上看見哪裏長着金銀花,一定要採回來,到家鋪在蓋簾上,晾曬乾,攢上那麼一大捧,倒進鐵鍋裏慢騰騰翻炒,直到金銀花炒至發黃,香味散出來,收火放涼,裝進玻璃瓶子裏,天熱的時候,捏一撮丟進水杯裏,開水沖泡,解熱解燥,透着一股花香。

村裏不少人都在自家地頭壩子上“砸花子”,砸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敲擊,而是將金銀花的藤莖截取一段,埋入土壤,踩實,澆水,藤莖不久之後就會生根,成長爲一棵新的植株,如此扦插金銀花的繁殖技術,老家人便叫作“砸花子”。但普通莊稼地的壩子上並不太適合砸花子,因爲藤生的金銀花一旦長起勢來,很容易將附近的養分都奪了,莊稼地又時常需要除草,相較而言,果園周邊用石頭堆壘的壩子,才最適合砸花子。

我大姑家有一片蘋果園,周遭的壩子上都長着金銀花,藤莖順着一米高的壩子垂落而下,每年都能採摘許多,大姑年年不落地會送一些給我奶奶。大姑送來的金銀花又有不同,她在翻炒金銀花的時候加了白糖,色澤晶瑩,沖泡的茶水既有花香又有甜蜜,香氣撲鼻,比許多飲料都好喝。

用開水沖泡炒制的金銀花,這算是對它的原始應用,加上現代文明亮的科技手段,金銀花的價值才能更大地得到發揮,譬如小時候感冒,醫生常給開一種叫作“銀翹片”的,其中的銀就是金銀花。再比如用蒸餾法提取其中芳香性揮發油及水溶性溜出物,製成的金銀花露,既可作爲清火解毒的特殊涼茶,也能當作消渴去熱的夏季飲料,沒有廣東涼茶那股“讓人上頭”的味道,卻有不屬於廣東涼茶的去火功效,記憶裏有一款叫作“萬壽宮”的金銀花飲,是我見過最早的金銀花飲品。老家平邑縣的中醫院研發了一款金銀花感冒沖劑,在當地的口碑和名氣都極好。由此看來,金銀花確是藥食兩用的好東西,作爲平邑的名片,它當之無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