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看外界,要让自己的内在静一静

今天罗砚老师讲的第一课《导向行动:怎么让写作促成结果?》,我听了至少2遍。

很庆幸自己遵从了本能的反应,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果断地报了这一期得到写作训练营。

在下订单的那一瞬间我就有某种预感,这是宇宙赠与我的最好的礼物。

果不其然。

今天在听罗砚老师第一堂正式课的时候,直觉就告诉我,我这次的选择特别靠谱,老师讲的内容真的很实用,对我的工作特别有指导作用。

于是,我认真地听课、记笔记,笔记分享到大群里,还收获了不少小伙伴们的称赞。

但是听完课做测试题,测试的成绩却不理想,100分的满分只得了60分,历时25分钟。

而在大群里,我发现有个小伙伴,虽然不见他晒笔记——后来才知道人家压根就不做笔记,单看他晒的成绩单,就知道人家只用了10来分钟的时间就获得了测试100分的好成绩。

而当我把自己的成绩单晒到群里时,尴尬不已。

我没有想过要跟谁去比,是我的潜意识在不自觉地进行比较,最终导致了我尴尬不已。

你呢,你有没有存在过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我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却换不来好的成绩呢?

内心突然冒出来好多杂音,脑子里面胡思乱想、乱七八糟的念头都涌上来了,总想着别人会不会因此而笑话我?

于是我带着这个疑问去请教了助教老师盼盼。

盼盼老师对我说:“不要害怕做错题,课后测试的作用就是帮我们查漏补缺,强化重点。当你发现自己错了题目的时候,要赶快结合解析、文稿内容再去看一下对应的知识内容,扫除这个知识盲区,当你完成这一步之后,要恭喜你,你已经进步啦!所以要抓住错题,抓住自己提升的机会哦!”

感谢盼盼老师对我的提醒,帮助我摒除杂念,沉淀下自己的内心,做出了最正确的行为——我再集中精力去读错题解析,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之前不太理解的地方突然就理解了。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比如下面这道题:

要想让你的职场写作导向行动,最好把“执行动作”写清楚。下面四种执行动作,哪一种写得最合适?【单选】

A.“通知:活动策划会将于2022年4月15日召开,地点是205会议室。”

B.“王总,这是咱们产品部门第四季度的预算方案。这篇方案已经通过预算审批流程,您知悉并保存本篇方案就可以了。”

C.“设计老师,咱们这个宣传手册还得改改,整体风格还需要更热闹活泼一点。辛苦您在2022年4月15日17:00前修改完毕。”

D.“现在宣布:我从本月开始会组织´研发团队头脑风暴会´,开放性地讨论用户需求,培养市场敏锐度,让我们增加研发灵感。”

正确答案是:B。

我的答案是:A。

在我有了比较心,内心嘈杂时去看正确答案时,十分困惑:选项A没有哪里不妥啊?我们单位通知我们开会都是像A那样写了发给我们的啊?告诉我们啥时候开会,到时候了我们自然会去。

而在我得到盼盼老师的提醒后,我垂下了自己的眼帘,少看别人,只关注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和需求时(我真正要的是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啊),我明白选项A和B之间的差异了,A没有执行动作,而B有,B的执行动作就是“知悉并保存”。而A选项里面看不到执行动作,对于有的人,受习惯驱使,可能会采取默会行动,可对于有的人就会认为:“没要求我做什么啊?不关我的事!”

所以,小伙伴们,如果你看到大家纷纷在群里晒成绩单,不自觉产生了比较心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少看外界,而要让自己的内在静一静,这是有助于我们消化老师讲的知识点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