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VS“是人”

“斯人”VS“是人”

一篇题为《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仅从文章的标题看,它无形之中就激起民众的好奇心,引发紧张感)的文章,把“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还是斯人’”的话题一下子让“斯人”与“是人”的“VS”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10月27日当天阅读量直逼四亿。一个小小的话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完全被忽略的,因为自《孟子二章》选入教材,成为不同层级的学习者学习的文本以来,已经经历了好多年的使用史,但是关于是“斯人”,还是“是人”的现象似乎没有被洞若观火的有心人重视。而随着“问题教材”这个社会敏感话题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噱头以来,各方神圣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地对现行的各类教材从外在装帧的形式,到教材中的插图,再到具体的遣词造语,都进行细如发丝般地深挖。不可否认,正是有了这些有识之士殚精竭虑的付出,才把那些对祖国花朵毒害好多年的腐朽流毒揪出来,并及时割除,为学习者提供“根固苗正、风清月明”的学习内容,以培养思想纯真、人格健全、充满正能量、三观纯正的国家和民族建设与振兴的合格人才。从这一点说,专家学者围绕净化学习内容、纯净成长环境焚膏继晷的付出是可敬的。毕竟,在一个多元发展的快节奏时代,因为追求速度与激情成为普罗大众生活与人生的主体程式。急于求成心理的作祟,如果滋养心性、涵养灵魂的“软实力给养”出问题,不仅贻害当下,还会危及子孙后代。

用“贻害”和“危及”描述并非言过其实。“杀人诛心”从一个层面揭示了“心”即思想、灵魂对生命个体存在与发展的意义;与此同理,“哀莫大于心死”也同样说明了“心”——精神和灵魂的价值。基于此,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角度看,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千万不可弱化,甚至漠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我们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当然,时值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当下,除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也不能忽视生态文明的建设。

如果经济建设是抓硬实力,那么思想文化建设就是软实力。就个体生命而言,人除了是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且后者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更大。而社会性的表征是思想文化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涵养。既然如此,净化和纯洁思想文化的载体是保证思想文化积极健康的基本条件。而教育作为精耕思想文化的主阵地,教材内容的正确性、正向性、主旋律性和与时俱进性是基本要求。就接受教育的对象而言,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年龄层次,既然是学习,就是对未知领域的了解。如果内容是错误的,以讹传讹,后患无穷。尽管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发展,对真理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升不断地接近真理的本身,但是在现有情境下确保接触和认知的文化知识的正确至关重要。惟其如此,接受教育的受教育者经过教化,才能在思想认识和文化觉解方面不会走偏。

不过,强调思想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不是人为地放大,也不是矫枉过正,而是保持在理性可控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喧嚣。关于“斯人”与“是人”之争,不论是从考据派的角度,还是从索引派的层面,他们对是“斯”还是“是”的引经据典、举例论证,从维护经典严肃性的层面看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就孟夫子当初写作的用字看,到底是“斯”,还是“是”,如果没有孟子原始的手稿佐证,是根本无法得出非黑即白的结论的。一种古老的文化记录符号,在时间长河的淘洗中,经过代代传承、代代书写,“斯”与“是”因为读音的相近性,发生混淆、出现替代在所难免。当然,其间语义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再说,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古汉语中“斯”和“是”都有“这”的意思。从这一点看,是“斯”还是“是”并没有影响语言表情达意的功能。

从这件事被一篇文章披露出来以后所引发的社会舆情看,不论是草根族,还是专家学者,都表现出“欲穷其林”刨根揪底的执着。在现代科技手段强大威力的作用下,热衷于追根溯源,“不探究竟不罢休”的有识之士从各种版本教材、读本中寻找用以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有的则从各种古典文献里寻找理论依据。俗话说:“道理越辩越明。”可是,自该问题被抛出,持续发酵以来,迄今还没有真正得出铁板钉钉的结论。诚如上文所言,到底哪个是孟子写作时所用之字,如果没有原始底稿,谁能够笃定呢。但是,对于一个原本小的不能再小的悬而未决的文化问题,本应该属于“专业人士做专业事”的,可经过各种媒体的造势,加上各类文化人的推波助澜之后,就演化成一种看似“相当严重”的文化误导的大问题。不论是什么样的事情,一旦经过浓墨重彩的涂抹,再加上一批批严谨治学者的擂鼓助威,尤其可能被某些人进行上纲上线的加工,不想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热点问题都难。诚然,从表意的准确性和正确性的角度看,两个字在孟子的这句话中没有多大的差异;而从原初的用字层面判定,现代人,不论是专业学者,还是非专业人士都不可能轻易下结论,就像“红学公案”一样。任何一个准确结论的得出,必须有确凿详实的论据支撑,否则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

从教学用书到专业典籍、从初小教材到大学用书,“斯人”和“是人”都曾出现。对学习者来说,这仅仅是一个词汇,没有影响他们对作品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无须对该处用字进行追根溯源的深究;而对于公众来说,各种媒体对这个问题的声讨和强制性地视听植入,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不可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据实而言,从维护学术的严肃性和治学的严谨性的角度看,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是“专业人的专业事”,所以更适合在专业圈子里进行考据探究。把专业性的问题推向社会,让全社会都参与到这种“文化狂欢”之中,似乎超出了该问题应有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之争只是一个撩拨大众的话题点,其间透析出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是什么,只有“得失寸心知”了。(爱巧不巧,在敲击键盘录入“天将降大任于X人也”时,电脑跳出的是“斯”,而非“是”。)

最后声明:知识学习和做学问,保持“原生态”的原汁原味是最理想的,确实存在争议,需要不断考证的,还是由专业人做专业事吧。不要借一个诱因引发“群情激奋”的狂躁,因为快节奏车轮的碾压已经让普罗大众不堪重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