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優勢

邁克爾·波特

推薦序 領略波特的劍氣

>> 波特已經作爲戰略研究領域的“風清揚”,飄逸瀟灑,供人仰望。

>> 換刀爲劍,看似藏鋒,實際卻更加大器

>> 在創造性資源的內容中,最爲關鍵的是知識和人力資源

>> “應該學會如何化劣勢爲優勢,而非一味依賴充沛的資源和舒適的環境來發展競爭優勢”

>> 市場規模的大小沒有高質量的顧客重要

>> “強大的國內競爭者是一項難以衡量的國家資產

>> 波特是哈佛商學院在近100年時間裏僅有的四位被授予“大學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榮譽頭銜的人之一。

>> 李零教授的《喪家狗》

新版序 《國家競爭優勢》的核心理論

>> 國家的財富主要取決於本國的生產率(即單位工作日所創造的新價值,或是單位投入資本所得到的回報)和一國所能利用的單位物質資源

>> 競爭優勢與比較優勢

>> 比較優勢理論一般認爲一國的競爭力主要來源於勞動力、自然資源、金融資本等要素的投入,而我認爲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作用在日趨減少。

>> 一國的生產率和競爭優勢需要專業化。

>> 集羣即指在某一特定區域下的一個特別領域,存在着一羣相互關聯的公司、供應商、關聯產業和專門化的制度和協會。

>> 政府在有些方面(比如貿易壁壘、定價等)應該是儘量不干預,而在另外一些方面(諸如確保強有力的競爭、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與培訓等)則要扮演積極的角色

>> 微觀層面的問題與宏觀層面的問題至少一樣重要,甚至可以說更重要

>> 集羣主要關注生產率和跨公司之間的聯繫

前言 從國家環境看產業競爭力

>> 對企業而言,競爭力意味着憑藉全球化戰略在世界市場中競爭的能力

>> 國會議員則認爲,競爭力指的是國家在進出口貿易上實現順差

>> 經濟學家又有另一套說法,他們認爲,競爭力意味着根據匯率變動作出調整,形成低廉的單位勞動力成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