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費腦子的安全感

前段時間在網上買了某知名大品牌的冰櫃,送貨上門的師傅特別叮囑說,24小時以後再拆冰櫃門上的封條。

出於對品牌的信任,我老老實實等到第二天才小心翼翼地揭開封條,結果發現倒數第二層的抽屜有非常明顯的裂紋,心中頓時有一萬個草泥馬飄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大品牌傷害了。

雖然售後服務人員的態度很好,說等封控結束後給我換抽屜,但還是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主打產品的質量尚且如此敷衍,衍生產品的質量就更加可想而知,反正我是不會再買這個品牌的任何產品了。

對待這類縱橫市場幾十年,一直處於龍頭地位的品牌,給一次機會已經夠了,畢竟其產品單價比同類品牌貴得多,出了問題打交道也相對麻煩。

程序繁瑣自不必說,要是遇上態度蠻橫的經辦人員,會消耗我更多心力,甚至情緒失控,血壓升高。

我每次不幸買到有缺陷的大牌產品,都是一邊嘲笑自己“花錢買罪受”,一邊堅決維權到底。要是不這樣做,輕易放過這些充滿優越感的品牌商家,我良心上就會過不去(對不起自己真金白銀的付出),至少還可以警告他們別輕視消費者,後者不弱也不傻。

說來好笑,我選擇知名度高的品牌產品,原本就想節省注意力和時間成本,結果反而因爲找商家維權,浪費了不少時間、精力,真是既諷刺又無奈。

是我運氣不好?還是品牌商家的質量標準沒有他們宣傳的那麼高?也可能是平時得到的負面反饋太少,以致於經辦人員在迴應消費者指出的質量問題時漫不經心,缺乏專業態度,甚至覺得消費者小題大做,對產品質量過於挑剔。

相比之下,我父母對品牌產品就非常寬容。當遇到剛買幾天就死機的智能手機或者安裝不到一年就頻繁出故障的智能空調時,他們習慣安慰自己,退換貨太麻煩,只要售後人員服務態度好,維修好接着用就行了。他們懶得像我一樣,去糾結那些品牌產品在出廠時是怎麼通過質量檢驗的。

想起前幾年陪單位領導到定點扶貧的地方走訪困難羣衆,在村口遠遠望去,每家每戶都是三層樓,外牆貼着顏色相近的瓷磚,整齊又顯眼。

但走近村裏一看,很多窗戶沒有玻璃,屋子裏面黑黢黢的,沒啥像樣的傢俱,“品牌”電器倒有幾樣,只是冰箱、彩電上的品牌標識我都不認識,有的人家裏甚至放着兩個沒有通電的冰箱。

據村民自己說,冰箱買來就運轉不正常,只能當儲物櫃用,好看又省電。他們心態平和,並不抱怨,好像對周遭的一切都習以爲常。

村裏還有個特困戶,家徒四壁,屋子裏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臺不鏽鋼淨水器,說是花費好幾千元買的品牌產品。

我看着村民們家中那些外表光鮮、名不符實的“品牌”電器,不得不佩服那些費盡心機、居然能忽悠貧困戶買“大件”的“品牌”推銷員,他們的心該有多狠才下得了手啊。

儘管村民們有所謂的品牌意識,但他們顯然對質量要求不高,甚至可以說沒什麼要求,只要產品外表耐看,品牌標識醒目就達到滿意標準了。

其實這些年,新聞媒體經常報道假冒僞劣產品“下鄉”的問題。我要不是親眼所見,很難體會到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村民們對品牌的認知程度偏低、維權意識淡薄應該是重要原因。

比起消費假品牌的村民,我還是幸運多了。畢竟家裏買的都是正品行貨,只是質量欠穩定,用得不舒服而矣。

正好前幾天蔡鈺老師在日更專欄中提到“均質化產品”這個概念,就是“用成熟的工業能力給社會提供的品質基本合格的消費品”。

她在文章中主要列舉了像瓶裝水、牛奶、打火機之類品質差異不大的消費品,能讓消費者“意識到中國的供應鏈水準已然擺在這裏”,並且以整個中國製造的水準來給產品背書,“賣家們的貨源只要是來自正經供應鏈,品質就大差不差,不會低於及格線”。

這種“均質化產品”不僅能賦予消費平臺(中介)均質化的信用,而且能幫助消費者節約情緒資源,從而帶給大家“不費腦子的安全感”。

像我這種被品牌產品折騰過的消費者,真心希望“均質化產品”能早日普及,並且品質要求還可以更高一些,定義範圍也再廣一些,爭取把家電之類的“大件”都涵蓋進去。

當市場上的“均質化產品”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也許會逐漸模糊品牌的概念,反正隨便買哪家都是一樣的質量標準。

這對品牌認知程度本來就不高的村民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不費腦子就能買到質量合格的產品,那些假冒僞劣產品自然也會失去市場(沾不到品牌的光了)。

不過我還是懷念以前那些已經找不到售後的“洋品牌”,企業早已破產或者轉型,但許多年前生產出來的東西一直都好好的,從來就沒有壞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