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洪澤何處尋(八)破釜成澗的傳說

在現今洪澤大堤西側,曾有一個叫做破釜澗的古湖泊,它是洪澤湖前身中的主要湖泊之一。至於破釜澗名稱的由來,傳說它與道教鼻祖老子有關。

據傳,現在淮安市洪澤區境內的蘆莆山(又稱禹山),後稱老子山,又名丹山,曾是老子在古淮河邊煉丹修行的地方。春秋末年,老子來到了蘆莆山下,他見這裏山清水秀,淮水奔流,他便產生了在這裏採藥煉丹爲老百姓醫治百病的想法。

老子在蘆莆山上安頓下來後,他在這裏一個面向淮水的仙洞裏煉丹,解除了無數老百姓的病痛,最後他功德圓滿,騎着一頭大青牛飛昇成了仙,被天庭玉帝封爲太上老君。

在離蘆莆山不遠的東海邊有一座花果山,那座山的山頂上,有一塊女蝸補天遺落下的仙石。這塊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正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正合政歷二十四個節氣。仙石上有九竅八孔,正合道家九宮八卦。從天象上看,這塊仙石正合道教的修身法門,暗示此石將與道家鼻祖老子有上一段難以分解的淵源糾葛。

忽然一日,這塊仙石在日曬風吹之下硑然迸裂。迸裂時,花果山上狂風暴掠,在飛沙走石後,仙石產下了一個石卵。此石卵似圓球一般,如氈球大小,石卵見風后化作了一個石猴。石猴一出世便五官俱備,四肢皆全。此猴一現身就會蹦會走,它雙目紅似火,目光勝似箭,射出的兩道銳利金光,直衝雲宵,目光射向天庭後,連玉帝都被此猴射出的雙目金光驚到了。

據傳,石猴此後在花果山水簾洞中修練出了一身絕世本領,成了花果山上的猴頭。石猴神通廣大,它帶領衆猴在花果山佔山爲王,天下無敵,上天有路,入地有門。玉帝聞之,便招安它入了天庭,封了它一個管理天馬的弼馬溫的閒職。

一日,石猴聽說王母娘娘要舉行蟠桃大會,它看請客清單上居然沒有它的名字,它便一氣之下獨自潛入了天庭的蟠桃園,專挑那九千年才能一熟的仙桃喫,而且還糟蹋了許多還沒有成熟的仙桃。這些仙桃是何等珍貴,食一枚便能使常人長生不老,哪能如它這般不加珍惜?石猴離開天庭時還闖入太上老君的兜率宮中,掠走了太上老君準備在蟠桃大會上分發給衆仙的仙丹,它把仙丹都帶回了自己的花果山,拿來與山上衆猴分享。

石猴這番舉動讓玉帝知悉後大爲震怒,於是玉帝派出二郎神君率領天兵天將到花果山欲緝拿石猴歸案。在東海邊的灌河口,石猴率領花果山衆猴與來捉它的天兵天將展開了一場混天黑地的惡戰,二郎神君等天兵天將無法對付這隻變化多端的猴頭。

二郎神君無奈,他只得上天搬請救兵,他請來了托塔天王和太上老君爲他助陣。托塔天王以照妖鏡照出石猴的行蹤,太上老君拋下了金剛圈把石猴套住。衆仙捉住石猴後,他們又請出如來佛祖把石猴壓到了五行山下,以消磨此猴的玩劣心性。直到大唐高僧玄奘出現,他要赴西天取經,需要隨行的護法,玉帝才下令把已經鎮壓了數百年的石猴放了出來。

石猴重新出山後,他對捉住它的太上老君懷恨在心,恨之入骨,他閃耀火眼金睛,揮動從東海里得到的一根神棒,到處去抄太上老君的住家。

石猴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它以此神速,上天入地到處追尋太上老君的蹤跡。等到石猴找到了淮河邊老君修行的蘆莆山,它便揮棒砸了老君在此修行棲身的青牛洞,掀翻了老君的仙人牀,推倒了煉丹臺,燒化了洞中的九宮八卦爐,石猴還讓跟隨的衆猴提走了老子遺落在這裏的所有存丹壺。

最後,石猴發現蘆莆山的山頂上還架着一口不知有多重的巨大的煉丹釜,據說此釜以前從來沒有任何人能夠撼動它。石猴見此巨釜,它只用手中的神棒輕輕一挑,就把這個巨大的煉丹釜挑翻在地。在石猴挑翻煉丹釜的時候,它一不留神把跟隨在他身邊的幾個小彌猴蓋到了煉丹釜的下面。

被蓋在巨釜下的衆彌猴急得在裏面哇哇亂叫,於是石猴情急之下,便揮棒把煉丹巨釜砸破,放出了蓋在下面的衆彌猴。隨即,石猴一腳把砸破的巨釜踢到了蘆莆山下一條溪水淙淙的射水澗中。巨釜落下後,在射水澗中砸出了一個又深又大的池塘。

因此巨釜是老子煉丹的仙家神器,被此神器砸出的這個池塘後來漸漸演變成了一個淮河右岸的巨大湖泊,此湖泊深不可測,而又從不幹涸,後人便把這個落釜成湖的澗水塘取名破釜澗,又叫破釜塘。

關於此石猴的種種傳說,後來被洪澤湖邊淮安府山陽縣(現淮安區)人吳承恩收集整理,加以修撰,編寫成了一部膾炙人口的長篇神話小說《石頭記》,後更名《西遊記》,此石猴正是該書中的主人公齊天大聖--孫悟空。

那石猴砸釜的蘆莆山,現已成爲淮安市洪澤區老子山鎮的一處宏揚道家文化的旅遊聖地,那裏老子煉丹的仙人洞已經成爲一處過往遊客必去的名勝景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