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春波綠江南,多情只待故人歸

中國古代的山水畫裏,總少不了橋的影子。一道道飛虹或直或彎,或高或低,架於瘦石疏林,溪澗水湄,田間野外。或疏淡,或清俊,或澹然,有着與世無爭,樸實安然的樣子。

喜歡橋,總覺得那一道道身影,極美,極禪意,讓人有着莫名的心動。一靠近,心怦怦然,仿若是前世五百年熟悉的悸動。

故鄉的小村莊裏有道小橋。只一方樸素的石板,沒有一絲裝飾,素淡極了。閒閒地臥在一條潺湲小溪上,把阡陌的田野和空寂的山嶺連接起來,像是連接着人間煙火和悠然世外。



那條小溪不寬,日日細水長流,連帶着橋,亦有淡泊悠然之意。只靜靜地臥着,任身上的足音響了又逝,任身旁的野草枯了又榮,任周遭的菩提葉落了一身,厚厚地積着,有着地老天荒的意味。

我小時最愛去看那道橋,覺得它真美啊。它靜靜躺着的樣子很美,身上滋生出的苔綠很美,偶爾飄下落葉覆在身上很美,我下水玩累了躺在它身上,肌膚相親涼沁沁的,也覺得很美。

它的美,跟它一樣樸素大方,卻又韻味悠長。

也喜歡江南的橋,古樸厚重,溫婉多情,像一闋闋婉約的詞,把江南裝點得分外纏綿旖旎。

江南是水做的,所以橋也多。縱橫交錯,星羅棋佈,看花了人的眼。



尤記得那次周莊之旅,仿若走進了一個灰白的世界,四處是白牆灰瓦。橋是青石板做的,灰撲撲的顏色,直得像一方沉重的戒尺,彎得像一道黛色的眉,鬥直彎曲的又像一腔婉轉欲說的心事。

初到那裏,只覺得遍處是橋,怎麼會有如此之多的橋。橋橋相望,橋橋相連,剛下了這座橋,一轉角,又遇上一座橋。可心裏卻是雀躍躍的歡喜,像是與故人重聚,眉眼間有藏不住的笑意。

大約是江南的雨浸霧染,周莊的橋亦凝着一股溫婉和哀愁。行走於這樣的橋上,會不自禁地放輕腳步,擔心匆匆的足音會驚擾了安靜的橋。橋下的水澤柔柔瀲瀲,有着江南的氣息。偶爾有年老的阿嬤搖着一隻烏蓬船經過,水面便漾起一圈圈漣漪,盪漾開去。時光變得很慢很慢,彷彿是回到某個久遠的朝代。

橋像一條幽道,引領人回到閒靜的古代,輕輕地醉在這溫婉哀愁的時光裏,流連不願離去。



亦曾去過西湖看斷橋。斷橋不斷。

遠遠便瞧見灰白色的身影,拱起高高的背脊,一個最柔和美麗的弧度趴在湖上,連接着兩面堤岸。西湖的水那麼多情,那麼瀲灩,柔柔地擁着斷橋。柳也多情,如煙釅濃,隨風有一下沒一下地勾搭着斷橋。

這個地方無不充斥着溫柔多情,暖風薰得遊人直醉。可我心裏卻茫茫然,只覺得斷橋不該是這樣的,卻又覺得斷橋只該是這樣的。

只有如此情意綿綿的地方,纔會發生一段悽美的傳說。此後,她在雷峯塔下不見天日,他心灰意冷遁入空門。多少人慕名而來,只爲一睹故事最初發生的地方——斷橋。原來是這樣的,居然是這樣的。

斷橋不語,依舊溫婉着,多情着,餘暉給它鋪上一道金色的光芒,美得似真似幻……



沈從文先生說,他走過很多地方的橋。

我亦走過一些地方的橋,可我不愛那些複雜的,精緻的,隆重的,莊嚴的,富麗堂皇的。我只愛那些簡單的,樸素的,厚重的,多情的,斑駁的,佈滿了歲月的痕跡。

橋安安靜靜地躺着,以修行者的姿態。橋下的春波綠了又藍,藍了又綠,等着故人歸來。

等熟悉的足音叩響在它身上,便再續一段前世的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