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读书征文推送

01 地上本没有路(《故乡》读后感)

文 / 703 方锦依

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嘀嗒嘀嗒地,落在屋檐下。入秋了,微凉,翻开《故乡》,伴着雨声,静静地阅读……

每次阅读,总有种淡淡的悲喜萦绕在心头。书中呈现的“故乡”,以及诸如闰土、杨二嫂之类的人和事,激荡在心里,隐约懂得,又捉摸不透。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少年闰土,天真烂漫,眼界开阔又聪明能干,在我眼里,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生活单纯、自由而快活,让我也羡慕不已。

而小说中的“我”,幼年生活恰恰相反,尽管是大户人家,条件不错,但过得并不自由,只能看见“四角的天空”。两人因为一次机缘认识而成为朋友,惺惺相惜,互相成就,非常要好。幼年时,那些身份地位的差异,在“我”眼里是虚无缥缈的,也并不在意。

但二十年后,当他们再见面时,闰土竟然还叫他“老爷!”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回忆那些快乐的时光,想与儿时同伴闰土分享,却被闰土的一声“老爷”而震颤不已。物是人非,以前是以哥弟相称的好朋友,已完全不像当年那般的无拘无束,那份美好、真挚而纯洁的友谊荡然无存。闰土已不是从前那个印象中活泼开朗的少年,变得迟钝、憔悴、麻木,满脸皱纹。“我”知道,和闰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而这一堵“厚障壁”已无法再打开。

读到这里,我也能感受当时“我”心中的无奈与悲凉。闰土用仆人那种毕恭毕敬的语气,对“我”而言,无疑是重拳的一击,对故乡的人、事、物幻想的泯灭。从前是朋友,而现在是主仆。“我”自己也明白,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两人之间也不再是纯粹的友谊,甚至连友谊也称不上。

书中有这么一句:“我身在这繁华的大都市里,数着满街的高楼大厦,心里牵挂的却全是故乡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但“我”也曾在日记里说过,离开故乡是“走异路逃异地”,是怀着逃的心情离开的。离开了,曾经给“我”爱和欢乐,而现在却只给“我”痛苦和憎恶的故乡。“我”对故乡的人基本没有留恋,也不想再见了,决意离开家乡。

“我”对故乡到底是怎样一个感情,至少现在的我,作为读者,很难揣摩哪一种才是最真实的,情感毕竟是复杂的东西。

但“我”分明能体会得到当时底层人民的悲苦生活,旧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的社会风貌,“我”为此感到悲愤,对社会的鄙视,而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作为读者,我不能感同身受,却有共鸣。

既然说到共鸣,尤其是读到“我”和闰士成年后再次相见时,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好朋友。我和她从认识到现在,有七年了,陪伴了我小学的各个阶段,而现在迈向初中的我们,却相隔两地。我继续在我的家乡念书,而他回到了他的故乡贵州。他说以后会回来找我,会来这里上大学,想想这大概是十年之后的事吧,以后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或许会跟“我”和闰土的一样,以后见面会有不同的变化,可能也有了隔阂。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不愁吃不愁穿,跟“我”当年比起来,确实没有那种忧虑,但是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在所谓的精神层面上,也有了更大的负担。几年之后,谁过的好,谁过的差,谁也难以预料。目前呢,还是要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在“我”眼中,故乡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变了,从前卖豆腐的杨二嫂,长得漂亮又良善,到变成尖酸刻薄的女人,可笑也可恨。印象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在“我”眼里变成了“阴晦”“萧索”“没有一点活气”,而从前故乡形形色色的人也都变了,一股惆怅不禁涌上心头。

《故乡》是鲁讯先生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心生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经历为题材写成了短篇小说,字里行间处处表达着悲哀与叹息,但同时,还有对通向新社会美好的期望,以及创造新生活的强烈决心。就算在逆境中也要抱有希望,而且付诸行动,像鲁迅先生书中说的那样:“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样想着,我合上书本。雨停了,阳光从云中渗透出来,万物洗去身上的尘土,焕然一新,又充满了希望!

