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幾句三字經4

上編 釋讀《三字經》

>> 即使儒家學者往往也有個傾向:就是承認本門的功夫只解決社會問題

>> 宇宙、人生方面的困惑,到佛經、道藏裏去找答案

>> 《禮記》是漢儒整理的學習禮的筆記。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如何成爲大寫的人的“三綱領”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步驟是漸次進階的“八條目

>> 《大學》的作者是誰,不知道

>> “六經”除《樂》外,剩下這五部經典,並稱“五經”,又同“四書”一起,稱爲“四書五經

>> 《周易》本是用於預測吉凶的占卜之書,但它又是一部哲學鉅著,其經傳文字揭示了許多事物變化的道理,被儒家尊爲“羣經之首”,又被道家列爲“三玄”之一

>> 《春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前481年)共242年的歷史,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國的史書修訂而成。

>> 後世把這種寄託褒貶、隱惡揚善的寫法,稱爲“春秋筆法

>> :《春秋》言簡意深,需要用註釋來輔助理解。這種解說經文含義的文字叫作“傳”

>> 漢代時,人們已經不能完全弄懂先秦古書的含義,於是有學者開始爲其作註解,這些註文又叫作傳、箋、章句等

>> 到後來,人們連有的漢代古注也難以理解,於是又有學者連原文帶舊注一起進行註釋、疏解,稱爲疏,也叫正義

>> 《三字經》關注的是當時學童的學習次序,所以先“四書”而後“五經

>> 但如果從歷史淵源來說,則應該是“五經”在前,“四書”在後。

>> 經的本義,是織物的縱線,引申爲綱紀、法規的意思

>> 《易》《書》《詩》《禮》《春秋》這個五經排序,據說遵循着一個非常高端的原則

>> 所謂“亢龍有悔,盈不可久”,要有長久的生命力,就不能太完整

>> 後來印度傳入的佛教,本土產生的道教,彼此之間攻擊很厲害,但對儒家,它們只想做到與之和平共處,不敢嘗試取而代之

>> 神祕的預言叫作“讖”,很多讖語,傳說都是孔子作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