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之路:唐高宗的王皇后是怎麼從原配淪爲廢后的?

在很多人眼裏,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可謂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雖然是李治的原配且貴爲大唐皇后,卻一直不得寵愛,早年被蕭淑妃搶光了風頭,後來更是連鳳冠都輸給了武后。

然而王皇后的人生悲劇與其說是敗給了兩位勁敵,倒不如說是敗在她自己手裏更恰當。爲什麼這麼說呢?就讓我們從這段婚姻的開始、經過與結局重新捋一遍吧。

從現有的史料來看,李治在這段婚姻的早期階段還是對王氏頗有些感情的。

表面上看這段婚姻與自由戀愛沒有任何關係,王氏是唐太宗親自選給李治的,但實際上真正看中王氏的不是別人,而是李治本人。

要知道李治從來不是傳統觀念中那種小綿羊一般的性格,實際上他一直都很有主見。史書上就記載了在唐太宗大發雷霆想要殺了苑西守監穆裕的時候,唯有李治敢挺身而出,犯顏直諫;唐太宗想要賞賜一些出身名門的良家子到東宮伺候,李治不想要,也沒委屈自己看在父親的面子上納了這羣女人,而是直接回絕了。

所以如果李治對王氏一開始就沒有好感,那麼即便唐太宗有指婚的意思,最終也會止於李治的拒絕。但李治顯然對出身高貴、容貌出衆的王氏十分滿意,不僅沒有抗拒這段婚事,反而在婚姻之初對妻子相當滿意

著名的《兩度帖》便是這麼來的。

《兩度帖》原文:

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恆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譯文:

兩次收到大內送來的文書,卻還不見稚奴你的書信。爸爸我擔心的要死。剛纔忽然得到稚奴你的親筆手書,說娘子生病了,我的擔心害怕頓時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復生一樣。從今以後,只要你的頭風病發作,就立刻寫信告訴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會一一寫信告訴你。今天得到遼東(戰場)消息,抄錄一份給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爸爸,敕。

貞觀十九年,也就是李治與王氏成婚兩年後,唐太宗親征高麗,作爲太子的李治留守定州,父子二人爲了能夠及時瞭解對方的狀況,首創了飛表奏事制度。有一次唐太宗遲遲收不到寶貝兒子的來信,急得都以爲是不是出了什麼意外,李治的回信這才姍姍來遲,唐太宗看了才知道原來是太子妃生病了。

由此可知,如果李治對王氏無情,第一,不必帶着她一起前往定州監國;第二,更不必如此牽掛她的病情,無心其他,以至於連給父親的回信都耽誤了

那麼問題也就隨之而來,既然這對夫妻還算有一定感情基礎,最後又爲什麼會落得個離心離德的下場呢?

1.王氏不能母儀天下

在褪去了新婚的光環後,即便作爲皇室夫妻沒有柴米油鹽的生活煩惱,但依然少不了各種磨合,於是各方面的矛盾便逐漸暴露無遺。最典型的便是永徽三年的親蠶事件了。

永徽三年正月,唐高宗李治爲了表示對農事的重視,親自帶領百官下田耕種。皇帝都做出表率了,身爲皇后同樣應該履行自己的職責,配合丈夫舉行親蠶儀式。然而王皇后是怎麼做的呢?

《唐會要》:

永徽三年三月七日。制以先蠶爲中祀。後不祭。則皇帝遣有司享之。如先農。

王氏作爲皇后,居然連親蠶這樣的大事都不肯去,唐高宗無奈之下,只得讓大臣代辦。

王皇后如此毫不負責的舉動,往輕了說,是任性之舉,往重了說,就是無法勝任皇后的職責。唐高宗對此極爲不滿,但他並沒有立即發作出來,而是時隔十七天後,將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提拔爲了中書令。

如果王皇后背後的家族夠聰明,或者說柳奭本人夠警覺,那麼就該在接到唐高宗任命的那一刻狠狠敲響警鐘。因爲就在不久之前,王皇后剛剛因爲不能做出母儀天下的表率而得罪了唐高宗,唐高宗卻故意選擇在這個微妙的時刻給王皇后的近親加官進爵,擺明了是一次試探——如果柳奭能夠引導王皇后重新履行好職責,那麼獎勵一箇中書令也沒什麼;如果王皇后繼續肆意妄爲下去,那麼中書令一職就是柳奭乃至整個王氏家族的終點。

