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隨感錄》遐想 出書是打造個人IP的最佳路徑

民革優秀的企業家楊惠東先生,挑燈夜戰、日積月累的《歲月隨感錄》散文集終與讀者見面了。拿到散發着墨香的新書,感知他工作之餘對文學的眷戀,對柴米油鹽的觀察和思考,對文學夢想的上下求索,對人生哲理的思懷與詮釋。

楊大哥年長我十多歲,曾經是民革蓮湖區副主委,經營一家西北數一數二的高密集生產型企業。是我生活中的知已,工作當中的導師。由於我們都共同酷愛文學,又在一起上課學習,自然共同話題很多。

有幸參加新書發佈會,第一個讓我發言,真是誠惶誠恐,如履薄冰。他熱愛文學,工作生活都很浪漫。上課之餘還不忘美化生活喝上兩口五糧液,這也是我最羨慕的地方。

其實,生命只有一次,日子是自己的,愁也好,樂也罷,太陽依然每天從東方升起,江河照樣奔流入海,我們爲什麼不像楊大哥採菊東籬下悠然看南山,遨遊在文學的大海中。

文學不同於經商,它是高尚的,也是純潔的,惠東大哥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又出了第2本新書,我想一定是他在歷史長河中有所思有所想,似乎要對讀者訴說着什麼?

文學爲什麼如此讓人癡迷,因爲文學是神聖的,這種神聖來自於對生活的感悟與認知,來自對生命的觀照與思考,來自對靈魂的拷問、淬鍊與提升。

民革西安市工委王選主委在發言中講到:楊惠東是個頗爲執着和勤奮的人。說他執着,是因爲但凡他想幹的事、不管困難多大,就一定要幹成而且必須幹好,就像他創業辦廠、資助殘疾人就業一樣。說他勤奮,是因爲在他這個殘疾人佔多數的廠子裏,其工作量和困難之大可想而之。但就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不遺餘力的擠出時間。

作者洋洋數十萬字的《人生往事》和《歲月隨感錄》,其精神之難能可貴,是一般人望塵莫及的。楊惠東是個品德高尚的人。縱觀他的前半生,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創業到現在,無不彰顯其具有堅定而清晰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局觀和人生追求,充滿了爲國解憂、爲民謀利、爲殘疾人去愁的高風亮節。

他爲人正直善良、愛憎分明,處事思維敏捷、客觀公正,對工作細緻入微、積極熱情,其優秀品質在本書一覽無餘。綜上所述,他的事業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並受到省市政府、中國殘聯和民革中央的表彰,也就不足爲奇了。

文學也是有門檻的,這種門檻很低也很高,很低是指任何人都有熱愛文學、從事文學創作的權利;很高是指成就一部優秀的作品,需要作家生活的歷練與人生的經歷。特別是企業家能夠在百忙之中爬格子更需要強大的毅力。

白落梅曾說過:真正的平靜,不是遠離喧囂,而是在心裏修籬種菊。”忙碌的人生,都渴望能在瀰漫風煙的路上,尋一隅安然清寧的淨土,在那裏有澄澈明淨的天空,有一路繁花的馨香,有一路相隨的溫暖。

而作者情願放棄安逸的生活,已到退休年齡還孜孜不倦樂此不疲筆耕不輟,把他的人生感悟奉獻給讀者,這是他的胸懷與格局,也是他對人文情懷的演繹,更是一個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

最後分享的重要嘉賓是西安著名學者商子雍老師,他說,你能堅持不斷的讀書就是思考的三個層次,你讀書你思考,你進步。我最快樂最舒服的時候一定是讀書的時候。你讀書後寫一點長長短短的文字,和思考後的所得所思所悟和文字表達想和更多的人分享,這是一個功德無量的善行。

我們爲什麼要寫文章和我們爲什麼要說話這兩個問題,其實是物質和精神的問題。不能交流是隻有物質沒有精神,能交流也能寫文章是即有物質更有精神。西方有一句俚語,二個石子在磨光另一顆石子的同時,也磨光了自已。交流的目的也是一樣,在交流中雙方都有收穫,這對於我們企業家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存法則,更是企業家精神追求的最高法寶。

當下,我認爲企業家寫書立傳不是潮流,而是除了財富以外精神層面的提升,是自我實現的榜樣。我們老去的不只是歲月,還有頹喪、迷茫、消沉、彷徨、孤寂。

文學愛好者可以盡情徹底地解放皮囊與身軀,讓精神次層像騎士般豪邁奔馳在遼闊的大地上,當你經歷了狂風暴雨的洗禮,然後涅槃重生,《歲月隨想錄》是楊大哥送給自己最好的一份成長禮物。

最後,我想說,出書的意義是自我實現的一塊基石,踩穩了這塊基石,你會攀爬到人生這座大山的更高處,用心血詮釋生命末端的意義,挑戰人生永不停息的精神追求。


        原創文章      轉載請說明出處

                  何崇秋 2022,6,26於西高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