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筆記(13)——基金投資的想法(7)

         有句古話,小心使得萬年船。用投資裏的話來說,就是損失厭惡。你得時刻提防投資損失。舉個例子,以每年5%的收益計算,18年後的收益爲A,如果你在第1年損失50%,就算是以後每年都能拿到10%的收益,都要16年後才能拿到A。詳見《聰明的投資者》P450

          菸蒂還是成長,分散還是集中,主動基金還是指數基金,買得好還是買得便宜,個股還是指數,槓桿還是拒絕槓桿,永遠不賣還是高估出手,賭宏觀國運還是看微觀企業,預期收益率10%還是15%……,諸如此類的問題。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能力做,是否符合自己的個性。

         人生的重大開支有:買房、結婚、重疾、子女上大學/創業、失業、養老等,對長期投資者來說,如何讓投資很好地服務於這些重大開支,不至於陷入左右爲難的困境——股市大跌,被迫賤賣資產滿足開支?

         對某些人來說,重疾用保險和應急備用金覆蓋;子女上大學/創業時間是相對固定或可預見,提前3年找機會從股市退出所需資金,切換到現金或貨幣基金;失業用失業保險和應急備用金覆蓋,積極再就業;養老主要以養老金應對,提前3年從股市退出一些錢,增加應急備用金數額。

        根據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有一種想法,可以針對農村用戶設計一款新的基金產品。現有的養老保險比較好,但是檔位是固定的,只能按一個固定金額,連續繳納不少於15年,且所有人的錢是放在一個鍋裏,統一分配。這個文件,實行的是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那麼,可以從省/州的角度,聯合基金公司設計基金產品,類似一個儲蓄罐,有錢就多繳納,沒錢就少繳納或不繳納,想繳納多少年就繳納多少年,等到年滿60歲,可以每年從裏面取出一些錢,取完爲止。具體可以這樣,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羣設計成多款不同封閉期的產品,最短封閉期是5年,在封閉期內只進不出,產品是一個股債組合,裏面有1~2只純債基金,2~6只指數基金,遵守不買貴的原則,定期(如每月一次)發送購買推薦信息,定期(如每半年)展示一次淨值,非重大意外情況不能在封閉期間提取,等年滿60歲,每年返還一定金額,截止77歲(暫按平均年齡考慮),不足77歲即去世就一次性贖回退還或按繼承人意願繼續運行,滿77歲仍然健在,投資結束。產品設計思路,把投資者的操作對收益的損耗降到最低,推薦固定的產品,只在估值正常或低的時候才發出購買提醒/才允許購買,設定較長的封閉期,儘量少展示淨值。

                                                            目前的投資傾向。

        1、全面倒向指數化投資方式,債券、股基、房地產信託基金等都這樣,

         2、考慮長期的股債組合,想長期拿到市場平均值,也想長期在市場上活下去,

         3、不考慮動態再平衡,這是一種策略,並非必須採用的策略,也並不見得比不進行再平衡好多少,

         4、長拿,看自己能不能拿25年以上,

         5、考慮核心+衛星的組合,核心是寬基,純衛星的組合收益會更好,當然,風險會更高,

          6、對收益率沒有那麼強的執念,比如跑贏指數、比別人好、比自己的心理預期好等,就像書裏說的,若干年過去或者當我老了的時候,通過投資,我的經濟狀況明顯改善就行了,就滿意了,1000萬或者1500萬可能對我的意義沒那麼大,人生除了投資/錢,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東西。

           31、基金是怎麼跟蹤指數來賺錢的?指數的生命可以看做無窮大,公司的生命是有限的,公司納入指數的時段更是有限,到了一定規模才能進指數,公司不行了又被踢出指數。

          比方說,某個公司在納入指數期間,雖然是買的不貴,但是它被調出指數前,根據有效市場理論,未來不好的預期會反映在價格裏,價格就會下降,那就會賣虧了,如果賣出時的股價>平均持倉股價還能賺錢,如果<平均持倉股價就虧了。怎麼就能保證大概率是賺錢的,或者說,那麼多公司在一起構成指數,怎麼就保證一定賺錢呢?

說明:     

      1、“我”表示指數中的公司。     

       2、指數是定期調整,在一個很長的時段內,因爲系統性風險,有時價格會遠低於價值,有時價格會遠高於價值,有時價格和價值差不多,姑且認爲三種情況加權平均後,市場行情大體正常,價格能反映價值。“賣出時的價格”,是指在一個很長的時段內,三種情況加權平均下的正常行情價格。

結論     

         如果在明朝的時候有A股,那時候是存量市場爲主,企業、行業更新速度慢,多半隻能等到公司不行了,別的公司才能補到指數裏,這種情況下定投指數基金可能不一定會賺錢。近現代是增量市場爲主,以科技、創新引領,新的行業、新的公司、新的市場不斷被創造出來,很有可能是新公司成長的速度快於老公司衰退速度,這種情況下定投指數基金賺錢的可能性比較大。

結論    

         1、區分這個市場是增量市場、存量市場還是減量市場,增量市場賺錢的可能性大,存量市場賺錢看情況,減量市場賺錢難。那麼,有沒有數據來檢驗一下這種推測?    

        2、換句話說,指數能夠保持長期向上的趨勢,大概是因爲增量市場的這種良性競爭,也就是創新、科技驅動,體現的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反之,存量市場的情況比較複雜,類型1:行業穩定,企業有穩定的市場份額,存量市場競爭小,先發優勢明顯,市場需求穩定,價值能長期有效積累,指數能保持長期向上的趨勢,水電、燃氣公司等,類型2:行業穩定,企業有穩定的市場份額,存量市場競爭小,先發優勢明顯,市場需求不穩定,忽上忽下,價值不能長期有效積累,指數難以保持長期向上的趨勢,如養豬、航空等,類型3:待完善。    

       3、寬基永遠是增量市場,因爲不斷有來自不同行業的新鮮血液補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