王皇后要是夠聰明,或是家族中有人及時提點,就該從此安分守己,丈夫想要做什麼,自己就該積極地配合好。可惜的是,王皇后卻是一錯再錯。

不過也正是有了王皇后這個前車之鑑,繼任者武后深刻吸取了教訓,堅決貫徹唐高宗的指導思想。知道丈夫要抑制外戚,武后立即配合丈夫將武家正值壯年的男子貶的貶、殺的殺。知道丈夫提倡節儉,武后立馬將裙子上的13個褶子減少到只剩7個。知道丈夫想要發展農業,武后時親蠶的次數堪稱有唐皇后之最。

2.王氏無子

如果說,王皇后拒絕親蠶讓唐高宗十分不滿,那麼真正讓唐高宗對這個妻子心灰意冷的,是其膝下一直無子這件事了。

唐高宗其實並不缺兒子,庶長子李忠早在貞觀十七年十一月就出生了,隨後也有好幾個庶子相繼出生。唐高宗缺的是皇后親生的兒子,畢竟作爲家裏真的有皇位要繼承的,還是立嫡爲嗣更加名正言順一些。更何況王皇后彼時還年輕,正值二十來歲的妙齡,只要把握好機會未必不能生下子嗣來。

然而王皇后卻忙着打壓蕭淑妃的氣焰,不僅選了武昭儀進宮來分寵,還在家中長輩的慫恿下提出立庶長子李忠爲太子,阻撓丈夫立蕭淑妃的兒子李素節爲儲的同時,也暗揣了“以忠母賤,冀其親己”的心思。

這讓一向提防外戚的唐高宗十分不滿。原因無他,李忠的生母身份相當卑微,根本無法與王氏相提並論,日後當真由這個庶子繼承大統的話,必然會出現王皇后的家族在朝中搶佔話語權的局面。看看近在咫尺的隋代北周的故事,就知道這種外戚坐大的局面有多不利於王朝的傳承了。

儘管在皇后無子的情況下,立庶長子爲儲是必然選擇,但此時並不是唐高宗主動想到立李忠,而是王皇后及其家族爲了保住家族地位,試圖拉攏李忠,才主動提議立其爲儲。所以唐高宗即便因爲無嫡子可選,不得不將李忠立爲太子,但隨之而來的便是他對王皇后的徹底放棄。

可悲可嘆的王皇后,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更不知道怎麼朝正確的方向努力,只單純以爲丈夫被一個武昭儀“迷住了眼”,然後昏招迭出。

比如和曾經的情敵蕭淑妃聯手攻訐武昭儀,比如和母親柳氏玩起了巫祝厭勝,一而再地觸犯大忌,也讓唐高宗找到了打壓其家族的好藉口,其舅柳奭便因此丟掉了中書令一職,而王氏本人的皇后生涯乃至整個人生,也很快走到了盡頭。

3.外界因素

永徽六年十月,唐高宗下詔廢黜王氏的皇后之位。王氏死於何年不詳,死於何因史書上莫衷一是,即便是最靠譜的《舊唐書》,也給出了兩種說法:一說被武昭儀下令縊殺,一說被武后製成人彘而死。但無論是哪一種死因,都表明王氏最終難逃橫死的命運。

從世家貴女到晉王妃,再到母儀天下的皇后,王皇后的前半生可謂是順風順水,直到遇見平生兩大勁敵——蕭淑妃與武昭儀。不過只要仔細盤點過王皇后的性格與經歷便可知曉,就算沒有蕭淑妃,也會有陳淑妃、崔淑妃,就算沒有武昭儀,也會有陸昭儀、柳昭儀。真正決定了王皇后命運的,是她自己一錯再錯的舉動,蕭淑妃、武昭儀最多隻能算是其中的催化劑

王皇后始終沒有親生子嗣傍身,爲人處世能力又有明顯的不足,甚至無視丈夫的臉色,連皇后的基本職責都不願履行,就這樣還能被容忍六年才丟掉後位,已經算是唐高宗念在結髮夫妻一場的份上,格外給的情面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