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想做的事總是堅持不下去?看看這本《認知驅動》會有改變 用價值規律看問題,你的人生會發生鉅變 做成一件對他人有用的事 認知驅動,做一個真正的長期主義者

亞倫.卡爾說:“每一個戒菸的人都知道戒菸的理由是什麼,問題在於第二天、第十天、第一萬天,當你的理由不是那麼充足時,如果手邊碰巧有一支菸,你就會突然恢復以前的狀態。”

這個現象是不是太常見了?我們無數次斬釘截鐵、目光堅毅地宣佈自己的“宏偉計劃”,而在不久後就泄氣,最後計劃終究只是計劃,能實現的寥寥無幾。

很多人一生都在這個高開低走的循環中掙扎,並且以爲那些成功者必定要經過西天取經一樣的千難萬險。但《認知驅動》的作者周嶺告訴我們,只要提高認知,成功並沒有那麼難,甚至是自然的。他自己就是這樣一個成功者。

用價值規律看問題,你的人生會發生鉅變

1.所有的關係都是價值交換

周嶺出上一本書《認知覺醒》時還是一個寫作不久的新手,沒想到那本書一出來就大受歡迎,在11個月內加印15次,銷量突破15萬冊。

這顯然不是因爲人紅臉帥,而是因爲他寫的書確實對大家有用,產生了價值

在周嶺的第二本書《認知驅動》中,他首先提到的就是價值:我們願意買一本書、學習一門課程、交一個朋友,都是因爲有價值交換的意義。

價值的規律是等價交換,所以改變自己的關鍵是創造價值。只有當自身創造的價值足夠大時,我們才能被別人強烈需要,才能參與到更大的社會交換中去,並得到對方的回饋。

《涵解》一書說,即使親密愛人之間,也要把彼此看成家庭的“合夥人”。每個人都有一兩項長處,才能通過對等的價值交換緊緊連接在一起,一旦失衡就容易引發矛盾。

家人間尚且如此,在其他關係中就更是這樣。

比如周嶺自己寫文章時,就會琢磨:這篇文章在三五年後還有閱讀價值嗎?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不必寫了。

可見,凡事以此爲方針,設身處地站在交換者的立場出發,抱有一顆“利他心”,生產對別人有用的東西,就能享受價值交換規律的福利。

2. 利他就是利己

不說別的,我們平時刷手機,是不是都願意去關注那些能提供乾貨、講話有趣的人?不但主動關注,甚至還願意付費支持、自覺做口碑廣告?

而反觀我們自己的賬號,不但少人注意,還時常掉粉,這是爲什麼?說白了不就是因爲我們可提供的價值太少,別人不願意“買單”嘛。

一旦我們能夠從認知上把“我想要”轉到“我能給”的時候,很多不切實際的妄念一下子就會消失了。什麼都幫不了別人,別人憑什麼要在你身上浪費時間金錢感情呢。

所以利他就是利己,“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這就是最真實的世界運行規律,從個人到國家之間都是如此。

正視這個規律,改變人生的視野和格局,不斷用新知提升自己的價值。你能產出、能給與別人的越多,最終自己獲得的也會越多。

價值交換,是這個社會不變的底層邏輯,越早認知到越好。

做成一件對他人有用的事

1. 利他的本質

聽到“利他就是利己”,還是有很多人會停留在字面上,認爲利他的目的是利己,這並不是真正的利他。

稻盛和夫的《心》中有一句貫穿全書的名言:“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他在工作中總是反覆問自己:我做這個事業,是爲了國民利益,還是僅僅爲了公司和個人私心呢?

利他的本質是愛,你能對自己、對他人,和對這個世界愛得有多深,它的力量就有多強大。

要知道,根據大腦的特性,越簡單直接,可以快速確定的事就是大腦喜歡的,所以人的本性就是利己。

然而只追求個人的利益是軟弱無力的,私慾像個快消品,容易讓人目光短淺、輕易放棄,無法長期堅持。

看看那些寧死不屈的革命先烈,看看今天在新冠疫情中逆行的醫護工作者,如果沒有超越私慾的愛和信仰,他們怎麼可能做到這一切。

或許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沒有這麼偉大的事需要去做。但同樣的,如果能夠將“利他”的本質參透,不做大腦本能的奴隸,你就可以將提升自身價值從素質養成變成一種使命。明白施比受更幸福,從中得到全新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支持自己走得更遠。

