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撒金報浣女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長吁相勸勉,何事來吳關?聞有貞義女,振窮溧水灣。”李白這首詩中含有一個春秋時期浣紗女與伍子胥捨生取義、重諾守信的故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字子胥,楚國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以封於申,亦稱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爲楚平王子建太傅,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楚平王聽信讒言,把大將伍奢全家三百多人抄斬,伍家獨有伍子胥在外倖免於難,伍子胥於是隻身逃往吳國。

伍子胥在逃到今天的南京市高淳縣固城鎮沙灘頭村附近時,又渴又餓,還迷失了方向。這時,他見一女子在路旁的溪塘邊浣紗,他便走上前去,向這位浣紗女子問路。

浣紗女得知伍子胥乃是楚國忠良之後,她便以漿紗的米湯給伍子胥飲下充飢,並指點伍子胥通往吳國的道路。伍子胥在喫飽喝足之後,將自己的遭遇告訴給了浣紗女,並囑咐浣紗女切莫暴露了他的行蹤。

伍子胥踏上浣紗女指點的路,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浣紗女還是站在原地不動,他遂心中起了疑慮,他擔心浣紗女在他走了之後告密,他便又折身返回。

浣紗女見伍子胥折返回來,知其心意,是怕她告密,她便抱起溪邊的一塊石頭縱身跳入了溪塘中,自溺而亡。伍子胥見浣紗女爲他捨身取義,深感震撼,他當即衝溪塘跪下,許下日後必以千金報浣紗女今日之恩。

數年後,伍子胥成爲了吳王闔閭的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大將孫武帶兵攻陷了楚都,伍子胥掘了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並一把大火燒了楚王的行宮,報了楚王當年對他家的滅門之仇。

伍子胥自楚得勝返回吳國途中,他來到了當年浣紗女爲他捨身取義的溪塘邊,他將自己在楚宮中繳獲的三鬥三升“金豆子”撒入了溪塘中,以敬浣紗女。隨後,伍子胥還在此溪塘邊和浣紗女居住的地方爲浣紗女建起了廟堂和貞女祠,以報浣紗女當年之恩。

伍子胥爲浣紗女撒金報恩的溪塘從那以後遂命名爲黃金港,一直沿用至今。千年之後,還不斷有人在此溪塘中撈取到當年伍子胥撒下的金豆子,這些從溪塘中取上來的金豆子有一部分被當地政府收集上來,現在就存放在南京市溧陽博物館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