【教师简评】“隐约懂得,又捉摸不透。”这是我期待的一种阅读真实,对一个七年级新生来说,尤为可贵。“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简洁的话语里,小作者体验着诸多意味,也尝试着勾连过去、现在和未来,让人觉得充满了希望。



02 我的故乡,等你来(读《故乡》有感)

文 / 703 余乐华

说起故乡,那是每个旅人的回忆地,也是童年记忆深刻的地方。而鲁迅先生所写的短篇小说《故乡》,与我所处时代的“故乡”截然不同。《故乡》中,闰土和“我”的故事,也是在“故乡”的时空里不断地变化,仿佛穿越了时光,让人感慨万千。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美好的故乡,美妙的夜晚,少年闰土的活力、智慧、勇敢一览无余。

“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回故乡时的天气是那么的萧瑟荒凉,“我”的心情哀伤至极。而那一声“老爷”,彻底让“厚壁障”阻隔了人心。

《故乡》是一本令我回味无穷的书。“我”和闰土小时候一起捉角鸡,一起看跳鱼儿,一起在月下刺猹,还有许多有趣的事,他们关系十分的好,可是后来呢?在鲁迅先生的笔中,有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变化之大,从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变成了一个脸上带着疲倦和颓废的人,不再有小时候的开朗活泼了,不再与“我”像小时候那般亲近了。闰土像近代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民一样,被环境左右着,被社会所影响着,改变着……

而我的故乡也同样影响着我,却已不似如闰土那样,而是让我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豪。

我的故乡在桐庐县瑶琳镇,这里是风景名胜区,有全国4A级景区——美不胜收的瑶琳仙境,有地下暗河与钟乳石交相辉映的垂云通天河,有孩子们的乐园红灯笼外婆家,有河道清澈、沿岸风景迷人的天目溪漂流……有我生活十几年的趣事,最重要的是2022年亚运会马术比赛,即将在我的家乡举行。而马术比赛,是在亚运会中唯一一个需要动物与人共同完成的比赛。

我曾有幸在2022年6月7日那天,在桐庐瑶琳镇马术中心,亲眼观赏了一场马术邀请赛。赛场上,人马合一,马蹄飞扬,尘土四溅。广播大师播报出骑手名单,只见马儿扬起头,后腿用力一蹬,前腿高昂,顺利地越过了一重一重的障碍。在最后一重障碍,只见骑手紧握马鞭,抡起缰绳,朝着马不轻不重地挥下,马浑身像触电一样,风驰电掣般地越过最后一道障碍,冲向终点。胜利的马儿,气喘吁吁的,它昂起头,痛快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

这就是我引以为傲的故乡,它的美景与赛事给了我自信的力量,让我脸上挂着的不是颓废,而是自信的笑容。这就是我心爱的故乡,与鲁迅先生的故乡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亚运马术赛,就在我的故乡——桐庐瑶琳,心心相融@未来,我们等你来!

【教师简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在《故乡》里,人事物的阵痛袭来,时空之门触动心弦。而反转的是当下自信的“故乡”,风景名胜区的“故乡”,心心相融@未来的亚运马术赛场。参与的经历与成长,才是阅读最大的收获。


03 记忆中的村庄(读《一个人的村庄》)

文 / 703 周万洋

《一个人的村庄》的作者刘亮程,是一个大西北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他喜欢写一点文字,后来成为一位名气有点大的散文家。

刘亮程写的大多是自己的生活:多年前的一个村子——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县的一个小村庄,在这个人畜共存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的破旧,太阳将人和个个生物晒老。所有事物皆按自然的意志生长。作者在一个真实的、温馨的生存环境中写下这本书《一个人的村庄》。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非常的真实,不自觉地想到我的村庄,也是在一个僻静的山村当中,平日里很少有人会来,也有跟刘亮程在第一章里写到的小狗狗——拥有一条活着很久的狗,有多不容易?确实非常得不容易,有一条活到很老的狗,不能太厉害,不能太胆小,也不能不近人,总之,必须得服从主人的意愿。我家的小白有十多年狗龄,几乎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或是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就有了它,我非常喜爱它,它全身那一齐的白毛贴在我的腿边摩擦,似乎那是它在向我问好,它那四条小短腿最为明显,每当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中,它总会摇摇晃晃摆动着屁股和尾巴,好像那一刻别提有多可爱呢。

