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其一生的任務就是建腦+健腦

人與人這麼大的差異是怎麼來的呢?爲什麼有些人學習起來毫不費力?爲什麼有些人做事起來遊刃有餘?爲什麼有些人心思縝密?而爲什麼有些人邏輯如此有條不紊?我常常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我聽了笑來老師的《學習的真相》第1節課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是大腦皮層的差異,也就是在建腦過程中產生的差異。

笑來老師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只不過是各自的大腦皮層的開發程度不同而已。”

有些人一生都在不斷地建設、建造自己的大腦皮層,不斷開發大腦皮層,增加神經遞質的鏈接,在某一領域持續學習,持續精進,持續發展,腦洞越來越大,腦力越來越強,有些人可以赤手空拳闖天下,有些人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也可以指揮千軍萬馬,甚至可以裝下整個星辰大海。但更多人的大腦皮層,很早地就停止了建設,可能是在退休的那一刻,也可能是離開學校的那一刻,更有甚至在學校裏就已經停止了建設,稀裏糊塗地度過了這一生,還振振有詞地教育自己的子女,“你爸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你這個小崽子要好好學習,將來光耀門楣的重擔就交到你身上了。”估計,他的子女定會辜負他的重託,沿着他的老路子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那問題又來了,爲什麼人與人的大腦皮層開發程度如此不同呢?追根結底,原因在於,人們餵養大腦的食物很不同啊,有些人天天給大腦喫高糖高鹽高油的垃圾食品,而有些人天天給大腦喫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隨着時間的推移,那結局能一樣嗎?這裏餵養給大腦的食物,也就是指將一個人將自己的時間花在哪裏了,時間質量又如何。有些人常常在酒場上一醉方休,有些人沉迷於快手抖音等短視頻不能自拔,或者有些人留戀於賭場不能所已;但有些人癡迷於學習改進,癡迷於健身健腦,癡迷於生產創造,那大腦皮層的建造能一樣嗎?結局註定是大相徑庭,天壤之別。

有時在想,我這幾年也在一直學習插畫、寫作、python、思維導圖啊,我的大腦皮層應該始終處於開發狀態啊,那我怎麼還沒有掌握一門技能,或者說可以依賴於這門技能進行生產創造呢?那原因是什麼呢?

笑來老師也給出瞭解答,“任何一個技能的習得和發展,其實很可能跟新生兒孕育發展差不多,就是需要一個固定的時間長度,太早了不太健康,甚至乾脆失敗,太晚了,其實也不太可能”。

看來,我在插畫、寫作和python等技能上投入的時間長度還不夠,投入的時間質量還不足,還未達到孕育新生兒的地步。

最終,一個人的成績只取決於他學習的時間長度和時間質量。

“時間價值=時間長度*時間質量

當務之急就是,就是鎖定一項技能,比如python,像孕育新生命一樣有耐心,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持續學習,持續迭代,持續改進,持續應用,幫助自己解決實際工作問題,實際生活問題,實際育兒問題,讓python成爲自己披巾斬棘的利器,成爲自己生產創造的法寶,成爲自己對抗生活暗流的武器,無絲滑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

與此同時,用寫作記錄學習python的心得、案例、困惑、困境,寫作和python協同發展,協調成長。

至於插畫,完全可以待到python呱呱墜地之時,藉助python的力量進行創作。

由此看來,我們把時間花在哪裏,我們的大腦皮層開發程度就在哪裏,我們的未來就在哪裏。由此可見,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建腦;爲了保證大腦性能始終處於最佳狀態,還要健腦,補充足夠的體力和精力的同時,讓大腦皮層始終處於活躍狀態。

未來可期,一起向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