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歲時節令》——人間四季,歲歲年年

從樂僔和尚在三危山看到萬丈佛光的那一刻起,敦煌的春夏秋冬,就已經悄然開始了。


敦煌,無盡大漠中一段不能被忘記的歷史,悠悠歲月中一段娓娓道來的故事。關於這裏的一切,令無數人心馳神往,翻開《敦煌歲時節令》,穿越千年時光,屬於這裏的一年四季由此開啓。


立春——歲首,去禍祈福

一年之計在於春。陽和生暖,萬物生長。

春季承載了人們對一整年的美好祈願,作爲節氣之首,立春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是人們頗爲重視的盛大節日。

自周時起,天子迎春於東郊。

敦煌文獻《類書殘卷》記載:“五福除三禍,萬吉消百殃。立春著戶上,富貴子孫昌。”

集“五福”可是千百年前就有的傳統觀念啦,蘇軾詩中的“春幡春勝”更是必不可少的立春習俗。

人們在這一天開始勞作播種,希望的種子就此生根發芽,願未來整年風調雨順,吉祥豐收。


穀雨——滋養生活理想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

——敦煌文獻《詠廿四氣詩


走過初春,迎來穀雨。春雨潤物細無聲,穀雨時節,滋潤百穀以養世人。自古民以食爲天,仲春雨落,耕者於天地之間,感恩自然的饋贈,生活得踏實而篤定。

傳說桃花盛開時,以桃花入浴可以消災避禍,還可以美容護膚,益處良多。除了桃花,值得一提的還有穀雨的新茶,民間早有諺語:“穀雨穀雨,採茶時雨”。此時的茶味道醇香,餘韻悠長。

觀綠水青山,沐浴品茶,趕走一身疲憊,不如來談談人生和理想吧。


大暑——實用消夏指南

小暑加大暑就是一個大寫的熱,沒有空調房和冰激凌,古人自有妙計,在唐朝壁畫中早已有跡可循。莫高窟第159窟,王公貴族身着綢衫,用玻璃器皿盛鮮花入饌,色澤鮮亮,清新宜人。

進山避世,伏案抄經也是靜心避暑良方,心靜自然涼。

跋涉的商旅行至山間,青山綠水,滿眼鬱鬱蔥蔥,掬一捧清泉,便暫時忘卻了大漠孤煙。


重陽——古老敦煌養生法

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孟浩然有詩:“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秋意漸濃,登高賞菊,“九九”同“久久”,寓意健康長壽。天氣漸涼,秋季進補養生此時也提上了日程。

敦煌文獻《食療本草》記錄了許多養生良方,比如減肥靠冬瓜,核桃防脫髮......文獻中還有一道“神仙粥”善補虛勞有奇效。


冬至——曾經也是“年”

 

冬至之日,陽爻始動,萬物生芽。

                    ——敦煌文獻《雜抄》

此日起,陰極之至,陽氣始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在古代可不只有喫餃子那麼簡單。

它是殷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的“歲首”,是周時的正月,後世稱爲“周正之節”。

自古視冬至爲大吉之日。唐宋時期,京師最重此節,這天開始,各地喜迎七天長假。朝堂官府間的拜賀之禮是規矩,互贈禮物聊表心意。閤家歡聚,鴻儒談笑,把酒言歡間,自家陳釀幾杯下肚,是一年中最悠閒的時光。


敦煌文獻《納油歷》記載,冬至也是一年中寺院裏的重要日子。虔誠的信衆們忙着製作美食,早上拜節,歡度節日。

雖然冬日蕭瑟,但是敦煌的人們並沒有頹唐之感,冬季是舊歲之末,亦爲新年之始,帶着對過往的感恩和對未來的期許,敦煌將迎來嶄新的一年......


讀過這本裝幀精美的《敦煌歲時節令》,彷彿已置身敦煌一年。時光流逝,一切都在改變,又似乎從未改變。看到那些生動的敦煌壁畫,似乎突然明白敦煌的璀璨光芒永遠不會被大漠風沙掩蓋,也似乎突然懂得了常書鴻先生,樊錦詩先生以及一代又一代人選擇用一生守護這裏的原因,由衷地感謝他們。敦煌文化不只是歷史價值,這裏有傳承,人文詩意,當然還有生活。

敦煌壁畫上的故事還沒有講完,敦煌的人間四季仍在繼續,歲歲年年,生生不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