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个合格的陪练员

“陪练员”这个词,最近反复在我的脑海中闪现。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是在李笑来老师的定投人生课堂里。他说在投资领域,他不需要做一个老师,他需要做一个陪练。

他认为,教是极为简单的,就是不断地定投,练是学生份内的事,而教练是最重要的价值核心所在。他的方法就是将自己的方法论写成书,教给人们,然后就是陪练。

他的目标就是与同学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听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震憾的。真是太简单直接粗暴有效了!

无独有偶。第二次听到“陪练员”这个词,是出自我的一个当老师的同学之口,他在家长会上对家长们说,你们就是孩子的陪练员,而不是驾驶员,你们平时就做好高质量的陪伴就行了,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我听完,心中又波涛汹涌,掀起的巨浪一次次冲刷着我那固有的认知。

想想也是,比如,孩子在学习驾驶汽车,你坐在副驾驶上陪着他,看着他笨拙甚至错误的动作,你就忍不住让他改变。

如果孩子能立即按照你的方法去行事,可能结果会好点。但作为孩子,他不一定认为你是对的,也就不会听你的话,或者你的言语过激,让他越来越动作离谱,那后果一定会不堪设想。


碰到这样的情况, 你是用语言来激发孩子的思考,鼓励孩子的信心,纠偏孩子的行为?还是代替孩子去把握方向盘,剥夺孩子体验的机会,让孩子得不到成长。

或许你是前者,孩子最终达成的目标,人生越发从容而淡定;或许你是后者,孩子们在你的呵护下,也逐渐丧失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或许你兼而有之。

最近,女儿的生活学习压力非常大,焦虑情绪时常猝不及防地袭击着她,让她的精神内耗有些严重。

我本以为能用学到知识来指导她,希望她改变后能让负面情绪好一点。结果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的指导反而激化了矛盾,让她的越发愤怒,情绪失控。

事后,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再一次想到笑来老师和同学的话,要做孩子的陪练员,而不是驾驶员。

一想到“陪练员”这个重要的身份,就不得不让我想到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陪练员。约翰.惠特默教授在《高绩效教练》这本书中对教练是这样定义的:教练的本质是将人们的潜能释放出来,帮忙他们达到最佳的状态。

重点是帮助人们学习而不是给他们授课。想想也是,毕竟每一个孩子学会走路,不是妈妈教的,而是在自己摸索中,妈妈的鼓励中慢慢学会的。那么,作为一个陪练员,也是有方法的。


一、提出有效的问题

卓越教练的本质是培养觉察力和责任感。而提出问题是产生觉察力和责任感最好的方法。如何提出好的问题呢?那你先要分清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的效果。

如果你提的是封闭式问题,孩子就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如果你提的是开放式问题,孩子就需要思考才能回答。

开放式问题可以更加有效地产生觉察力和责任感。那么问题来了,开放式问题如何问暱?要多使用带“什么”“何时”“谁”“多少”的句子,少用“为什么”“如何”这样意味着批评和引起防御心态的词。

比如,你的孩子考试没考好,你问他“为什么没考好?”他一定会觉得你在指责他。如果你改成“什么原因让你没有考好呢?”他会觉得你的语气是在帮助他寻找对策。

当你知道原因后,你接着问“下一次如何考好呢?”他听了一下子不可能理清思路。如果你改成“想要考好的步骤是.....”,这就能引发具体和真实有效的回答。

说到底,我们如果想要做好一个陪练员,就需要自己不断学会有效的提问,就能让陪练的效果越来越好。


二、理清提问的顺序

我们在提问中,包括细节问题、盲点问题、引导性问题等,无论是什么问题,你首先需要激发孩子知道目标。那这又要说到提问的顺序了。

约翰.惠特默教授在《高绩效教练》中提出了有名的教练的GROW提问基本模型。也就是提问时要遵循这四个步骤:目标(goal)、现状(reality)、选择(option)、意愿(will)。

还是打个比方,你的孩子考试没考好,你和他对话的目标,就是要找到他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再分析当前没考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现状分析;分析完后,制定选择下一步方案或者策略;最后该做什么,何时做,谁来做,是否想做,都要确定下来。

特别要注意的是,GROW提问基本模型,只有在具有责任感和觉察力的背景中才有效。也就是说,一定要有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思考,而不是你直接给出答案。

这个过程可以反复使用,最终激发出孩子的觉得是他自己想做,而不是你逼着他按照你的意思去做。


三、克服实施的障碍

放弃指导比学习教练更难。这也说明了,我们天生喜欢好为人师,特别对自己孩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绩效教练》中说到,理想情况似乎是专家教练有很高的水平的技术知识,但是让专家抑制他们专业而很好地教练是很难的。

因此,如果我们要学习教练思维,就要不断去克服我们人性的弱点,去用好教练的GROW模型来改变我们以前的不良习惯和思维方式。

我们需要经常反省自己,哪里没做好,哪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保持,这样的覆盘有利于我们将GROW模型运用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实施过程中,教练本身的自信和心态都是非常关键的。你具有品质可以包括:耐心、公正、支持的、感兴趣的、好的倾听者、理解力强、觉察力强、细心、记忆力好等,这些好的品质都会让你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陪练员。

人生尤如一场漫长而孤独的马拉松活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是痛苦而无聊的体验,想必你一定强烈地感受过,即使你的人生马拉松还没有到终点,你可能已经被生活伤得体无完肤。

好在,我们有父母子女、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等强有力的社会系统陪伴支持着,我们这场漫长而孤独的马拉松长跑活动,就会痛并快乐着,让意义感和成就感充盈着全程,使我们有继续向前的动力。

无论多苦多累,迎难而上,不断学习成长,努力做好一个合格的陪练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