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先健脑,才发现这句话很有道理

以前总觉得健身先健脑这句话带有恶意,但最近翻阅了一些锻炼、健身书籍,瑜伽,运动解剖,徒手健身之类。

才知道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以前总觉得锻炼嘛,谁不会。

再说了,从小体育课谁没上过。

直接冲就完事了!

结果还真的很多不懂的。

当你开始想要锻炼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原因多数是亚健康了,精力衰退了,想要减肥,和为了锻炼身材。

要么随大流去健身房,玩几次昂贵的健身器械,请个教练,然后开始锻炼。

但你不会去想,这个教练专不专业,而且可能这个教练关节有很多病痛。

要么出去跑步,但你可能一开始没意识到需要热身,跑步的姿势和频率也没研究一下,更没有运动计划。

好一点的,会去游泳骑单车,拉个朋友打羽毛球。

或者干脆买一堆健身设备在家随便练。

到这,如果你跟我一样,可能还没意识到问题——一时兴起,没有计划。

大家不都这样锻炼的嘛!

这就是一般人锻炼三分钟热度的原因,想起来就玩一下,然后过几天就该干嘛干嘛。

健身房的会员办了之后就去几次,而且主要还是在拍照。

跑步、游泳、羽毛球,天冷天热了,心情不好,懒得出门了,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了了之。

买了一堆健身器材在家的,一般都转闲鱼,或者晾衣服被子。

也有人说,不会啊,我一直坚持跑步游泳多少年。

是的,多数长期坚持锻炼的,好像就这寥寥几个项目,而且要么是原先有锻炼基础,要么身边有锻炼氛围的。

我说的是大多数普通人的锻炼,缺乏基础的锻炼观念和锻炼目的、计划,没有在锻炼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所以容易放弃。

这也是我一开始说的,健身先健脑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

我从小无数次听过、看过,热身的重要性,但是我锻炼却几乎从不热身。

顶多就是刚开始时觉得身体不适应,没活动开,下意识地从强度小的动作开始。

如果天冷了可能会跳几下,动几下。

庆幸这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行为,让我运动没有受伤过,但是不能否认我的无知与无畏。

看过《囚徒健身》都知道作者反对,甚至敌视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认为那些都是不堪一击的脆弱的。

而且健身房里的力量训练和阻力训练主要问题是会损伤关节。

而我不去健身房的原因,主要是懒。

一次两次还行,长期跑健身房健身的人我还真没见过,多的是办了卡后去几次就不去的。

从小身边有锻炼习惯的人,就是在家打沙包俯卧撑,或者出去跑步打球。

所以我一向锻炼就是习惯在家,更方便。

现在可以再加上一个理由了。

器械锻炼,尤其是居家没人指导辅助的情况下,容易受伤。

我的锻炼第一原则,不要为了健康锻炼,最后练出伤病。

居家健身,安全第一。

徒手锻炼的好处——

1,需要的器械非常少。

2,增强实用的运动能力。

3,会让你力大无穷。

不仅能打造肌肉,而且能以自然的方式锻炼关节和肌腱,并使之达到比通过力量训练更高的水平。

因为肌腱和力量比肌肉块头更重要。

锻炼协调、平衡能力。

这段看着跟易筋经的理论一样,练筋骨膜。

4,能保护关节并使之更强壮。

5,快速打造完美体形。

6,保持正常体脂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择其善者而从之。

我挑选了书中我认同的一些锻炼观点,其实这些观点挺多是锻炼的共同原则,无论你用什么方式锻炼,为什么锻炼。

只是平时碎片化接触过,书里系统性整理出来。

成体系的锻炼方法非常重要。

知道该练哪里,怎么练才有效果,练多少次,练多久。

才能有步骤,有目的,从易而难,循序渐进。

跟打怪升级闯关一样,在锻炼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一旦体会到锻炼肌肉时的燃烧感,很容易上瘾。

锻炼的目的——力与美。

除了变得强壮,还包括敏捷性、运动能力和韧性。

努力训练,但不要力竭。

热身。

最有效的热身方式就是要练习什么东西,就以此动作的低标准版热身,做2-4组高次数、难度递增的练习。

强度。

如果动作开始走形,应该立即结束该组练习。

负重训练需要更长时间休息,更容易受伤。

大运动量的训练能提升耐力,少量、高强度的训练提升力量。

低次数、高组数和低疲劳度的重复训练,高专注,每组之间长时间休息,练习技巧,不增肌。

高强度、低组数的简单动作,做到力竭,增肌。

以增肌为目的的话,每周锻炼同一块肌肉不要超过2回。

每周至少休息一到两天,肌肉的增长发生在休息时。

哪块肌肉疼痛了,就别去锻炼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