在一个村庄中生活是一件很苦的事,是贫穷和落后,有漫天飞舞的黄沙,有满地的泥泞。在生活这件事上,我很有同感,因为,一般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更别提我呢?我大约八岁的样子,就已经会做一些家常菜,开始慢慢担下家里的责任,在小学的六年时光中,完饭后的洗碗环节,总是由我来担任,我会在家里打扫卫生,这些活又脏又累,肯定很多人没做过,所以在村庄中生活着的,我和我妈还有在村中的人都活得很苦,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苦而放弃,而是更努力地学习。

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多次提及村庄的美,第一集野地上的麦子,其中描写的场景让人很容易产生共鸣。麦子成熟的时候,那黄灿灿的一大片,还有那丰收时农民的喜悦和丰收搬运一条龙,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的村庄,丰收时,每块田都有几个人分工明确,简直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军队。

“敬畏时间,敬畏生命,遵从自己的意愿,做出最完美的自己!”是我现在想说的话,在整本书的最后一集,我其实已经懂了,作者村庄中的那块田变得荒芜,其实早已浸透在刘亮程的血肉里。他描写的故乡,终究变成了一个人的村庄……

【教师简评】阅读是有期待的,里面有一个“我”。语言文字的表达和故事本身,都可能是吸引眼球的地方。至少,我看到了一些独特的体验,这就够了。


04 无言的父爱 (读《致父亲》有感)

文/ 703 王婷婷

在作家梁晓生眼里,父亲是一个严厉、苛刻又粗暴的人,心里充满着对父亲的恐惧。在《致父亲》一文中,梁晓生毫不掩饰自己的感受。

然而他的父亲又很爱这个家庭,因而让作者回忆起来五味杂陈。作者同情父亲,也怨恨父亲的专制。父亲经常对子女粗暴打骂,也让作者的“口吃”一直延续到中学,但毕竟,是父亲一个人默默承载着这个家庭的生活重负。

《致父亲》,在我看来,父与子的这种感情,既真实可信,又让人动容。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父亲。说真的,家里有四个孩子,我的父亲也不容易。

记得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房顶上、大树上、地上都铺着厚厚的一层雪。打开窗户,寒风迎面扑来,脸颊都快冻住了……爸爸终于回来了,他下班回来了,头发上沾满了雪的影子,睫毛上也一闪一闪的, 浓密的胡须里也掺和着,闪烁着,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的亮。

父亲眉头一皱,看看窗外,之后又陷入了思考。他又回过神来,走进厨房,开始做菜……他打包些菜,交待我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便骑着电瓶车去给住院的母亲送饭。

雪毫不知情地落在父亲身上,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消失在了茫茫大雪中,那一刻,我打心底敬佩他,感谢他。那一刻,我决定好好读书。

夜深了,门外传来了迟缓的脚步声——听得出来,那是父亲的。我立刻从床上起来,轻轻地推开了门缝——眼前的父亲,满脸的笑,激动、喜悦充斥着他的每一根神经,他兴奋地拥抱了我们,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在那个九月的夜晚,我们的家迎来了新成员。父亲让我们看手机里熟睡了的小不点儿,他的喜悦,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一周后,母亲出院了,爸爸让我们为弟弟办一个“初生纪念日”。母亲一进门,父亲就抱过弟弟,还说“我来吧,你一定很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其实,在我看来,爸爸再怎么严厉,在小弟弟面前是那么得可亲,弟弟为我们的家庭增添了不少和乐呢!

是的,我的父亲严厉又苛刻,同时也慈祥可亲。他的严厉主要体现在我的学业上,他很注重我的学习,希望我以后有出息。

如梁晓声的《致父亲》,父爱无言,我敬重我的父亲,我感谢他。

【教师简评阅读文章,自然会有个人情感的输入,也延展到自己的身上来。因为有了这样的输出,才构成了阅读起码的互动,而生活本身,更让人引发思考。父爱无声,小作者的感知是一种觉醒,更是一种成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