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紛擾 和平感 尊重人

昨天,我還在說我看見的某人是“我只要我覺得,我不要你覺得”。

此刻,恍然覺得,我不正是自己所說的主角嗎?

突然在想,自己是不是有點貽笑大方了。畢竟,以我的道行,在她們的眼裏,一眼便可以看出質素幾何。



今晚,我看到羣裏又有一人在批判兩性問題,一男生談到如今的女生又怎樣怎樣的麻煩,眼高手低,庸俗膚淺的表現種種,透露出談個戀愛麻煩極多。

見此,我不由得開懟。這是個人素養問題,男也有,女也有,不必上升到性別高度。

他便開懟,這是社會現象,直言我狹隘了。

今天,他是我在羣裏的第二個爭吵對象。

我不由得很無奈,是不是我也應該好好反思自己,到底有沒有做到解其紛。進而做好和其光。

和第一個人爭吵,主要是,觀點不同,我努力解釋,在對方看來反而是不斷回懟,加劇了對方的敵視意圖,他不會管我說什麼,他一定要跟我吵,直到我吵不動了爲止。

我像個傻叉,,,其實何必解釋,這該死的好心,我會下意識認爲他們是錯的,有這樣迂腐庸俗的視角看待戀愛中的兩性實在要不得,真要繼續加重兩性矛盾嗎?如今社會上兩性之間的矛盾已經真的很嚴重了,我實在看着有些乏味膚淺且搞笑,所以,我的目的是“解紛”,直言開懟反而捲入其中。

(一)

作爲一個不再局中的我而言,我看着有些乏味膚淺且搞笑,其實,我的確沒有真正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他們最深的迫切的需要是什麼呢?我沒有好好觀察過,只是表面上明白而已,便以一種第三方的角度直接插入,橫插一腳,沒有真正站在他們的需求的情感上看待問題,那就永遠不會爲他們所接受。

畢竟,能打動人的,永遠是站在人們最需要的、情感最柔軟的地方來發言。有了這個好的,同理心的開端,基調鋪墊好了,贏得了信任,後面說什麼都會好,哪怕是遇見分歧,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他們都會好好的和你談論質疑所在的分歧。

所以,這一點的確很重要。

作爲對手直接開懟不可以,作爲無關人士發表不痛不癢的話也不行,必須對他們最深處的需求、最柔軟的情感進行循循善誘,去發現,去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理解問題,去分析全盤(他們、客觀、社會現狀、對方),去提出折中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以理解的、商量的角色存在,是最好的存在形態。

(二)

我的目的是“解紛”。

對,我的目的很單純,我認爲兩性關係不應該再繼續處於敵視矛盾之中,所以我似乎一下子就架空起來,以一種宏大的(在我看來)、客觀的觀點,直接掐滅性別,直接上升爲人,以人的素質高低去談論,——你之所以交不到好的對象還不是因爲你沒遇見好的對象,是你相處的人太low,你應該提高一下自己的閱歷等等。

這樣發言在當時的我來看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一下子把話題從性別身上扯開,我覺得很好。

然而事實上就像上面我說的,我並沒有關注到他們的痛點,所以粗暴的扯開只是我的一廂情願,對方並不願意扯開,於是與我開懟,我們就像是各說各的,誰也不聽誰的,而且越吵越兇。

事情的起源在於他們的發言,我只是個插話者,反而成爲了矛盾的製造者。

01

*1.事實上如果是足夠聰慧明智的人,就會繞開這種爭議性大的話題,否則,一旦沾染上去,一旦沒說到點上,你就會被捲入紛爭,說不清了。

*2.另外自己也需要是一個不關注紛爭的賢者。畢竟,紛爭都是外面的,而且絕大多數紛爭與我們自己的關係實在是八竿子打不着,比如之前的同人網與蝦以及蝦王,很可笑的是,我們公司一位姐姐十分喜歡這位蝦王,給我展示時我並沒有說一句好話反而淡淡地表示了一般般吧,然後就被那位姐姐出言不遜了,毫不客氣。事實上,我就一喫瓜羣衆,誰的邊也不沾,不過是從衆了而已。。。。。。這種紛爭卷的實在枯燥無聊。

