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沒有春夏與秋,只有冬

年又過完了,充電線一拔,下次回家又是一年。

這是我工作後的第二個春節,自從步入了社會,家鄉的季節只有冬天,春夏與秋成了記憶中模糊的場景。

挺感慨的,明明“昨天”才坐上回家的列車,弟弟和三個發小到集市上來接我,我們一路上感慨着家鄉的變化,說路旁的小樹都長大了不少,那年我們還在田裏玩着泥巴,在山上掏鳥窩……今天便“瞬移”回了工作的地方。

出門在外的人們都有着這樣的共鳴:“家鄉,就是離開會想念,回去又無聊的地方”。

回家對我來說是一種寄託,不管離家多遠,只要回去就很心安。一年到頭見一次面的發小,聚在一起聊長話短,用相機定格我們歡聚的時光。爺爺奶奶等了一年的盼頭不過是兒孫都能回家看看。少言寡語的爸媽也在年前問道幾時回家。

同往年的春節相比,今年的除夕夜要冷清得多,煙花炮竹聲明顯要少了許多。我家以及前後鄰居家今年都沒有放鞭炮,四面八方傳來的煙花炮竹聲也是稀稀散散。這是農村過年少有的氛圍,也許是響應了國家“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的政策,也許是年味兒漸漸變淡的原因。

姐姐已有兩年沒有回來拜年,叔叔們今天也沒有回來過年,遠在外省的姑媽一家不知道又有多少年沒有回來過年了。除夕夜電話的這頭是爺爺奶奶的思念與掩飾在心期盼的落空,僅一桌人的年夜飯,在這個平平靜靜的夜晚進行。

最熱鬧的一次過年還是好幾年前,那時家裏會張燈結綵,會放煙花炮竹。家裏人多的要分兩桌坐,小孩子們一桌,打遊戲、看電影,大人們一桌,聊家常,看春晚。天還沒完全黑就開始放煙花,到了喫過年夜飯開始收壓歲錢,不亦樂乎。

如今,當年的小孩們都長大了,也都不愛去放煙花,坐在烤火桌旁,低頭玩着各自的手機,年味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漸漸淡了起來。

挺想家裏過年能有幾個小屁孩的,這樣家裏也會熱鬧的多,他們也會想着放煙花、火柴炮,穿新衣裳,開開心心領着壓歲錢。也許這是一代又代年味兒的傳承,只是當年放煙花的小孩成了大人而已。

春節一過,多少人就又要啓程了,留下年邁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在家,一年又開始了新的期盼和等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