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费脑子的安全感

前段时间在网上买了某知名大品牌的冰柜,送货上门的师傅特别叮嘱说,24小时以后再拆冰柜门上的封条。

出于对品牌的信任,我老老实实等到第二天才小心翼翼地揭开封条,结果发现倒数第二层的抽屉有非常明显的裂纹,心中顿时有一万个草泥马飘过,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大品牌伤害了。

虽然售后服务人员的态度很好,说等封控结束后给我换抽屉,但还是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主打产品的质量尚且如此敷衍,衍生产品的质量就更加可想而知,反正我是不会再买这个品牌的任何产品了。

对待这类纵横市场几十年,一直处于龙头地位的品牌,给一次机会已经够了,毕竟其产品单价比同类品牌贵得多,出了问题打交道也相对麻烦。

程序繁琐自不必说,要是遇上态度蛮横的经办人员,会消耗我更多心力,甚至情绪失控,血压升高。

我每次不幸买到有缺陷的大牌产品,都是一边嘲笑自己“花钱买罪受”,一边坚决维权到底。要是不这样做,轻易放过这些充满优越感的品牌商家,我良心上就会过不去(对不起自己真金白银的付出),至少还可以警告他们别轻视消费者,后者不弱也不傻。

说来好笑,我选择知名度高的品牌产品,原本就想节省注意力和时间成本,结果反而因为找商家维权,浪费了不少时间、精力,真是既讽刺又无奈。

是我运气不好?还是品牌商家的质量标准没有他们宣传的那么高?也可能是平时得到的负面反馈太少,以致于经办人员在回应消费者指出的质量问题时漫不经心,缺乏专业态度,甚至觉得消费者小题大做,对产品质量过于挑剔。

相比之下,我父母对品牌产品就非常宽容。当遇到刚买几天就死机的智能手机或者安装不到一年就频繁出故障的智能空调时,他们习惯安慰自己,退换货太麻烦,只要售后人员服务态度好,维修好接着用就行了。他们懒得像我一样,去纠结那些品牌产品在出厂时是怎么通过质量检验的。

想起前几年陪单位领导到定点扶贫的地方走访困难群众,在村口远远望去,每家每户都是三层楼,外墙贴着颜色相近的瓷砖,整齐又显眼。

但走近村里一看,很多窗户没有玻璃,屋子里面黑黢黢的,没啥像样的家具,“品牌”电器倒有几样,只是冰箱、彩电上的品牌标识我都不认识,有的人家里甚至放着两个没有通电的冰箱。

据村民自己说,冰箱买来就运转不正常,只能当储物柜用,好看又省电。他们心态平和,并不抱怨,好像对周遭的一切都习以为常。

村里还有个特困户,家徒四壁,屋子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不锈钢净水器,说是花费好几千元买的品牌产品。

我看着村民们家中那些外表光鲜、名不符实的“品牌”电器,不得不佩服那些费尽心机、居然能忽悠贫困户买“大件”的“品牌”推销员,他们的心该有多狠才下得了手啊。

尽管村民们有所谓的品牌意识,但他们显然对质量要求不高,甚至可以说没什么要求,只要产品外表耐看,品牌标识醒目就达到满意标准了。

其实这些年,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假冒伪劣产品“下乡”的问题。我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体会到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村民们对品牌的认知程度偏低、维权意识淡薄应该是重要原因。

比起消费假品牌的村民,我还是幸运多了。毕竟家里买的都是正品行货,只是质量欠稳定,用得不舒服而矣。

正好前几天蔡钰老师在日更专栏中提到“均质化产品”这个概念,就是“用成熟的工业能力给社会提供的品质基本合格的消费品”。

她在文章中主要列举了像瓶装水、牛奶、打火机之类品质差异不大的消费品,能让消费者“意识到中国的供应链水准已然摆在这里”,并且以整个中国制造的水准来给产品背书,“卖家们的货源只要是来自正经供应链,品质就大差不差,不会低于及格线”。

这种“均质化产品”不仅能赋予消费平台(中介)均质化的信用,而且能帮助消费者节约情绪资源,从而带给大家“不费脑子的安全感”。

像我这种被品牌产品折腾过的消费者,真心希望“均质化产品”能早日普及,并且品质要求还可以更高一些,定义范围也再广一些,争取把家电之类的“大件”都涵盖进去。

当市场上的“均质化产品”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也许会逐渐模糊品牌的概念,反正随便买哪家都是一样的质量标准。

这对品牌认知程度本来就不高的村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费脑子就能买到质量合格的产品,那些假冒伪劣产品自然也会失去市场(沾不到品牌的光了)。

不过我还是怀念以前那些已经找不到售后的“洋品牌”,企业早已破产或者转型,但许多年前生产出来的东西一直都好好的,从来就没有坏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