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斷想

                              (一)

      小學時的同學發來小提琴曲《梁祝》的音樂視頻。點開的同時,不覺楞了楞神。這樣如泣如訴、如怨如慕的旋律多久沒有親近了。每天忙忙碌碌,真有恍若隔世之感!

      第一次讓身心完全沉浸在這優美旋律裏是在20多年前的一個晚上。那時剛買了我的第一臺電腦,上網用的是電話線。那個晚上月光如水,靜靜瀉進窗子,不知怎地,捕捉到了電腦上的一則音畫作品。畫面上出現一艘小船,船尾一後生身着白色衣衫,手裏拿一竹嵩,竹蒿起起落落之際,船迅疾地行進在桃花流水間,音樂亦如月光亦如流水,照在心裏響在耳邊。嫣紅的桃花點點飄落,心隨着這撫過琴絃的清風一點點沉醉。一遍遍聽着,心一次次沉浸在這美好而又傷感的旋律裏,夜不能寐。那個晚上後來時時浮現在腦海裏,那優美的旋律也時常遊弋在耳畔。那一晚該叫梁祝之夜!

                              (二)

      《梁祝》本是上世紀50年代(1958年)上海音樂學院兩位青年學子何佔豪、陳鋼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毫不誇張地說,這一作品滿足了人類對愛情的所有想象,體現了教科書式的東方浪漫。如果現實是一塌糊塗的泥淖,你依然可以仰望星辰大海;如果今生被殘忍的撕裂,你還有來生可期;如果現實的夢不幸破碎,你還可以幻化爲彩蝶雙雙,翩然飛舞於理想的天空。這種殘缺的圓滿不屈的守望不絕如縷,漫漶在每一個欣賞者的心靈時空,讓你心動心痛又心滿意足,讓你的思想之神嚯然而起。從此,茫茫人海,有一份呼應與回望,有一份青山隱隱水迢迢的渴慕,從此山高水長,沒有今生與來世,沒有現實與夢境。彩虹飛架,雨後晴明,一切在蝴蝶飛起的瞬間成爲永恆!

                              (三)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取材於產生於浙江紹興的越劇曲調和紹興上虞的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有人說這是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莎翁作品)”。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其餘的三篇在我看來浪漫的層級遠比不及《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牛郎織女》是受到詬病最多的一篇,因爲牛郎娶媳婦用的是下三爛的手段,人家仙女洗澡,他偷偷把人家衣服藏起來,讓人家回不了天庭,只好跟他做媳婦。當然都是老牛惹的禍,不過怎麼說都有點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感覺,所以有人把牛郎稱作流氓,而且故事結尾殊爲不美,天河相隔,七夕方見,否則遙遙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有意思的是在同爲民間傳說的《天仙配》(奇怪這篇未能入選四大,是否因爲漢代已收入文人作品)中,織女(即七仙女)主動愛上忠厚孝順之人董永並與他結成夫妻。是不是想說天帝的這位七姑娘被迫嫁牛郎是個錯?

        至於另外兩篇中的孟姜女這位姜家大姑娘悽然一哭傾倒長城,有反抗暴政的大膽想象,但這樣的壯舉真的缺少了中國人骨子裏的浪漫。同樣出自浙江的民間故事《白蛇傳》中,許仙與白素貞愛得有些累,人妖殊途,這妖還是冷血動物白蛇幻化的,難怪許仙要出奔杭州,而最後白娘子被壓在雷峯塔下,這個劇離浪漫離國人的審美其實是有些遠的。

      而《梁山伯與祝英臺》真的不一樣。公子小姐因求學而邂逅,英臺暗許芳心,臨別又啓發山伯十天內上門提親,山伯錯過十天之約,被馬文才捷足先登,於是山伯悔恨交加愛鬱結心中無法釋放,竟然一病不起,令人嘆惋,而英臺知情後,要求馬家迎親時繞道南山,哭墳時雷電交加,終於跳進墳墓,如系孟姜女到這就出不來了,而梁祝二不然,他們不僅出來了,而且化作一對美麗動人的蝴蝶,翩翩起舞!這樣想落天外的想象讓人拍案叫絕,心嚮往之。本來的一手爛牌讓創作者玩成了魔術,怎一個妙字了得?當然化蝶這一情節極有可能受莊子《齊物論》中“莊生化蝶”典故的影響,畢竟這個典故里的“不知莊生化蝶還是蝶化莊生”的想象太繞人也太絢爛,比如詩寫得很繞又很絢爛的李商隱就寫下“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的句子。

                            (四)

      現在我們時常聽到的小提琴曲《梁祝》其實是何佔豪陳鋼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的結尾部分“化蝶”。何佔豪坦言,當初因擔心墳裏飛出人變的蝴蝶是封建迷信,作品本沒有這個結尾,是領導笑着說,《梁祝》怎能沒有化蝶?這是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結合,這一來,這支栽上去的尾巴卻成了整個協奏曲最動人心魄的點石成金的魔棒,讓整首曲子蜚聲中外,成爲世界名曲。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是年青人的藝術,它的主創都很年輕,第一次登臺領奏此曲的俞麗拿當時只有18歲。時間過去了68年。當初的年青人已進入耄耋之年,當初如癡如醉地欣賞這首曲子的孩子也進入了中年壯年老年。木村在他的詩裏寫道:從前車馬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是不是先生說的這樣,也未必,一夫多妻的封建時代肯定不是,後來呢,不知道,有人說木村就不是。但很多人心裏葆有這份情懷留有這份希冀。這就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於是梁祝這種超越生死的愛便迅速地深深植入中華文化,成爲一道嶄新的風景。生活節奏趨於明快的今天,年青一代中還有多少人喜歡這首舒緩哀傷優美的《梁祝》呢?應該滿懷期待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