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學》注利卷三

《止學》注

隋 文中子 著  久住青山Lee 解

利卷三

   惑人者無逾利也。利無求弗獲,德無施不積。

【譯文】迷惑人的東西沒有超過利益的了。利益不追求它就不能獲得,仁德不施捨就不能積累。

解:惑人者無逾利也。如果以利的角度考慮問題,世間的一切都不離利。就是所謂的宗教也是信徒的自利行爲。所謂的覺悟,也是爲了精神的自由和釋然。與其說是因爲利益,不如說是因爲寄託。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寄託,因爲一切都將最終隨規律而生滅。沒必要忌諱談名利,這只是野鴿立場問題,只不過有的人把它市儈化(抹黑)了。

利無求弗獲,德無施不積。求德生利,施利成德。所謂“智慧出,有大僞”,釋尊曾說將來毀我佛教的,恰恰是那些自明正門的佛教徒,聖賢所言雖異,其義一也。現在因爲矛盾進一步激化,佛教開始小興,所以咬文嚼字的佛教徒多起來了,到處講經說法,名利雙收,卻言爲濟蒼生,實則傷人慧命。

  衆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天貴於明,人貴於時,動之有戒也。

【譯文】追逐利益的人衆多但富貴的人卻很少,賢明的人出讓功勞但他的名望卻有增高。利益大的容易傷害自身,利益小的能給自己帶來實惠,選擇它們應該慎重。天道貴在有其規律,人貴在明智有節,行動要遵守戒規。

解:衆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立德、立功、立言,要耐的寂寞,“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要咬的菜根,“咬得青山不放鬆,立身原在破巖中”;要舍的外物,“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嗜之病,無與身殃。得利知舍,受譽知辭,除功知讓,非因懼禍,出於至誠。至誠者,無私而有成。

我不理解爲什麼大家將老子的著作看做是陰謀之書,老子只是一個旁觀者和總結者,他只是把他看到的、接觸到的經過抽象後寫下來,老子的無爲是真無爲,正因爲無爲所以客觀上成就了有爲的回報。他實際是從根本上分析,爲什麼人應該少有機心,要少去胡作妄爲。也只有這樣解釋,才更符合老子“少私寡慾”的主張,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很多的名家巨擘都喜歡曲解老子,這樣不好,對後人的價值觀引導不利。

如果靜下心來仔細體會領悟,你會發現道家、儒家和佛家等都是一家,他們把一個道理用三種語言表述了而已,形象的說是“盲人摸象”,雖然腿、尾、鼻有異,但都觸及了“象”,究竟能不能以瓢舀海就看個人的方法和努力程度了。舉個例子,攤開的手掌,儒家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人生要朝夕爭取;道教說風從手中流過卻不停留,人生要知常守衡;佛家說手心對着天,手背對着地,手的轉動就是翻天覆地,人生要安心樂道。儒家看的是人生的寬度,道家看的是人生的長度,佛家看的是人生的高度,同時有相互交叉,同屬“人”家。

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傷身在不均,惠人在有心。不均招人忌,施捨致三全(身、利、名)。西方的真慈善是由“不”到“不得已”到“應該”,將來可能會到“必須”。

天貴於明,人貴於時,動之有戒也。這裏講的是一個“適”字。不反“動:,但是一定要記住動是有限制的。人如果不自制必將自誤,上天要讓誰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衆見其利者,非利也。衆見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譯文】許多人都能看見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許多人都視爲有害的東西,有的卻是有利益的。君子重視道義而輕視利益,小人貪戀利益而遠離信用,利益可以驅使小人而不能驅使君子。

解:衆見其利者,非利也。衆見其害者,或利也。一“非”一“或”,其義自彰,其度自握。西方的經濟學規律在東方早就以非公式的方式表達多少次了。

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重義輕利,義之所以生利,嗜利遠信,叛之所以不絕。

  利無盡處,命有盡時,不怠可焉。利無獨據,遠有興衰,存畏警焉。

【譯文】利益沒有窮盡的地方,生命卻有終了的時候,不懈怠就可以了。利益不能獨自佔據,運氣有好有壞,心存畏懼就能警醒了。

解:利無盡處,命有盡時,不怠可焉。說的最通俗就是“錢夠花就行”,這只是謙虛的說法。人應該追求富足的生活,但是心態一定要健康,不能“爲錢作倀”。有時候不是社會現實和殘忍,是我們天真,我們天真的現實着,認爲……這就是現實,這就是腳踏實地的生活,可是這只是我們在某個時期和某種不再成長的“精神陽痿”下的自欺欺人罷了。

利無獨據,遠有興衰,存畏警焉。上場當念下場時,一直鼓勵支持我們的人給我們的是陽光,那些對我們心存嫉忌的人給我們的只是被月亮折射的陽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