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爲什麼不行

今天是2022年2月19日,偶爾翻到新聞,廣州足球俱樂部(前恆大)出臺限薪令,最高年薪60萬,之前高薪簽下的外援和歸化球員協商解約,同時現任國足隊長蒿俊閔,公開向俱樂部討薪。回想起國足不敵越南成爲很多人過年間的談資,讓我這個多年僞球迷想說兩句。


一  經濟元素




按照FIFA最新的世界排名,中國男足世界排名75,排名亞洲第九,輸的越南排名98,相差23位,這個差距是不是很大呢?我們往前看,75減去23等於52,世界排名52的恰好也是亞洲球隊,卡塔爾,如果中國隊主場贏了卡塔爾,正常嗎?很正常。當然男足世界排名75這個位置會讓很多人接受不了,畢竟中國的GDP總量已是全球第二,奧運會獎牌榜也是牢牢佔據着第二,在很多人看來,超過第一名的美國也是指日可待。


在這裏先潑一下冷水,全球第二的GDP是GDP總量,是龐大的人口基數得來的,而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GDP總量也是全球第六。如果看人均GDP,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數據,排名56,排在前面的是:55帕勞,54巴拿馬,53安提瓜和巴布達,52聖基茨和尼維斯。我必須承認我學歷有限,把世界地圖攤在我面前,除了巴拿馬,其他三個我都指不出來,如果允許我拿個放大鏡在太平洋上慢慢看,或許能找到帕勞,另外兩個什麼和什麼的國家,我聞所未聞。我猜不知道是不是在加勒比海。


然後再講奧運會。中國38金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而且差距只有一塊金牌,這不容否認。現在分析下金牌組成:


跳水7枚,


舉重7枚,


乒乓球4枚,


射擊4枚,


游泳3枚,


體操3枚,


田徑,羽毛球各兩枚,


賽艇,皮划艇,帆船,蹦牀,擊劍,自行車各一枚。


我無法猜測諸位的喜好,但就我個人來講,除了羽毛球,對其他項目毫無興趣。現在我要問一個問題,假如以上比賽項目,沒有中國運動員的參與,那麼你覺得你和你身邊的朋友會有多少人有意願去觀看呢?以上項目,跟即便沒有中國隊參與,都有幾億中國人願意熬夜收看的世界盃,在社會關注度上沒有任何可比性。


無論哪種社會,有關注度有流量,才能變現。所以一個能吸引流量的項目,自然有好的贊助費,廣告費,這又會反哺回去這個項目,比如青訓之類的讓這個運動能良性發展,所以一些並不富裕的國家,特別是南美兩強,多年來不管國家多少風雨,世界賽上總能拿出點成績。順便一提,在東京奧運會上,巴西拿到了金牌,但他們上領獎臺時沒有穿上中國品牌贊助商的領獎服,而是穿他們那個贊助了幾十年的帶鉤的品牌,馬上有國內網民攻擊巴西國家隊乳滑,本文無意討論zz,從商業邏輯上看,帶鉤的品牌跟巴西足協,巴西運動員都簽了合約,你穿其他品牌去領獎屬於違約,違約自然要扣錢,這是合約精神。跟國內品牌簽約的是巴西奧委會,跟帶鉤品牌簽約的是巴西足協,哪個錢多我想大家也能猜到,畢竟巴西拿得出手的體育項目也沒多少。


而全球國力最強的美國,國內對英式足球的關注度不高,根據中新網2016年的報道,排名第一的是橄欖球,第二是棒球,在國內有高關注度的籃球運動,僅排名第四,至於足球,報道里面沒有提。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爲什麼美國的男足也一樣不是世界強隊,在中北美及加勒比海賽區跟窮鄰居墨西哥爭第一。


而讓人民不能接受的是:不同於美國,男子足球在中國有着超高的人氣,卻踢的如此成績,而且輸完越南以後,女子足球卻在亞洲盃得了冠軍,兩者一比對,實在讓人難受。


這就引出了第二點。




二 足協無能






中國足球職業化起始於1994年甲A聯賽,那一年之後,足球就和其他靠各級省市撥款支持的體育項目分道揚鑣,從此走上了自負盈虧的道路。


根據亞當斯密的理論,自由市場有一隻無形的手,而中國的足球在如此高的關注度下,理應有很好的成績回報球迷,但亞當斯密的理論只適用於自由市場。下面我來說說有形的手。


先說結論:外行領導內行。


中國足協近幾十年來的掌門人:


袁偉民1985-1989,排球運動員出身,


年維泗1989-1992,唯一一個足球出身,任期最短因戰績不佳引咎辭職,


袁偉民1992-2014年(二次兼任),


蔡振華2014-2019,乒乓球出身,


陳戌源2019至今,碼頭工人出身。(連運動員都不是)


