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

這段時間被疫情耽誤的電影不少,有的電影只看過預告片,有的電影才上映一兩天就下線了,有的電影雖然按期上映,但排片少得可憐——前有電影《隱入塵煙》,後有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

這兩部電影的名字都屬於藝術氣息濃厚、意境深遠的類型。如果光看片名,我確實猜不出來電影會講述什麼樣的故事,完全不像《獨行月球》、《哥,你好》那麼簡單直白,符合大衆口味。

雖然片名不怎麼接地氣,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但兩部電影的內容卻非常實在,講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生命故事,有喜有悲,有苦有樂,有聚有散。

但從市場效應來看,這兩部電影很容易被詩一般的名字所“拖累”,輸在起跑線上。

好在《隱入塵煙》有不少大咖推薦和鐵粉支持,後勁兒倒是蠻大,順利實現了票房逆襲(從少人問津到票房破億),市場熱度遠超預期。

一部反市場的電影居然會被市場追捧,得到越來越多觀衆的認可,沒有口碑和實力是絕對辦不到的。

同樣,《海的盡頭是草原》上映半個月來,因爲排片太少,票房成績並不理想,目前剛過3000萬,和同期上映的《哥,你好》3個億的票房差了整整10倍。

但從影片的內涵和質感來看,後者遠不如前者,不僅故事情節離奇誇張,而且主要演員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非常浮誇,純粹是爲了搞笑而搞笑,爲了煽情而煽情,矯揉造作的痕跡再明顯不過。

我反思自己在選擇電影上也存在心理誤區,要麼憑刻板印象,要麼憑第一印象。其實觀衆評分纔是最客觀的參考因素,評分較高的電影,內容質量不會差到哪兒去。

這次疫情緩解,家附近的電影院剛解封時,我迫不及待看的就是《哥,你好》(對開心麻花團隊情有獨鍾),結果大失所望,連影評都不想寫——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我承認自己欣賞電影的品味不高,骨子裏還是比較偏愛節奏快、反轉多的影片。像《隱入塵煙》、《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類“慢敘事”的電影,不會在第一時間引起我的觀影興趣。

就拿《海的盡頭是草原》來說吧,一開始並沒有列入我的觀影計劃,以爲是反映牧民生活的主旋律影片,內容中規中矩,不會有多少特別出彩的地方。

但電影自上映以來,評分很高,排片卻很少。這種強烈的反差使我感覺它可能沒有我想得那麼平庸,可能和《隱入塵煙》一樣值得觀賞。

看完電影回家的路上,我仍然處於興奮狀態,腦海裏不斷回放影片中那些質樸動人的生活場景,感念草原上人與人之間那種真摯細膩的情感。

其實電影一開篇給我的感覺並不好,畫面搖晃,色彩黯淡,場面混亂,就像跟隨某位新聞記者的採訪鏡頭,默默旁觀災難發生現場。難不成看的是紀錄片?

隨着劇情不斷推進,畫面色彩逐漸鮮亮,壯美遼闊的草原、碧藍清透的天空盡收眼底,讓人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儘管有時候,情緒極不穩定的大自然又會用勁猛的風沙來展示它殘酷暴烈的一面,讓人瞬間感覺自己是如此渺小和不堪一擊。

簡單枯燥的草原生活與複雜多變的自然氣候,使久經風雨的牧民們雖然滿臉滄桑,但心懷坦蕩,在大災大難面前,尤其顯得從容不迫。

正是他們的勇敢無私和善良包容,國家號召才得以積極響應和落實,來自上海的三千孤兒才能在草原上順利紮根。

他們和孩子們一起,見證了愛的奇蹟,共同完成了那場跨越時空的生命接力。

對牧民們來說,“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既是號召,也是承諾。他們在生活拮据、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寧願虧待自己的親骨肉,也要把家裏的資源向收養的孤兒傾斜,並且儘量尊重孩子本人的意願和生活習慣。

影片中的人物對白也不多,蒙古語和漢語交織在一起,增強了寫實的效果。對收養漢族孤兒的蒙古家庭來說,語言不通並不影響愛的傳遞。

一邊是蒙古媽媽爲了減少和漢族女兒的溝通障礙,努力學習漢語;一邊是有發音障礙的蒙古哥哥,通過眼神交流和肢體語言來表達對漢族妹妹的關愛。

影片中類似的感人細節很多,臨近結尾時的大反轉比歐•亨利的小說還出人意料。漢族妹妹這個角色完全跳出了小我的圈子和民族、血緣的羈絆,從而賦予生命和生活更廣闊的意義。

雖然直到電影結束那一刻,缺乏文藝細胞的我還是無法理解片名的確切含義。

“海”和“草原”到底是隱喻,還是代表某種浪漫的意境?網上有一種說法是,“海”暗指苦難,“草原”暗指大愛,我不敢苟同。

不過電影的海報挺有意思,碧綠的草原與蔚藍的海水交相輝映,分不清誰是誰的盡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