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挑戰新連接

文|張書樂

這兩天,朋友圈被騰訊一則品牌片刷屏了。

讓一個人連接一羣人,讓街邊的小店連接遠方的生意。

讓人工智能幫助製造業進行質檢,讓電網、交通用大數據進行調控,甚至讓農業開啓自動化種植……

當在央視也看到這則《以數字技術,助力實體經濟》品牌片時,我猛然察覺,這是騰訊對全體國人的一次宣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在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和壓力的大環境中,騰訊將跳出舒適區,深入自己並不瞭解的各傳統產業領域,做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鋪路石。

不斷基於環境主動求變,騰訊還是我瞭解的那個騰訊。

傾聽與剋制

時間回到十年前,2011年3月,距離2010年11月開啓的3Q大戰不過百十來天,騰訊在劇痛之後渴求反思,發起十場“診斷騰訊”閉門會傾聽外界聲音。

如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中所說,中國當時最重要的互聯網觀察者幾乎都受邀參加了這次“神仙會”。

在馬化騰要求下,騰訊所有高管都必須參加至少一場,聆聽外界的評判,甚至是批鬥。

百餘位專家及業界觀察者,匕首投槍毫不客氣。

在我參與的那一場,騰訊兩位副總裁及多位中高層全程沒有爭辯,只有聆聽、解答,以及溢於言表的深切反思。

改變,在這一系列小範圍的連接中悄然發生。

騰訊第一次主動求變就此開啓,“開放”成爲其後續十年的關鍵詞。

開始於3Q大戰第一天的微信項目,或許從一開始也承載了和昨日告別的宿命。

2021年1月微信成立10週年之際,微信之父張小龍登臺,用“連接”和“簡單”2個詞總結了微信10年。

張小龍曾說,極簡是無法超越的。

就像我們體驗到的,微信在各項功能上始終務求極簡。甚至沒有把握絕不上線,如測試了許久、姍姍來遲卻一夜爆發的小程序與視頻號。

工具上的極簡,是一種剋制。

和用戶間的連接,更要加倍剋制。

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上線,在業界看來,這個產品讓微信支付一躍成爲第三方支付的頂流之一。

但事實上,紅包依然只作爲一種極簡的連接,讓用戶與微信、用戶與用戶之間建立一個與自己文化、習俗息息相關的開放通道。

基於這個快捷方式,親友之間因時空距離產生的疏遠,可能得到緩解。

這只是騰訊和用戶連接的一個縮影。

自我剋制、簡單連接的背後,能看到騰訊傾聽外界、自我反思的變化: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但這只是起手式,還在騰訊舒適區。

2018年開啓的和產業的連接,就變得有些要命了。

過命贏取互信

連接產業,有一個半條命的說法。

馬化騰此前在一次媒體採訪中表示,之前出於不信任的本能,所有業務都自己去做,但現在我們把半條命都給了合作伙伴。

半條命交出去,會怎樣?

有文章曾批評到,騰訊失去了夢想,沒有了創新。

這個說法緣起於騰訊放棄拍拍網、易購等電商業務,投資了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幾家獨立公司;結論落在了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掉隊。

此外,諸如小程序開放下,騰訊把知識付費、本地生活服務、企業服務等一些垂直細分的市場業務讓給“夥伴”去做的故事,太多太多。

甚至2018年騰訊剛上線一款名爲“立知”的閱讀軟件,卻發現與合作伙伴的產品“撞車”,立即知會相關負責人下線“立知”,並問責。

以這樣豁出半條命的合作態度去連接產業,騰訊產業互聯網的思路也就清晰可見:幫忙但不指手畫腳,用自己的優勢去做底層構架,助力產業智能化轉型。

就這樣經過3年在30多個行業的摸爬滾打,騰訊提供了400多個定製解決方案,與合作伙伴互利共贏。

現在,騰訊又進一步。

2021年12月,馬化騰撰文稱: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數字化、智能化,越來越多的老人、年青人和身障者加入數字世界,互聯網服務的主要對象從用戶(C),發展到產業(B),現在變成了社會(S)——這是一個新的階段。

核心思想則被歸納爲:用戶、產業、社會(CBS)三位一體,科技向善。

換言之,騰訊要與用戶、產業乃至社會發生更深度的連接,以通過助力實體經濟、爲社會整體創造價值爲導向進行業務拓展和推進。

無我迎萬難

助力實體經濟難嗎?很難。

因爲這一次,騰訊要跳出互聯網舒適區,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與不熟悉的農業、製造業、能源業等各實體產業建立連接,針對性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

比如離開科研崗位、深入農村一線上山下鄉的博士史磊剛,他和農業的連接點就是田間地頭。

史磊剛的任務是助力構建智慧農業。

在這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最擅長做社交的騰訊,一開始遇到的難題竟是“怎麼和農民交流”。

也不難理解,農民一上來聽不懂你口中的“智慧農業”、“數字助農”,自然不願意犧牲再多幾分鐘勞作時間跟你交流。

爲了瞭解農民實實在在的需求,史磊剛想了很多辦法,比如隨身帶一包好煙,在田間地頭遇到鄉親們,就先遞上煙,先爲自己爭取到一根菸的時間和信任。

就這樣,他們在陝西、河南、東北等多個省市的田間地頭,瞭解到上千個村鎮農業的差異化困難及優勢。

如果缺技術,騰訊就搭建對接一流專家的平臺,及時提供技術支持;如果缺銷路,騰訊就建立渠道鏈接,做訂單農業、認養農業,讓農產品直達社區、學校、機關,實現農產品的優質優價……

農產品的銷路保障、品牌打造還處於騰訊熟悉擅長的範疇,而如何基於技術和平臺助力農業生產的降本增效及風險控制,史磊剛還在摸索。

“實驗田裏的莊稼,產量高,品質優,也不生病,但是種子一旦到了老鄉手裏,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史磊剛的這段話,也說出了騰訊在連接社會各個產業遇到的難度挑戰。

離開互聯網,用腳步去丈量大地、用口舌去面對面交談,唯有傾聽、剋制、豁出半條命的決心和毅力,才能同更多傳統實體產業建立更深度的聯繫。

本可以悄悄去做,時不時用點成功案例刷存在感的騰訊,卻選擇在萬里長征開始之際,主動用面向國人宣示的品牌片進行自我加壓。

可以想見,品牌片中展示的智慧能源、智慧交通、AI 種植、智能製造、智慧零售,需要多少努力與下沉,需要多少個史磊剛用不計其數的“一根菸功夫”挽起褲腿擼起袖子找連接點。

此後若干年,爲了“助力實體經濟”這一目標,過程中的舍與得、需要面對的各種未知挑戰,以及脫離舒適區而承受的質疑,恐怕不是“迎難而上”四個字就能一筆帶過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