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书路上】钱原本是通向对岸的桥

莆田动车站到朋友推荐的书店,百度地图显示有二十公里,打车需要六十多元。好家伙,等于我来时的动车费。

人生地陌的,直接打车过去吗?之前想都不用想的问题,在做了淘书客之后,常常纠结是节省几十元换本好书,还是直接闭眼花掉。如何选择?是造物主公平赋予人类的自由意志。所以人的伟大,不像神那样的未卜先知,而是作为一颗会思考的芦苇不断地去选择。


我突然理解了那个曾被我们讥笑过的地主老财,他为了节省煤油,把煤油灯光拨弄到了最微弱,为了让钱变多而日日殚精竭虑。历史如此轮回,被批斗的今天居然被我效仿?

我放眼稀稀拉拉的站前广场,恍惚间觉得自己是新型的地主,贪婪地看着书本如稻禾那样在阳光下抽穗,然后颗粒饱满地给人类呈上一日三餐的营养,慰借着守望者的心房。不同的是,万恶的地主老财依靠剥削农民而肥沃,而我依靠剥削自己,而获得自我解放。

由于只知道书店的大概位置,我决定先乘坐去那个方向的公交车,然后再打车。这样无形中可以省下几十元,人未到书店已经淘到一本书了,不是吗?

人的生命是太阳给予的,只要我们坚持踩着东升西落的方向,目的地必定就越来越近,生命必定就自然的成长、成熟、衰老,最后在趋近于完美的地方安然长睡。所有宗教关于救赎的终极目标不就是如此吗?寻书过程和寻到书的那一刻,缺一不可。原来人世间修行的真谛不是苦行,而是遵循内心最简单的那份渴望,不停歇的走下去,此时苦与乐,即无分别。

我重点寻找的是多年前出版的社科书,由于受众面窄,这类书已经超越书籍做为商品的流通属性,稀缺性决定了不是你想拥有就可以购到,而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又注定了这些书在许多人眼里就是浪费空间的废品。

寻找这些书更像邂逅爱情,只有在对的时空遇上对的人的时候,彼此才能豁然张开天眼。如南宋上元节灯火中的蓦然回首,泪花中唯美着姗姗来迟的觉知。

而我仅仅只是想把那些废品般的书寻找出来,挂上书架,短期内不一定有人购买。但它们能静静地休憩在我的书房,成为我的人文山水画,互相观照着未来的日子。


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中说过,货币原本是通向对岸的桥,但人们却在桥上止步不前。我缺乏高尚的情怀愿意把财富用慈善的方式捐献给社会,我也不是守财奴拥抱着冷冰冰的白银夜不能寐。我的精打细算只是对好书的痴迷,为好书存粮,就如女人为出嫁攒嫁妆,就如男人为拥有无数情人攒倜傥。生命在痴迷中陶醉于自己的乌托邦,这种乌托邦有时间的边界,却没有思想的边界。

所以齐美尔总结说,货币只是一条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永远无法在桥上栖居,人最终能够安然栖居的是自己的心灵……



-END-

本文为原创,可联系我【申请转载】。抄袭、洗稿必纠!

作者介绍左岸。经营一家旧书店,笔耕寥寥真假言。爱好哲学,热衷思考,或痴或愚,未改初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