其中袁偉民兼任期間,足協副主席是主管業務的,他們是:王俊生,閻世鐸,謝亞龍,南勇,韋迪。其中兩位即便與足球絕緣也未必沒有聽過,因貪腐剛放出來沒幾天。下面我們看看他們做過什麼事。


1頭球進球算兩個。


據說80年代某次國足被頭球絕殺以後某領導突然腦門一拍想出來的規定,結果就是前鋒單刀盤過門將後,把球挑起頂進。此規定已取消。


2聯賽只升不降與只降不升


爲了讓中國隊更好備戰2002世界盃,2001年甲A聯賽排名最後的兩隊不會降級甲B,2002年甲B聯賽前兩名也不會升上甲A。結果就是中國隊順利進入2002年世界盃決賽圈(韓日東道主自動參賽且不佔用亞洲區4.5個名額),九十多年世界盃歷史上決賽圈裏中國隊就輸了那三場。02年至今未再進入過決賽圈,連只差一點就能進,都沒有。


3抽牌決定名次


2002年是一個假球橫行的年代,爲了防止假球,規定假如聯賽末兩隊積分相同,不考慮淨勝球數,進球數,雙方對賽成績,紅黃牌數,直接抽牌決定名次,結果就是當年深圳隊憑着一張黑桃皇后,贏了北京隊拿了聯賽第二。此規定已取消。


4限制國腳人數


2004年,爲防止國家隊員堆積在一個俱樂部,規定一支球隊假如有超過4名現役國腳,將不得繼續引進國腳。結果就是2008年規定取消後恆大集團接手廣州隊,開創了中國足球俱樂部輝煌的十年,特別強調俱樂部三字,因爲國家隊乏善可陳。


5限制外援人數


中國聯賽俱樂部外援上陣人數一直爲三人,2000年時曾有微調,規定門將不得是外援,讓當時某強隊的外援門將隊長忍淚離開。本來事情到此已結束,但後來亞足聯爲了提高亞洲運動員的競爭力,提出了亞足聯賽事可以派上四個外援出賽,但其中必須有一個是亞裔外援(主流外援是歐洲或南美高水平國家的外援),一開始中國足協跟隨規定,2017年又更改爲不管是不是亞裔,都只能累計上三個。結果導致第四外援長期沒有比賽,失去競技狀態。俱樂部在亞洲上賽場失去競爭力。此規定於次年變更,詳情看第6點。


6 U23政策


2017年爲了促進年輕球員發展,規定每隊的比賽名單中必須有兩名23歲以下球員,且其中一名必須首發上陣。結果就是首發的U23球員被早早換下,實際作用等於把每場比賽3個換人名額改成2個。看到這種情況後,足協立即補全漏洞,規定次年聯賽U23政策更改爲每場比賽上陣外援數量和U23球員數量相等,結果就是每場比賽最後會看到各主教練用U23球員換下外援衝鋒陷陣的情景,甚至有因爲比賽末段因爲沒有完成換人,領先球隊情急之下用各種犯規,或者故意把球踢出界讓比賽暫停而完成換人以避免判負的奇觀。最終結果就是本屆世界盃外圍賽,國家隊沒有23歲以下的球員。


7 中性隊名


2020年通過規定,俱樂部名稱不得包含商業性質名稱。企業贊助球隊不得冠名。這一規定或許是跟歐洲強隊所學,畢竟強如英超紅魔鬼曼聯,從夏普到沃達豐,到AIG,AON,再到雪佛蘭,胸前廣告換了不少,隊名始終是曼切斯特聯隊。反觀我所在的廣州,從太陽神到吉利,到香雪,日之泉,廣藥,再到恆大,後來恆大淘寶,算下來平均每三四年就要換一次,更不要提那些換個名就連代表城市都換了,現在不知道去了哪裏的廣州松日,和廣東雄鷹,廣東宏遠。還有不知在哪搬過來的廣州富力。改名的直接後果是,讓有些賺了點錢想提高知名度的企業喪失投資意願。


8紋身禁令


2019年出臺,禁止球員在比賽中露出紋身。結果就是有大面積紋身球員即便在炎熱的夏天也需要穿長袖比賽。試想下在熱帶的東南亞穿長袖比賽,結果不難想象。2021年變本加厲,國腳不得有紋身,有得必須洗掉。此處無意探討足協規限球員的合法行爲是否合理,如果讀者和本人都是僞球迷的話,大概也知道按此規定,兩位世界級的球星,巴西人Neymar和阿根廷人Messi估計也不能爲國效力了。還有退役十幾年的英國人Beckham,這串名單可以一直無限地寫下去。在這之前的任何改變,不管看起來多麼荒唐,起碼都還是聯賽規則的改變,唯獨這點,跟比賽毫無關係。這條規定出臺於2019年,當時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惜業務能力不行,也只能抓抓精神面貌給自己找下存在感。要知道足球是一個需要創造力的運動,要激發創造力,要的是解放思想,不是這也不行,那也不準。




