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與理性人

春節假期快結束的時候,我總算看完了邁爾·斯塔特曼所著的《行爲金融學通識》,比讀書羣安排的閱讀進度晚了二十來天。

這是我現階段讀得比較艱難的一本書,一方面是因爲內容偏理論化。雖然作者強調書是寫給普通人看的,但各種和金融學有關的分析數據、圖表和公式一點兒也不少,像我這種非金融專業出身的普通人看起來還真有些喫力。

另一方面是因爲疫情影響。讀這本書期間,自己和家人先後感染了病毒,病情嚴重的父親還住院治療了半個月。

儘管在醫院陪伴父親的時候,我隨身帶着書,但注意力就是沒法集中,時不時就會去看一下輸液瓶和心率血氧檢測儀,大半天時間也翻不完幾頁書。

直到父親出院以後,我才重新開始用心讀書。畢竟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除了照顧家人,我還得兼顧工作和學習,體力和腦力都處於不夠用的狀態。

對照書中的標準,我應該算是“普通人”(自我控制能力弱,情緒不夠穩定,一旦遇到的事情多了就會感覺腦子被塞滿)。在強大的病毒面前,我更是充滿恐懼和焦慮,時刻擔心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因爲每天都得去醫院,在單位沒法做到全勤,我還要忍受領導和同事含沙射影的抱怨——爲什麼不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管家裏出了多大的事,都要先以不影響工作爲前提。

儘管我所在的工作部門既非要害,又非窗口,技術含量並不高,說不定哪天就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但總會有其他同事對工作特別上心,哪怕親人病危或者去世都能按時到崗,當然也會得到領導公開的認可和表揚。

相比之下,我的覺悟就不夠高,“大義滅親”對我來說完全是沒法接受的事。並且我的思維邏輯也非常簡單,家人的優先級肯定高於工作,因爲家人不可替代,而工作可以。所以對身邊那些以工作爲藉口,拒不承擔家庭責任的人,我一向“敬而遠之”。

他們在我眼裏就有些類似於書裏所描述的“理性人”,屬於標準金融學的範疇——行爲模式單一,具有完美的自控力和“理性”慾望(只要求從投資中獲得功利性收益),不容易受到誘惑,而且絕不會犯情緒性錯誤,比如過度恐懼和不切實際的希望等。

“理性人”的頭腦也絕不會被填滿,他們能夠根據收益與成本,快速且準確地對目標選項進行排序,從中選擇最好的。不過對某些“理性人”來說,最好並不一定就意味着合乎情理和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

而和我們最接近的“普通人”則屬於行爲金融學的範疇,行爲模式複雜,具有“完整系列的普通慾望”(不會只侷限於功利性收益,還會要求表達性和情感性收益),比如傳達人生價值觀、體現社會責任感等,既不是完全“非理性”,也不會特別無知,在犯認知型和情緒型錯誤上也不會特別離譜。

當然,“普通人”也有提升的空間,在滿足自身慾望的過程中,通過看清自己來識別和平衡慾望,並進一步糾正錯誤和改善自己的行爲。

我其實特別欣賞這本書最後一個章節中的一段文字,“相比行爲金融學的普通人,將標準金融學的理性人放進優雅的模型中更容易。但是模型應該順應人,而不是用人來順應模型”。

這和“君子不器”應該是同一個道理。人如果去順應模型,就容易被“框住”,路只會越走越窄;而模型去順應人,就會不斷改進和創新,路自然越走越寬。

但社會上不少集體組織仍然熱衷於讓人去順應某種理想主義的模型,鼓勵和宣傳完美型的“理性人”,既不講邏輯,又不切實際,並且也不在乎組織成員是否真心認同和相信。

比起優雅模型中的“理性人”,複合型的“普通人”顯然更真實,更容易與時俱進(順應模型的“理性人”沒有什麼進步空間)。

另:作爲“普通人”的我,有可能認知不到位,只是把這本書當作投資心理學教材和人生規劃指南來讀。拋開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圖表,書中不少內容其實非常有趣和接地氣,並且早看早受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