哪怕真的,我認爲一些不得不發言的紛爭,我插手的的確不算明智,很生硬,成爲了又一場紛爭旋渦中心,實在要不得。我真應該站在想要解決的紛爭的某一方的角度上,先深入傾聽觀察,再發言的明智一點。

突然想到了政治紛爭,我站了中間派,想要打入一方內部,去化解糾紛,這想要打的好,必須得有技巧,否則發言誰都會,要麼沒人理,要麼打下來當炮灰。

02

從我的目的來看,“解紛”是我的出發點,因爲我關注了這場紛爭(減少紛爭的關心),我想要勸解,於是說了很多勸解的話,明明與對方談論的都非常不開心了“雙方互懟,也就是互相質問,不停質問”,然後我就使勁解釋,想要讓對方明白我傳達的一種境界。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在此刻,表現的簡直是傳神(反義)!!!

氛圍永遠是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因素,有和平的、順暢的、有愛的交流,那才能實現最優質準確的交流目的。

一旦出現了不和睦,交流變成了質疑和辯論,形勢開始變得緊張,這就是語言戰爭,是要分勝負的,目的在於勝負,而不是交流本身,交流的內容在此時顯得無足輕重,僅僅作爲一個支持己方的論據,彼此已經不會在意對方說什麼了,只在意能否尋找出對方論據的漏洞,把對方打下來。這就偏離了交流的初心了。

這期間,彼此似乎就像是被對方壓住了,自己並沒有得到認可,念頭就開始變得不通達,開始情緒化的激烈的辯論,這其間其實隱含了一種恨意,恨對方與自己相悖,阻礙了自己的念頭通達。

我們平時願意和誰交流,願意聽誰說話,其實本質上,是因爲我們認可這個人,要麼是這個人在閃光非常的優秀,要麼是這個人有什麼討人喜歡的特質,要麼是這個人是認可我們自己的和他在一起感到自己被認可了很有價值感。

除此之外,一個普通人站在我們面前是引不起我們的興趣的,這個時候,他還說與我們觀點不同的話,就會引起我們的不喜,因爲我們都會喜歡與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這叫做緣分,是人之本性。

引起我們的不喜,我們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有時候甚至他說的是我們認可的言論,其實我們有時都會感覺到膈應,更別說他說的是我們不認可的或者我們認知之外的話了,對應着我們的反應就會厭惡不喜,開懟或者加大火力懟。

所以,交流,解紛的關鍵是讓交流的對方真心的喜歡我們,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傾聽他們的想法,表示理解和認同,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從自己的角度再提出見解,全盤分析,論據充足。

交流過程中尤其要注重營造友好、和平、喜悅、放心的溝通氛圍,這是絕對的重點,有良好的交流氛圍感,是推動交流順利進行的基石。

03

我的目的“解紛”,其實還帶着一份動機,就是拯救和教化。

一個人說出什麼樣的言語,他關注到了什麼樣的事情,其實就代表了這個人的見識和閱歷高低。

我直覺他們能關注到這些沒有素質的戀愛對象,實在代表了他們的見識不高,所以我一邊想解紛,一邊上升到更高的角度上,希望能夠讓他們看到,那點事情真的不值得討論。

事實上,我又犯錯了,我有時候其實就很隱晦,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而是旁敲側擊,希望別人能夠理解,可是有一些時候往往太隱晦,別人不清楚,反而覺得我有問題。……

當然,所以太隱晦的期望,呃呃呃,如果不是沒必要真不用這樣。

如果直白一點,你們見識也太淺了,整天關注這些沒素質的,你們好low,估計會被罵死。那隱隱地透露,其實更令人生厭,陷入爭吵消耗之中。那倒不如不提。總之,這種不站在一方角度上發言實在是愚蠢,或者不要發言都好,避免無意義的紛爭。一旦發言,不要有優越感,顯得自己很有見識,惹人生厭就已經失敗了,是很愚蠢的做法。

總之,

避紛爭

交流有好的氛圍感

尊重和理解他人

——

這三點,非常非常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