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學》注心卷九

隋 文中子著久住青山Lee

心卷九

 欲無止也,其心堪制。惑無盡也,其行乃解。

【譯文】慾望是沒有止境的,思想可以制伏他。疑惑是沒有盡頭的,踐行就能解除它。

解:制欲以“不欲”、“甚欲”,睹人之所欲求與否,助人以無害第三方,無害於將來,勸人飲鴆以止渴,尤以解人危困爲矜誇之資,自詡施恩者,世之禍害。解惑在求知力行而後自省,世間沒有讀出來的聖賢,讀書可以知聖賢行跡及言思,不能解其何以如此爲,故紙上得來終覺淺。

世間萬學以自由心爲目標,即便是尊崇備至,莫要最後畫地爲牢而自囿。俗人糾於爭利,智人誤於嗜勢,文人苦於好名,賢人乖於自囚。

  不求於人,其尊弗傷。無嗜之病,其身靡失。自棄者人莫救也。

【譯文】不向他人求助,尊嚴就不能受到傷害。沒有特殊愛好的毛病,自身就不會迷失。自我放棄的人人們無法拯救他。

解:不求是一種手段,不求是一種藝術,不求是一種境界,不求是一段豁達。求於情之所短,必爲人之所制。有嗜方可近人,節制所以人親。人若無嗜,雖身不失,於世有何裨益?自高而欺世盜名者多如牛毛。所謂菩薩行,何惜爲全氓民牲畜之命而入地獄!處世不以潔身爲好,許心何須與蓮並蒂。鳥鳴所以悅耳,相宜當時。黑白善惡何其有邊,高低遠近何曾同觀,俗規如扶手,不扶難道不足以站立?挾善而令,雖名當未必行正。最可怕的敵人永遠是內部利用公理和大義而黨同伐異者。

  苦樂無形,成於心焉。榮辱存異,賢者同焉。事之未濟,志之非達,心無怨而懮患弗加矣。

【譯文】苦與樂沒有一定的形態,它的形成取決於人們的思想。榮與辱存有差異,賢明的人卻同等對待它們。事情沒有成功,志向不能達到,思想上沒有抱怨就不會增加人的懮慮和禍患了。

解:全卷之主旨:事之未濟,志之非達,心無怨而懮患弗加矣。

  仁者好禮,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顯其心哉。

【譯文】仁德的人喜好禮儀,是不願欺騙他的思想。有智慧的人顯現愚鈍,是不想暴露他的思想。

解:仁厚之人敦敏於禮,執禮在不違心,也就是不矯飾也不缺失。智者表現的雖然看似憨厚,只是不逞其心,淡約以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