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蹤擷趣 · 搭“伴”

行者無疆tj 文/攝影


(我和雪霖在天梯山)

搭伴,本義是同行結伴,明·徐渭《雌木蘭》一劇有唱:“千鄉萬里,同行搭伴。”

我在興遊之初,也有結伴而行的願望,但兩次三番地被欲邀之人放鴿子,且退票更時改路線,興致被掃蕩的一塌糊塗,便立誓做一名獨行俠,“志在隻身行天下,全憑孤勇覓心清。”幾十年下來,漸成習慣而自得其樂。

但我並非刻板僵化之人,出行是獨身,但不妨礙途中“搭伴”,或拼車,或偕行,或同居一室,或共餐一桌,或組團砍價,或聊天解憂,從搭幫結夥中精彩旅遊的樂趣。

這種途中“搭伴”的選擇,可取之處在於:

一曰靈活自便。沒有從一而終的束縛,多是可結可散的自由,和則一路前行,異則各奔東西。

二曰AA自在。檯面上,明算賬,不用人情世故地搶着付錢,不至唯恐喫虧地倒後賬,少了許多心理負擔。

三曰得失自洽。搭伴而行,必是同路同好同旨趣的驢友,省卻了看景的協調,興致的遷就,豐儉的掂對,可將身心全副用在遊玩上。

四曰人性自覺。搭伴從生到熟,大家都爲“玩好”而走到一起,拘着面子,耐着性子,找着樂子,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示人,始於緣分,終於圓滿。


(同車的年輕夥伴,左起,郭景、我、吳超、索朗、吉布、車振生、劉陽)

說幾段“搭伴”的美好記憶,以饗讀者。

一車青蔥

最早結伴而行可追溯到2001年的西藏,和四位在校生(仨研究生,一本科生)拼車去珠峯大本營,加上20多歲的司機索朗,一輛“青春號”。我雖已不惑,但跟學子一起玩耍,便忘卻了倍數的年齡。

我們一路看山遊錯(湖),拜廟禮佛,羊卓雍錯、扎什倫布寺、珠峯大本營、絨布寺、聶拉木、薩迦寺,7天行程,2000多公里,享受着旅遊的快樂。

記住了他們的姓名:東南大學的吳超、車振華、劉揚,北外的郭景。

車廂裏充滿歡樂,湖南劉是位校園歌手,一首首流行歌曲唱去,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仿若隨行;山野間時傳歌吟,北京郭用渾厚嗓音朗誦詩詞,爲美景畫龍點睛,爲禪佛醍醐灌頂;食宿中不乏溫馨,山東車憨厚朴實像位老大哥,分房叫早,選景購票,打尖點菜,無不妥妥安排,事事親躬,令此行豐富而周到。

欣喜着年輕人的無拘無束,純情浪漫,我這“老朽”樂得退居幕後,享受不操心的“伴遊”。


(焚香祭拜的雪霖)

兩廂遊悅

我和雪霖有佛緣,結識在去天梯山看大佛的車上。50裏盤山路,2000米的海拔,打得車窗山響的急雨,令我煩心不泯。鄰座老兄倒是神態安然,他面色清癯,二茬短淺,青巾一領隨意在脖間,眸含溫善,嘴裏是碎碎念。他見我好奇,附耳相告:“我車上默唸10萬句地藏菩薩,祈求雨停。”他喚作雪霖,是位在家修行的佛教弟子。許是“心誠則靈”,進的山門,雲散雨收,天公放晴於我。

與雪霖相攜而行,穿過坐滿羅漢的隧道,豁然開朗處已是黃羊河水庫,木棧道建在圍堰之上,憑欄盡收庫水之浩瀚,回首俯瞰大佛之莊嚴,1600年前的天梯山石窟,是中國石窟的鼻祖。

和雪霖幾番上下,將石窟中的大佛和壁畫看個究竟。他在佛前叩拜,我於畫下凝神,他執杆舉屏直播着禮拜的感受,我憑欄送目遙望着四郡的煙雲。我感動着他的虔誠,他體味出我的崇敬,在眼神的交匯中,是心語的讀取,在腳步的疊印時,是信念的簇擁。我們在碑碣前合影,好讓這萍水相逢有個例證。到那一刻,我們相談不超百語,我們互知僅僅姓名,但憑藉驢友的嗅覺,瞬間邀爲同類,又不失拜廟的契機,頃刻默認善緣。這種心靈感應式的結伴而行,莫不是“此處無聲勝有聲”。

後來,我們一同參觀了鳩摩羅什寺和雷臺漢墓,匆匆一別,餘情依依,又在網上再續前緣。對雪霖兄的瞭解自然詳盡些,他禮佛拜廟,讀經釋卷,是位虔誠的居士;他種花焚香,寫字篆刻,堪稱多才的藝人。這種相知相悅的“邂逅”,真是可遇不可求也。

(草原騎馬的“三羊開泰”,張樂、我、朱春沂)

三羊開泰

2009年去拉卜楞寺,認識了南京的張樂和朱春沂,先是在寺旁的油菜花田拍照而相識,繼而拼車去桑科草原,後來結伴同遊:大九灘-尕海-郎木寺-若爾蓋草原-花湖-瓦切塔林-唐克黃河九曲,一起玩了三天。

後來一盤道,三人都屬羊,同年生人,正所謂“三羊開泰”。且相同近似者甚多:年同齡,都是1955年生人;經同歷,部隊背景,通訊事業;衣同款,驢友常穿的戶外打扮;嗜同好,旅遊、攝影、騎行;氣同求,能喫苦、有趣味、善交際。有時驢友的相識,如同列寧在紀念歐仁·鮑迪埃的文章中所說:“憑着《國際歌》熟悉的曲調,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

這些基礎的鋪墊,讓遊程豐富了遊興,讓獨樂張揚成衆樂,暗合了“張樂”的名字。

我們一起在草原上縱馬,在花湖邊採花,在帳篷裏喝酥油茶,人生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情由繮控,芳借露濃,一盞香氛醉餘生,那種落拓不羈的心態,也許是肖羊者所獨有的。

在郎木寺,張樂早起拉着老朱去看T*葬,老朱猶豫,張樂說這是文化,是風俗,是閱歷,風光與風俗都不能拉下,“驢子”是要追求完滿的。老朱去了還拍了片兒,感覺很震撼。與能玩的人同行,會驚訝他的門道,服膺他的說道,享受他的味道。

賓館旁有家小餐館,女老闆四川人,廚藝不錯。她經歷坎坷,男人因冤屈進了監獄一直投訴無果,婆家因她無子而不待見,她辛苦開爿小店,養活兩個棄兒,等老公回來。張樂看着簡陋店鋪,善良女子,動了惻隱之心,不但多付了飯錢,還決定剩下的幾餐都來她這,並說回去讓律師朋友幫她打官司。別看他行伍出身,感情挺容易被感染的。

搭伴,行走在路上,今天相識恨晚,明日揮手淚別,來也匆匆,去卻意濃,那短暫的同行中,感慨了風光,感知了人文,甚至感動了自己。

人生百“搭”,良“伴”難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