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你可能不知道的教育方法

易子而教,意思是交换孩子进行教育。看到“交换”这个词,你可能一连串的问题来了。为什么要交换?交换有什么好处?如何交换?这些问题,也曾经是我心中的疑惑,现在我对这些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次听到“易子而教”这个成语,是来自于李笑来老师写作课上,最近读到《孟子》,才知道易子而教的出处,于是,我对这个思维有了一定的强化和感想。

先来说说和谁交换孩子进行教育?那一定是比你优秀的人。所谓优秀,就是别人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无论是品行,还是成绩。

只有这类人,才能与之交换,或者说你才放心交换。不然,不如你的人,你也没必要交换。

这里的交换,你还可以理解为,不一定非得用真实的动作来交换,而是可以用别人的观点来影响孩子。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那为什么要交换呢?瞧瞧孟子是如何说的。

《孟子》中的原文: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这段话大致意思是说,孟子在回答学生公孙丑的问题,关于为什么君子为什么不亲自教育儿子?

孟子说,情理上行不通。因为父亲教育儿子,肯定要用正确的道理,但是儿子听不进正确的道理。

父亲肯定就会发火,甚至打骂。父子间相互求全责备,感情必定受到伤害。

那如果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就不会求全责备,感情也就不会受到伤害。


我又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一个父亲发火打骂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儿子,正所谓有样学样,儿子以后长大了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教育他的儿子。

是不是想想都可怕!这样说来,自己用正确的道理教育孩子行不通,那让别人来教育行不行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是从感情角度来说。相信你听过一句话,为什么我们会对家人发脾气?而不会对外人发脾气?因为我们知道家人是爱我们的,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离开我们的。

就这份“笃定”,会让我们不主动去控制情绪,而是任其发展。这样我们与家人的隔阂就会有了。

如果是别人,我们就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性去说服,而不是感情用事。

想一下,你在单位,当领导和你讲道理时,你即使听不进,也不会当面顶撞的。

二是从专业角度来说。自从有了经济社会,专业分工就越来越细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你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孩子问你一个问题,你答不上来时,偶尔敷衍就过去了。

但如果经常这样,后果就是孩子下次就不会问你问题了,因为你答不上来。

这也不能怪你是吧,你也不是百科全书,什么都懂。

但是事实是,具有认知优势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一定是更加学习上更有信心和动力。

如果有专业人士来帮你回答孩子的问题,那就不一样了。

说完为什么,那么问题来了,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易子而教呢?

我结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成熟心智模型来理下思路。


一、你牛,才能教别人的孩子

“教者必以正”,这是孟子说的。也就是说,教育者必须以正确的道理来说服孩子。也就是说,你作为父母,先要知道那么多正确的道理,才有能力辨别别人说得道理是否正确,才有可能教好孩子。那么,自我成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深耕自己的专业,找到好的老师付费学习、自己阅读书籍,这些都是你通往牛人道路上的好方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前三个好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都是让你如何养成好的习惯,来促使你个人能力的提升。

说到底,易子而教,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考验家长的水平。你的以身作则,在家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在外会潜意默化影响别人。

我近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侄女有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来找我。也就是说,我用我的行动,影响着侄女,等于我无形中也做了易子而教这件事。


二、他牛,才能教好你的孩子

李笑来老师是一个从知道到做到的人,他在投资上硕果累累,但他坦言在养娃的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经验。

其实,教育和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两者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时间去做朋友,多年之后你会得到时间的馈赠。

笑来老师组建《好的家庭教育》社群,初心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教育问题,实质上却教好了别人的孩子。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喜欢跟着有结果的人学习。

李笑来老师强调家庭建设的核心是亲密关系。这就又回到我们自身成长的问题上来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三个习惯,是让我们从自我独立到互赖共赢的过程。

大家与笑来老师一想通过学习,社群讨论,直播答疑,共同在养娃的路上精进。

你说,这是不是易子而教的最大收获呢?


三、都牛,才能教出好的孩子

这个世界千变万化,要想跟上孩子的脚步,你作为父母引领孩子一路前行。

过程中,你要不断地更新认知,才能跟得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刚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最后一个习惯,就是不断更新。

我们可以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方面来提升。

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完善的智力,关系的动力,都是我们人生路上支撑我们的力量,我们为了孩子,也要不断去更新精进。

笑来老师在《好的家庭教育》课上,一开始就让大家以“笑来同学”来称呼他,他以后要和大家一起易子而教。

他说,我们社群的目标是,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不同的视角来帮助大家解决养娃过程中的难题,最终将我们的孩子都教育成更好的样子。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基因的传承,是未来的希望。

易子而教,其主要强调的是环境会造就一个人。

父母教育孩子,既不要责备孩子,也不要溺爱孩子,要顺其自然,以爱和陪伴为主线,以身作则,孩子就会以你为榜样,变得越来越优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