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日偶記

文 / 睏覺豬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01

國慶假期,無須規劃,照例是各種忙,多重累。

我這個年紀,小孩也到了談婚論嫁的節點,同學相邀自然多了起來。婚慶喜事連連,新居喬遷、週歲慶生也不少,集中在中間幾日,多個場。盛情的,前後又添個大輩酒,尊重也好,捧場也罷,不好拒絕。學生遠道而來,請個宵夜,再坐一坐,給自己留的餘地並不多。

令人不安的是,第二日往往躺平,好似整個人都廢了,須養精蓄銳,才還得了魂。淡然從容如陸布衣,沐晨露,尋大奇,于山野溪澗處,覓得野趣,亦得滋養。

“大忙人。”友人知我爲難,回了一句。命是性格定的,多少有點道理。被打擾的人生,是喧囂的,也是真實的,實在無須過多煩憂。

下午還有場足球賽,約在實驗小學。大太陽,熱得慌,熱鬧自然是球友們的,我只在羣裏冒個泡,加個油。至於想着約友去“牧光谷”露個營,找個溪邊燒個烤,與我而言,並不那麼現實。人總有放不下的東西,正所謂“羈絆”,中年人尤甚。

02

九月諸事忙,偶記《隱入豆角藤的母親》,載《錢江晚報·全文藝》和“中國作家網”,郵寄過來的幾本《散文·海外版》和一大摞《文學報》,幾無間隙閱讀。國慶第二日午間,才覓得一方,求得一閱。

《一次晤面 十年尺素》,讀到了曾在《光明日報》“東風”副刊任職的單三婭所認識的孫犁先生,“他是當代作家中爲數不多的將文章寫得不事張揚卻能動人心絃、不加渲染卻能情趣橫生的大家。”

孫犁和巴金,一北一南,不約而同地身體力行着“說真話的散文”,而孫犁的“真話”,更多的是指作文要“言之有物”,語言不要“拐彎抹角,裝模作樣”。先生與單三婭的書信往來,海天片羽,印證了人與人之間最爲質樸的“真話”,字裏行間皆是真情,自然而悠遠,讀之可親。

作家孫重人的作品《風吹稻花香》,鄉土記憶裏,讓人牽腸掛肚的是美食,其中最爲風行的是炒扎粉,尤其是萬載羅城的扎粉粉口,口感彈牙,筋道十足,米香濃郁,地道的贛西味道。

說到米粉,喚醒我記憶的是貴州黔東南的酸辣粉,熱氣騰騰的特大鋼鍋裏,煮熟的米粉裏添加一些辣椒、滷水等調料,再配以大塊祕製牛骨,讓人喫得大汗淋漓,好不痛快。米粉細膩滑爽,米麪寬扁柔韌,辣酸十足,一人一碗粉,再切盤正宗牛肉牛雜,碗底朝天,意猶未盡,至今還惦念着。

劉漢俊的《南宋的最後一位忠臣》,自然讓人想到了文天祥,這也是《散文 海外版》2022年8月刊特別推薦的作品。

“自古誰無死,丹心照汗青”的赤子英雄,到底遭遇了什麼?世人又知幾許?

“作爲一朝之丞相,最痛苦、最感恥辱的事,莫過於目睹君王被俘、三宮受辱、山河易主,莫過於親眼見到皇帝跳崖、羣臣赴死、軍民遭戮,自己卻無能爲力。”

開篇總括,慷慨悲歌,又意旨深藏。

“我堂堂大宋丞相,怎能降服於屠我軍民、碎我河山的異族他邦!與其苟且,寧肯一死,爲國盡忠。”

元朝高層精心導演的“七勸文丞相”,這麼長時間、這麼大規模、這麼多辦法、這麼高規格來勸降一個人,世所罕見;文天祥態度之堅決、抗爭歷時之長,面對各種軟硬兼施表現出不來的不動搖、不後悔、不妥協,前所未有。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這是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忠誠的力量,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座英雄的豐碑。

我守着這些文字,關於真實,關於鄉土,關於信仰,好像也在體會着一個宗教的詞彙——受洗。

03

朋友已在酒店門口等我多時。

好在這邊5點開席,一杯白酒後,藉口作揖別過,跑個場子。許多事身不由己,誰讓你是個不懂得拒絕的人呢,就像下午,接連收到兩個要發公衆號的文章,就跑回17樓,打開電腦一一修正,生怕耽擱了人家。

朋友是老友,不常回來,提前兩天就約了我,說是陪一下城裏過來的人,我是作家,有面,我也沒有多問一句——人間難得,朋友約你,總是被需要,或者有價值。再說,相互見一面,也不是那麼容易,不比從前。

“望湖”,在天目溪畔,其時已燈火闌珊,農家院子裏停滿了車。意料之中,熟識的、初次見面的,一樣的國慶笑臉。落座,倒酒,滿上,一一介紹,相互致意,其樂融融。

招待城裏客人,又逢國慶,少不了大閘蟹,也自然不缺當地美食。紅燒肉,老鴨煲,燉土雞,炒栗子雞,野生魚,黃鱔煲,絲瓜泥鰍煲,辣椒炒青筍乾,鹹水毛豆,炒三絲,酸辣土豆絲等,一一擺盤,清清爽爽,滿滿一桌“桐廬味道”。

席間,一位年逾八十的老人,紅色polo衫,鶴髮紅顏,氣宇不凡。一說才知是位體育特級教師,連徒弟,都有十幾位特級了。“獻醜了。”他毫不避嫌,謙虛地朝我這個中文系出身的作揖,當衆朗誦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他深情並茂地演繹着,舉手投足之間,詞句拿捏到位,風骨盡顯。

他還說起了一些小學數學的奇妙猜想,還有關於方言的趣事,比如日語和蕭山話。我也插話“索迪斯嘎”,他大笑鼓掌。期間,老朋友也談起了天津衛的趣話。老人又來了一段蘇州評彈,吳語徒口講說,頗具江南韻味,讓人情境頓生,好似又一次在蘇州園林裏捧茶細酌,端坐細品。

“望湖”大廳有音響設備,老人又提議大家來一曲。老朋友的夫人是音樂老師,一曲《美麗的心情》——2003年央視春晚宋祖英所唱,“水藍藍,水藍藍……讓美麗的心情飛越時空……”歌聲洋溢在夜空裏,清澈大氣,熱情奔湧,超級棒,超級好聽。

老人一個勁地拍着視頻,隨後即興上臺,點唱拿手好戲,他底子厚又專注,字正腔圓,聲情並茂。他的熱情感染了大家,我也被請出來,唱自己的“成名曲”《海闊天空》,贏得了一片掌聲,我注意到,旁邊一桌的一位老外也鼓起了掌。

後來老外也被邀上臺,他唱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無論是普通話,還是音色、唱功,都有模有樣。他還唱了《泰坦尼克號》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恆》),歌曲難度大,真難爲了他,可老外並不在意,一直唱完,又和老人合唱一首,真玩嗨了。

“望湖”之夜,天目溪畔的聚會,小衆而盡興。人間之事,大抵如此吧,哪裏有那麼多顧慮或周全的事,我們只需把日子穩穩地過就是了,其餘的就交給時間去打理吧。——我且相信着。

國慶之後,就是深秋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