2. 如何做成一件對他人有用的事

從2019年開始,作者周嶺就向他的讀者倡議:“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動做成一件對他人很有用的事。”但很多人都覺得目標太大自己做不到。

是真的做不到嗎?1943年,IBM公司創始人托馬斯.沃森說:“我認爲世界市場對計算機的需求大概是5臺。”這個言論放到今天看是如此可笑,可它恰恰出自當時的精英。其他類似的言論還有很多。

可見,足夠現實的理性思維是一把雙刃劍,既有解決問題的鋒利一面,也有容易顧慮,自我設限的一面。

稻盛和夫面對有難度的工作,就會去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餘”的人商量。原因很簡單,他不希望太過理性的人只會潑冷水,而是需要感性的贊同和鼓勵。

太多的成功都得益於有夢想,成事不但需要理性思維的鋒利,同樣需要開放、浪漫和勇氣,用它們來替代限制我們的那一面,讓我們的人生不受它的擺佈。

稻盛和夫正是巧妙地利用“元認知”控制着這把雙刃劍,讓它始終保持鋒利,幫我們成事。

有利他之心的使命感,又有無畏的熱情,那麼無論何時我們都可以告訴自己,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認知驅動,做一個真正的長期主義者

1. 利用人的底層驅動力

潛能大師託尼.羅賓斯說,人的驅動力分爲兩種:逃避痛苦和追逐快樂。大腦的特性是趨利避害的,所以痛苦和喜悅都是我們的底層驅動力。

我們做事堅持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它背後的機制,只憑意志力去做,所以反覆失敗。

拿本文開頭提到的戒菸來說,只依靠意志力讓我們感覺需要作出很大犧牲,令人望而生畏。因爲人類有“負面偏好”,一旦想到戒菸就覺得很辛苦,是權利的剝奪。而看不到具體好處的目標是無法提供足夠支撐的,當然堅持不下去了。

那麼我們換一種方法,利用底層驅動力一面分析吸菸是一件多不划算的事,一面尋找戒菸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呢?

想象一下戒菸能使我們神清氣爽口氣清新,不用在無煙環境中感到窘迫不安,獲得了身心解放,也收穫了心儀對象的親近喜愛,額外還能攢下一筆錢去旅行,是不是就有動力得多了?

只要轉換一下視角,那些阻力彷彿也變小了。同樣我們可以把這種思路運用到我們的學習工作中去。

人最怕的就是缺乏自我覺察的元認知能力,所以我們要特別留意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悅,找到這種驅動力。想想自己當前最迫切的問題和痛點,從逃避被動的痛苦到追求主動的快樂,才能不斷被加持繼續前行。

2. 會“偷懶”比努力更重要

你發現沒有,我們聽某人的介紹,經常有“XX世家”的說法,好像出生在這種家庭的人生來就有祖傳的特長。難怪大家會這麼認爲,但其實影響他們的不是基因,而是家庭環境的薰陶,因爲人類大腦中有鏡像神經元。

人在特定的環境中,每天接觸的人,看到的事,聽到的聲音,各個感官接收到得多維度信息,這些巨大的信息量形成了我們的潛意識。從而首先調動我們的本能衝動和情緒慾望。引導我們不自覺地進行模仿。

現在很多家長爲孩子的學習發愁,爲什麼軟硬兼施孩子就是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呢?

那是因爲孩子的鏡像神經元只有在家長作出相應行爲時纔會被激活,所以說一萬句不如自己的一次真實示範。

李佳琦的帶貨直播爲什麼能火?就是因爲他把那麼多口紅塗到了自己嘴上親身展示。

同樣,學習興趣通常不是被技能本身吸引的,而是見識到真人實操時才被激發出來的。

通過環境的設定,用我們的感官看、聽、聞、嘗、觸摸到的體驗,令人心生嚮往潛移默化。創造環境和潛意識,比付出巨大的努力克服困難要省力得多,也有效得多。

提高認知就是學會用巧勁。周嶺說,剛開始寫作時他完全沒想過三年後會出一本書,而現在已經出第二本了。自己的成功和大家的熱烈反饋,讓他更堅信:認知可以創造價值,價值能改變命運,從而真正消除焦慮,獲取人生幸福。

《認知驅動》就是要用底層規律開啓認知驅動力,讓你的努力變得真正有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