三  青訓系統




常聽到一些連僞球迷都不是的人,每每在別人討論中國足球的不是時,爲了能插上嘴,最容易說的話就是:“十幾億人都找不到十幾個會踢球的。”乍聽下來好像很有道理,實際上是暴露了其對足球的無知。畢竟,印度也十幾億人呢,連一個打乒乓球的都找不出來。


如果從網上搜索中國職業足球員人數,給出的答案大概在幾千到幾萬之間,你能挑的,也就是這麼點人。數據差異我個人估計,是職業隊和業餘隊,可能還有些已經決定轉行的球員。中國聯賽有三個級別,超級聯賽,甲級聯賽,乙級聯賽,再網下就是業餘聯賽,靠着些對足球有點熱情的小老闆,一年幾十萬投入那樣子養着,說不好哪天小老闆生意失敗,不是轉手就是解散。按我這個僞球迷關注程度,超級聯賽的球隊基本都聽過,強不強大概也知道,甲級聯賽的球隊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乙級聯賽,以前好像是分賽區的,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比我認識多的人估計不多。


反觀前例所提及的曼聯隊所在英格蘭,足協下轄11個級別的聯賽,其前四級別(英超英冠英甲英乙)爲職業聯賽,56級別爲全國性業餘聯賽,餘下爲各級別地區聯賽,即便是低級別聯賽的球隊,也會有一家幾代支持同一家俱樂部的球迷羣體。球隊們每年都會舉辦青訓營,讓十多歲的孩子去玩一下,教練看看有沒有好的苗子,簽約進青年隊,二隊,直到一隊主力,上不去就轉到低級別的聯賽繼續,當年曼聯的92班,就是這麼來的。


說一下2021年英乙(第四聯賽,最低級的職業聯賽,大概等於中國的丙組聯賽吧,可惜中國聯賽只到乙組)的一些球隊給大家感受下,順便可以區分下僞球迷們。如果非球迷就不用區別了,他們不會看到這裏。


謝週三,桑德蘭,查爾頓,樸茨茅夫,伊普斯維奇,維岡,博爾頓。


那些叫牛津聯,劍橋聯,溫布爾頓的就不寫在上面了,畢竟這個名字有另外的意思。請問諸位僞球迷,或者真球迷,能說出多少中國乙組聯賽的球隊?


2012年,已是中超冠軍和亞冠強隊的中國恆大,高調成立恆大足校,據稱與西甲勁旅皇家馬德里合作,一時間風頭無兩,彷彿雄厚資金加上專業的體系,中國足球重振雄風指日可待。可惜事與願違,至今十年,這家足校沒有一個球員能拿得出手,甚至因爲恆大集團的事情,很可能面臨倒閉。這裏無意討論經濟與地產業,光說這學校一年幾萬塊錢的學費,足以使普通人不願意去嘗試。但這已經可以說是中國青訓最好的場所,其他俱樂部的青訓,可以說是隻能更差。據說甚至某些資金不多的職業俱樂部,根本沒有青訓,直接在一些私人辦學的足校買人,比較有名的是徐根寶,趙達裕等人辦的足校。


2001年,中國隊在世青賽一鳴驚人,進入八強賽,2:1負於最終冠軍阿根廷隊,排名第15。四年後2005年世青賽,在擁有郜林,馮瀟霆,蒿俊閔等人的中國隊,八強3:2負於德國,最終排名第十。以後未再能進入決賽圈。


下面比對中國與越南青年隊近年在國際大賽上的表現:


16年U19亞青賽


中國:小組墊底


越南:四強


17年U20世青賽


中國:未晉級決賽圈


越南:小組賽未出線


18年u23亞青賽


中國:東道主小組未出線


越南:亞軍


19年友誼賽(U22)


越南 2:0中國


在我看來,輸給越南,只是一直贏你的那幫人,終於長大了。而這個現實,你一直假裝看不到,直到他終於站出來逼着你不得不看到它。


還有很多問題礙於篇幅不想細說,這裏簡單說下。爲什麼女足能拿亞洲盃,因爲沒有關注度,沒有贊助,沒有投入,所以競爭少。所以足球市場化後,足協要自己養足球隊,除了男足聯賽,其實他還有女足聯賽,有室內五人足球的聯賽,還有沙灘足球,企業的那些贊助費,是衝着那個球隊去的,大家心知肚明。說得難聽點那是古代妓女含辛茹苦把兒子培養成狀元。


推卸責任很容易,解決問題很難。但希望你看完後,起碼知道問題在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