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詠梅》賞析

大家好!梅花被稱爲花中四君子,歷來爲人稱道。從古到今,歌詠梅花的詩詞何止千萬,但是毛主席的這首《卜算子.詠梅》跟常人的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們一起賞析《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是詞題。毛主席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寫了一個小序,小序裏說: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陸游的詠梅詞是歌詠梅花高潔的品質,我們不凡來對比欣賞。

第一句: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他是站在梅花的角度來看四季的變化。在風雨之中,春天走了,在飛雪之中,春天又回來了。梅花是站在旁邊看四季的變化,有一種超脫物外的超然感,梅花看着春天離去,又看着春天到來,有一種笑看季節變換,我自巋然不動的自信與豪邁之情。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已是懸崖百丈冰是寫梅花生長的環境,環境很惡劣,在陸游的詠梅詞裏也提到梅花的生長環境。“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他寫到的梅花,身處荒郊野外,無人問津。不僅要忍受孤單寂寞,還要遭受風雨的侵襲。可是毛主席筆下的梅花,生長的環境更惡劣,懸崖百丈冰,突出了高險,突出了極寒,就是在這樣的處境中,梅花也仍然開放——猶有花枝俏,這裏的“猶”是仍然的意思,“俏”就寫得更妙了,爲什麼不用美而用俏呢?美一般用來形容外表,而這裏的俏更多的是強調由內而外散發的一種生命力,那是梅花的生命在綻放。這句話還是一個襯托,以環境的艱難去襯托梅花的英姿。

聯想一下當時的創作背景,這首詞創作於1961年的12月,1961年,中國內外交困,當時歐美國家對中國實行封鎖,蘇聯和中國斷交,國內還災害連連,中國的處境可以說是懸崖百丈冰,就是在這樣的處境當中,中國人是什麼樣的態度呢?作爲中國領導人的毛主席,以一句非常輕鬆的話,雲淡風輕的向世界宣告了中國人的堅強和獨立——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寫到不爭春,陸游的詞裏也有,“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作爲愛國詞人的陸游,在政治上被排擠,面對妒忌,不去爭,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化爲塵土,依然保持着高潔的品質,——香如故。

毛主席筆下的梅花也不爭,但似乎比不爭的境界更好。“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不僅不爭,還要傳遞春天的消息,我們可以比較一下這兩種境界,陸詞裏邊是“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任憑你的妒忌,我就開我的,他強調的是一種不爭,而毛主席的詩裏邊,不僅不爭,還要奉獻,還要報春,這顯然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最後一句是最精彩的,首先他使用了點面結合的手法,山花爛漫,到了春天,一片絢麗,這是面,她在叢中笑,梅花就是其中的一個點,通過點面結合,突出了梅花超凡脫俗的形象。“她在叢中笑”還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梅花比作了人。這裏面的笑字是耐人尋味的,梅花好像一個人一樣,在春天到來之後,在花叢中綻放笑容,她在笑什麼呢?這一個笑字寫出她的謙遜,我們也可以說是一種自信,一種脫俗、從容和大氣。

讀這句詩的時候,我眼前就有一幅畫面,一片山花爛漫,有一位女子在其中穿行,走着走着她忽然回過頭來,衝我嫣然一笑。

這首詞的上闋寫了梅花凌寒開放的英姿,下闋讚頌梅花從容大度的精神風貌,整首詞是把梅花寫成了人,借梅花書寫自己的志向,採用了託物言志的的手法。

那梅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呢?她不僅是以往詩詞當中一個孤芳自賞的,清高的形象,更是對艱難困苦的雍容大度,在勝利之後,從容不迫的形象,梅花的堅韌不拔,淡定從容,不正是我中華民族的風格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